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医生就是“看人下菜碟儿”的!
2016/1/7 中国医学论坛报

    

     “ 我们可曾预想,一旦医疗失误和并发症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要如何面对?我们是否有所准备?我们是要通过信任、鼓励与合作,帮助医生尽量做出对我们身体最有利的准确决断,将损失降到最低,还是要急于质疑、指责甚至当场讨回公道?

     每一个临床决策的制定,貌似是医学问题,又都不单纯是医学问题。

    

     医学以外的干扰因素,在不同医生心中所占的比例各有不同,大部分医生经过临床训练和不断的业务精进,依靠天分和与生俱来的决断力,能够尽量避开这些干扰,但是,绝非所有医生都能始终保持客观和中立思考。而且,现实生活之中,医生也不可能只看病,不看病人,全部按照医书和指南,独立于整个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风气之外进行判断和决策。

     作为普通人,我们吃保健品,看养生书,都是想多了解一些健康知识,尽量不生病。一旦身体出现问题,我们都希望多懂一些医学知识,多掌握一些求医问药的经验和技巧,多认识一些医生朋友,尽快看好病。

     但是,我们可曾预想,一旦医疗失误和并发症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要如何面对?我们是否有所准备?我们是要通过信任、鼓励与合作,帮助医生尽量做出对我们身体最有利的准确决断,将损失降到最低,还是要急于质疑、指责甚至当场讨回公道?

     现实生活中,没人愿意吃亏。当我们每个人在面对医疗的无心之错,面对治疗结果的不如意时,想到的都是不能吃亏,要讨回公道,不能便宜了这些大夫,那么,整个医疗环境就可能发生某种潜移默化的改变。

     最先发生的,也是最不容易被觉察的,就是医生的心理变化。

     医生的胆子可能越来越小

     医生的胆子可能越来越小,他们总是前怕狼后怕虎,遇到稍显困难或者复杂的手术,可能不愿意再冒险尝试,而是将你推到上级医院。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病人都有条件到上级医院诊治,有的是经济条件不允许,有的是病情条件不允许,这时候,你面前的医生说他没有办法接手,或者说他没有能力接手,病人又有什么办法?

     手术过程中,医生可能越来越趋于保守,面对可能出现并发症,可能引起纠纷的困难手术,适可而止,或者浅尝辄止,不愿再去主动冒风险。

     例如卵巢癌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它的手术要点正如已故妇科肿瘤专家吴葆桢教授提出的,“消灭一点,舒服一点;消灭得多,舒服得多;彻底消灭,彻底舒服”,意在强调彻底切除肿瘤对于治疗效果的重要性。但是有些肿瘤偏偏长在膀胱上,长在肠子上,长在重要血管的薄壁上。

     为了彻底切除肿瘤,医生就有可能捅漏膀胱,切破肠子,撕裂血管,病人可能要接受膀胱造瘘,或者做假肛,余生都要在肚皮上接一个粪袋,身体不受控制地随时流出大便,或者因为术后出血,短时间内经历“二进宫”,甚至“三进宫”才得以活命。

     如果每次出现类似并非皆大欢喜的“坏”结局,医生面临的总是哭闹、埋怨、质疑或者诉讼,以后的手术台上,他的心理防线和手下的刀就有可能发生某种微妙的偏移。

     外科医生干的都是良心活,一台手术下来,只有医生知道,自己是否对得起手术台上刚关了肚子还光着身体任由呼吸机鼓动双肺尚未苏醒的病人。而决定良心的,不只是医疗技术、道德、人品和个人修养,还有社会风气、法律制度、社会保障,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后者至关重要,医疗,看似是医生在看病,在开药,在开刀,而决定这一切是否朝着期待方向发展的,是医生和病人在面对他们共同的敌人——疾病之时,是否能够真正做到荣辱与共,风雨同舟,一方勇于托付,一方勇于担当,真正地相互信任。

    

     重压之下,医生的担当可能越来越少

     重压之下,医生的担当可能越来越少。虽然医生不能扮演上帝,他只是医学知情的交代者,不能替病人做最终决定,但是他有义务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病人的特定情况,通过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引导病人做出最有利于病体康复的选择。

     然而,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医生都说清楚了,也讲明白了,病人依然不知道怎么选。有些病人是真心希望听从医生的意见,在极其专业的领域,也只能听从医生的意见。

     如果现实情况是,医生推荐了某种治疗方案,而最终疗效不佳,总会遭到病人的哭闹、埋怨、质疑或者诉讼,那么医生就有可能在应该担当的时候做出后退,后退到只是扮演一个柜台上罗列几样商品任你自己选择,后果自负,到时候谁也赖不着的营业员角色,或者总是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病人又有什么办法?

     实际的医疗过程中,医生也可能为了减少误诊和漏诊,开出更多的化验和检查用于佐证和反复验证自己的判断,或者为了免除责任,开出一些不一定非吃不可的万金油药物,来证明自己有所作为,没有对病人坐视不管,虽然有时候这些医疗可能是过度的,但是病人又如何知道,又如何分辨,又有什么办法?

     医学,毕竟是来自陌生人的照顾,如果双方不同在一个信任和托付的平台上,这一切都不会因为任何一方的努力而易如反掌。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张羽

     节选自:《只有医生知道!3》 原题:医生做决策怎样“看人下菜碟儿”

     转载已获授权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