卒中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上)
2015/12/24 中国医学论坛报

    

     本报记者 张丽丽 李东燕

    

     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个学科、多个科室共同协调完成。通过卒中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打破原有分科治疗的壁垒,整合神经内、外科、急救室、影像科、介入科等的力量,实现多学科协作的无缝对接,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已建立了成熟的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近日,我们采访了赵性泉教授,请他介绍了多学科协作管理的要点和经验。

    

     以疾病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赵性泉教授表示,卒中的疾病特点意味着该病无法仅通过单一科室来处理。患者入院后,先进入急诊科,接着进行影像学检查,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以及基本的化验检查等;之后,相关急救人员及时到位,护士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药剂科给予抢救药物、神经内科的医生前来接诊、神经外科医生对患者进行手术、介入科对患者进行血管造影。如上,卒中的救治管理过程中有多学科的参与。

     北京天坛医院开展卒中中心多学科管理工作已有将近5年的时间,其中涉及了与血管病相关的所有学科,如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介入科、影像科、检验科、急诊科等,此外,还包括一些管理部门。多学科协作的脑血管病中心工作模式中,各个科室人员依然会在自己所在科室开展工作,但会遵循统一的程序参与脑血管病的救治任务。脑血管病中心成立以前,各个科室有各自的工作程序,成立后,工作模式统一,是一种新的以疾病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多学科协作需要意识和观念上的转变

     赵性泉教授强调,建立多学科协作中心,意识和观念上的转变很重要,要对卒中在急性期治疗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少一分钟延误,患者就多一分治愈的机会,预后可能更好。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介入科、检验科、影像科的人员都要配备并到位,且24小时随时待命。这些人员要具有24小时独立进行决策的能力,对疾病的认识要充分。一般要求主治医师及以上水平。

     完成急救流程的患者,要在后续工作中进行病因评价,以及更精细的影像学、化验结果方面的评价。患者的康复会涉及语言康复人员和心理治疗师、物理治疗师等的参与,并做好与社区人员的对接工作。这属于广义的多学科合作范畴。例如,患者进入病房后,有心脏合并症的患者,需要找心内科医生会诊。如果通过卒中急救多学科合作管理的模式缩短患者诊疗的时间,患者有好的预后,致残率下降,其后续的康复工作也会减少,二级预防能够更准确合理地开展。

     由于诊疗决策的实践需要一些条件,天坛医院的经验在其他医院或基层医院不一定适用,每个医院要根据自己医院的情况进行调整。国外的血管病中心、卒中中心等成立较早,整体运行上较我国更成熟。我国的大部分医院目前仍是以科室为模块而不是以疾病为模块来进行卒中管理。借鉴国外经验后,我国卒中中心逐渐建立并成熟。目前北京天坛医院卒中中心的水平已经能与国际水平保持一致。

     后续内容请见明日微信:卒中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下)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