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和医生做朋友,请慎重考虑!
2016/2/10 中国医学论坛报

曾经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老百姓最愿意的是和医生做朋友。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告诉记者,现在通讯很方便,如果能加入医生的朋友圈就好了,有一些问题可以提前沟通,这样可以减少看病的烦恼。
和医生做朋友,“利”和“弊”哪个更大呢?
这里,和大家分享两篇文章,一篇来自医学大家郎景和院士,另一篇来自与医生做朋友的患者,读完,请告诉我,你还愿意和医生做朋友吗?
郎景和院士:谈交医生朋友的利与弊
医生可以有很多朋友,可是和医生交朋友很难。
医生没有和朋友聊天的习惯。即使参加聚会也通常要迟到。朋友约他吃饭,要么早退要么席间溜号,说是病人有事,医院呼叫。对于朋友的发财、提升,他并没有多大兴趣,似乎还没有他的病人是否发烧、术后有无排气更重要。人家是舍身为朋友,而医生是舍朋友为病人。
你去找医生,十有八九要落空。在门诊,他没空儿出来;在实验室,他不能出来;在手术室,他无法出来。就是想去他的医院看病,给你搞个号就不错了,休想让他陪你跑前跑后。
医生可以收到病人或家属一沓一摞的名片,其中不乏大官、大腕、大款,可他很少去理会。他很少给你名片,找医生有什么好事!别人道别说“再见”是真想再见,可谁愿意跟医生说再见?
医生生活枯燥,兴趣索然,除了那点医学,不知道还能想些、说些什么……
所以,别跟医生交朋友,医生朋友不好玩。
可是,医生自有医生的哲学。至少他对朋友坦诚、真挚,也是一种职业本能。他少有势利,无论年迈的、贫穷的、丑陋的,他不会嫌弃与计较,因为他善于透视生命,尊重人性与人格。他不太在意别人对他的态度,冷暖或亲疏,譬如今天千恩万谢,明天忘之脑后,甚至翻脸不认。他能深刻理解人的本质,甚至细胞和基因,他太了解人的理性与理智、情感与情绪的缺陷了。
医生的宽容、友爱、仁慈和善良是其他职业者无法比拟的。
医生也会调皮和幽默,在餐桌上,他大讲心肝脾肺,全然不顾医学局外人望着肉食菜肴而目瞪口呆,自个儿依然朵颐大开、甘之如饴。不过,他会告诉你防病的秘密、减肥利弊、“干净”与“不干净”的科学界限。
医生很少求人、麻烦人,喜欢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也并非是自命清高,有时也是求人无觅处。朋友真遇有急事、要事,特别是涉及看病治病的事,他可是雷厉风行、分秒必争,而且帮忙到底,还要“追随”结果。
如此看来,交个医生朋友也不错!
聊聊医生和病人能不能成为朋友
治病4年来,渐渐的和医生成了朋友。除了寻医问药之外,也会聊一些治病以外的话题。
去年夏天,医生就建议我服用激素,每日强的松6粒的剂量。可是我耐药性比较差。连续吃了几天强的松之后,实在受不了每天顶着猪头脸去上班——脸肿的厉害。于是和医生叽歪了一通后,医生看着我实在难受,说只要肌酐稳定,不吃就不吃吧。要是一般的患者,她就直接告诉对方——你的病在这里,这药吃了之后可以起到啥治疗效果,副作用是啥,不吃的话又会怎样;吃还是不吃,您自己看着办吧。但是成了朋友之后,她开不了这口,下不了这手。
今年6月初的复查,肌酐连续3个月升高。知道结果的当晚,真是黯然伤神。那种感觉,就像是学生时代的一次摸底考试,觉得考的不错,分数一出来——不及格!
6月初复查后的两天去复诊,医生拿着化验报告,在诊室里和我谈了50分钟。她说看来真是不能和病人成为盆友啊,一旦有了医患之外的交情后,会影响她对病情和治病方案的判断和决定。讲了一堆病理药理,觉得还是要用激素。但是在用激素前,最好做一个穿刺,看一下肾脏里有多少细胞,有多少纤维化——假如细胞占60%,可以用激素;假如纤维化超过60%,那么就没必要再用激素了。临走的时候,她还是没下狠心让我服用激素,而是重新开了一套药力稍猛的。让我先服用两周,复查后看效果怎样。
这个周二去复查了,肌酐虽然有降,但是没到理想程度。
补充一下,六月初复诊回来后,一开始的那几天,心有戚戚然,坐在公交车上还会掉眼泪——觉得自己真的很没用,我要是再倒下了,我爸怎么办;医生做了那么多的努力,我能对得起谁。。。
大约过了一周,我开始想通了:
第一,我至少不用为治疗费用发愁;
第二,目前来看,还是有药可医,还没到无药可救的地步;
第三,医生是可信的。
就这三点,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嗨皮起来呢!该上激素的就上激素,管它水牛背还是猪头脸;该穿刺的就穿刺一下。做了穿刺,知道里面到底坏到什么程度,以便对症下药。而且目前我的身体状况,自我感觉还是能够承受穿刺。现在忍痛一下,做个穿刺,总比马上要透析,立刻要肾移植好吧。
想通了,就没什么了,安心服药,其余的该咋咋滴。
三周过去了,本周二复查,接着拿了一些药继续服用。周二下午,结果出来了,肌酐从190降到175。
给医生发了条短信,告诉她肌酐降了,胆固醇正常、肝功能正常,静候发落。
医生回信——太好了,继续服药!
我接着问:穿刺还需要做么?
当天晚上一直没再回我这条短信。
第二天早晨,我老板问我检查结果如何,是否再需要穿刺。因为一旦做了穿刺,医院呆一周,出来后起码再休一周,病假两周,必须看好工作日历,在空档期去做穿刺,而且组里有个菇凉要婚了,到时候别正好和她的婚假赶在一起,一个组里两个人同时休长假,不太好。
我说医生还没完全答复我,我得再问问。
转身给医生又发了条短信:告诉她因为工作需要做安排,所以要确定是否需要穿刺了。
过了一会儿,回信我:不好意思,没有及时回话,让我再想想,你的想法呢?
看到反问我“你的想法呢”,晕一下的感觉有没有啊——她治疗了那么多的病人,应当有足够的判断力,怎么反问我呢。
回了她一条:你就站在医生的角度做决定吧,我绝对信任你!假如要做,就商量一下时间,好安排工作交接。
昨天下午五点的时候,医生给我来电话了。告诉我她实在拿不定主意,怕有个闪失有个万一。虽然说肾穿刺做了那么多年了,是个比较成熟的病理检验,但是毕竟是一个永久性创伤。她怕万一有个闪失,引起并发症,怎么对得起我爸。
她说我爸就我这么个独女,千辛万苦的好不容易恢复到现在这个状况。不做穿刺的话,肌酐大不了缓慢上升,万一做了穿刺后,肌酐飙升怎么办。
昨天下午她在科室里和别的医生商量来着。别的医生和她说:你这样子没法给病人看病了,还是把你的病人交给其他医生看吧。
医生的同事告诉她,作为医生,需要的还是理性而不是感情用事。所以一般来说,医生不给自己的家属看病——下不了手(这个说法我不晓得对不对啊,只是出于她之口)。
上周医生去病例室,把我从2009年住院到现在门诊复诊的资料全部都翻出来重新过滤一遍。原本她也下了决心,要我做个穿刺,可是现在临门一脚,她到开始纠结了。
昨天电话到最后,约定继续服药一个月,7月底复查后,根据结果再做决定。
现在的情况是——我完全放得开,纠结有压力的反而是医生那边——我是不是忒不厚道了!
Anyway,我会keep好好的!
看完这两篇文章,你还想和医生交朋友吗?
下面的这个活动页面,有很多春节值班的医生在晒照片,交不交朋友不重要,进来点个赞很重要!医生敬业,百姓有福,你说呢?
随手拍“春节我值班”,2016寻找“最赞医务人”活动正在进行中!
快来上传你的值班照,或者给假日里敬业有加的小伙伴儿们点个赞吧!
2月9日(初二)“每日人气奖”获得者:
文青


此外,集齐16个赞的帖子,发帖人均可获得《中国医学论坛报》数字报1份,价值298元;集齐32个赞的帖子,发帖人均可获得《中国医学论坛报》数字报2份,价值298×2元。
敬业有福!“壹生”有礼!
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活动页面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