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我和患者家属的第一次疯狂吵架
2016/1/5 中国医学论坛报

和患者家属吵架,看到这样的题目,或许您会有如下想法:
医者:你要作死吗?很多"杀医"事件中的被害医生,就是和患者或家属吵架,而后惹来杀身之祸;
患者:你要作死吗?患者在医院治疗,需要得到的是积极的救治、温暖的抚慰,你这种大夫,没有医德,少一个是一个……

是的,不管原因、结果如何,医生和患者吵架,实属不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恕我没有hold住。
我错了,真的错了。
行医之路,是种享受,因为医生的存在和救治,挽回了很多濒临死亡的生命,那是多大的荣耀啊。可国内医生的工作负荷,外行们可能无法理解,甚至在某些时候,这种巨大的压力,会让自己无法呼吸、无法承受。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全年基本无休,从未享受过一次完整的假期,今年怕亦是如此。
元月1号,自上午十点至次日早晨六点半,进行了6台急性心肌梗死手术;下班后开车送妈妈回家乡一趟,再回到医院已经是2号的16:00了,又要开始繁忙的夜班。
心脏科医生的夜班是这样的:首先对每个在院的患者进行查房,完后修改医嘱、完成一堆病例(被喻为医生的家庭作业)……
最后,躺在值班床上休息一会儿,感觉这就是莫大的享受。可是,我们夜班并不平静,经历住院患者的数次叫醒、各种会诊(兄弟科室如有患者发生心脏病方面的问题,会在任意时候电话给你,让你协作诊治。这种会诊,每个夜班基本上都会有数个……)
这机器似的工作强度,向我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攻势,似乎要掏空我身体里残存的最后一丝战斗力。我努力用最终的"精神念力"将其稳稳控制;可想不到的是,这种坚持力,在最后时刻,崩塌了……

早上6:45,护士美眉喊我:"惠大夫,x床家属找你"。
"哦,这就过去",蹭蹭蹭,大概不到2分钟,床旁到位。这就是心脏科医生的工作效率,业内有句玩笑话:心脏科医生值班打盹时,不能脱掉白大衣、必须颈带听诊器,因为随时要起来抢救患者。
打开病房门,患者静静地躺在床上。患者的女婿在旁边候着,照顾着老爷子,一位六十岁左右的女性(患者的老伴)站在床头,直勾勾地盯着进门的我。
"大叔,您怎么了",我习惯性的招呼一下,问问患者有何不适,我的态度比较温和,声音不大,因为的确没有太多力气讲话。
没等患者回答,大妈开始了:"啊,你这个大夫,怎么回事,一晚上都不见你,你跑哪里去了,你负责不负责,看看看,我家老爷子的手臂,都红了,看用这个药用的……"
患者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是我们1号晚上急诊手术之一,手术很成功。但由于其长期心脏缺血,导致心功能减退、血压降低,2号白班医生处方了"多巴胺"静脉泵入,该药的副作用就是刺激血管,患者会有血管刺痛的临床症状,重者,可能会引发血管炎。
正因为这种可能,我仔细检查了一下患者的手臂,略红,没有肿胀,而且护士已数次更换了留置针,并且,用特殊的保护性药物处理了手臂。
检查后,我告诉患者和家属,"这是用药的正常反应,要密切观察,如果病情允许,我会尽早停药的。如果不能停药,而您还有这种不适的症状,可能需要穿刺深静脉……"
"深静脉?不可能,我们不做。我就跟你讲,你这个大夫,到底怎么回事,负责不负责,竟然有你这样的大夫"。
"这是用药的正常反应,我们会密切监测的,请您放心",我还是忍着满心的不爽,回答道。
"你这是什么态度,你这是什么大夫,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大夫",老伴还在嘶吼,好像整个病房都能听到她的声音。
我最终没能忍住,于是吵了起来
"大妈,我态度有不好吗?治疗有耽误吗?请您别激动,好吗?",我继续说,"我们的治疗没有问题,现在老爷子的生命体征比较平稳,就是血压有点低,好在我们尽早给他做了手术"。
"手术是你做的,好,不过这是你们应该的,就是你们应该干的。这一晚上,你跑到哪里去了,负责不负责……"
体力上已经濒临崩溃的我,听到她这样讲,最终还是没有忍耐下去,"你说什么,我一晚上都在病房,你家属找我,我也及时过来处理了,后来有事,你找我了吗?你找护士了吗?我有拒绝过来检查患者吗?"
"你什么态度,你凭什么用这种口气和我讲话",我愤愤地说道。
"你什么态度……"大妈继续,我脑子里已经再也装不下她的任何一句一言了。这时,临床的两个家属都走了过来,"惠大夫,别生气,你也消消气,别吵架了……"
冷静过后,苦笑一声,继续工作
回到值班室,把头放在冰冷的水中,借以抚慰自己无法平息的负面情绪。深呼吸,再呼吸,好了很多,一股暖流从鼻孔中流出,鼻出血了……
对自己苦笑一下,精血流失,对自己身体大不敬啊。

过了半小时,患者家属(患者的女婿)找了我,道了歉,我也向家属道了歉,不应该发脾气。直至现在,我再也没见到那位吵架的患者家属,我们护士告诉我,这位老伴,的确一晚上都不在病房,一大早来了就要找大夫,找了大夫就吵架……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总用这种话语来安慰自己。
面对再大的问题,都应该从容面对,不应该以激化矛盾的方式来解决,我真的错了。
凡事,都应以"和"为贵,大到国家社稷、小到人与人之间,都应该遵守这种原则。
如果您是医者,不管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和您的患者吵架,轻者,伤害双方和气,影响彼此的心情;重者,可能会引发很大的冲突,甚至"打医"、"杀医"。
如果您是患者,不管任何时候,和医生多进行沟通,用冷静温和的态度和医生交谈。或许,您会说,医生根本没有时间和你谈论病情,没有时间沟通。对,这是部分事实,医生不和你进一步沟通,原因有二:其一,医生会主观的认为,病情尽在掌握,不需要向您解释过多,毕竟专业的问题向非专业的大众解释起来,也有一定难度;其二,国内的医疗体制,不允许医生花费太多的时间和患者"谈心",查房、手术、病志、各种培训考试,已经让医生超负荷的工作,偶尔真心无法应对……这或许会被您理解成托辞,不管怎么样,事实如此,您,见谅了。
我们医患关系之路,已然达到一个新阶段,医患不信任是各种纠纷的基本缘由。不论是体制问题也好、社会现实也罢,路漫漫其修远兮,真心希望,我们之间,医者和患者,能够相互体谅,将心比心,在这条本应平坦、实则曲折的路上,和谐地走下去。
罢了,又来了一台急性心肌梗死,我得下去手术了。
写于1月3日晨
作者:大连市中心医院惠大夫在江湖 转载已获授权
来源: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惠大夫在江湖(dr_huihui)
您在工作中有遇到过与患者或者家属正面冲突的时候吗?这个时候您会忍住不发作,还是会和他们理论呢?点击“阅读原文”,告诉我们您的处理方法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