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医患关系真相
2016/3/1 中国医学论坛报

     本文试着从多方面去剖析冰冷的医患关系,又因过于庞大,仅在此浅层交流。

     1起源

     如今社会,医患关系就像抗战时期的国共合作时,互相依赖着,又相互提防。患者看病,恨不得拿枪对着医生说,“你一定要把我的兄弟治好,不然我毙了你”(此种剧情经常会出现在国产影视里)。此种状态的养成,却非一日之寒,原因也是错综复杂,我认为其中两个原因很比较重要:一、大量无良医院、医生利用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坑蒙拐骗,破坏正常的医疗生态,连累正规的医疗单位,社会却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二、新闻媒体为搏眼球,大肆夸大医疗纠纷,枉置真相不顾,恶意抹黑医疗,社会上认为“医生是乌鸦站在煤炭上看不到自个儿黑”。这两者将医患之间的信任几乎剿灭。患者录音摄像也就不足为奇了。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当前医疗体制之下,医疗系统、医生本身也确实有很多问题存在。但正规的医疗单位及个人绝对是以”及时有效的治疗疾病“作为第一目标的,是为长久生存之计,绝对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山寨产品。

     2为什么要录音?医生是服务员吗?

     电话录音,几乎任何人都体验过。拨打某个客服电话时,会被告知“本次通话将被录音,敬请谅解。”录音的目的是为了对客服的行为进行监督。这里说到服务,何为服务?服务应该是只在人与人之间才存在,而且人与人之间在某种需求上的交流必然会存在服务,人与物之间很难有服务之说。因此,作为医患之间,肯定是有服务性的。

     360行里,技术工是指拥有特殊技能从事特定工作的人员,所面对的是一台机器、一堆数据或一块木头、一块布料等一些没有情感的物体。医生同他们一样,拥有着特殊的技能,但面对的是含有复杂情感的人类。人都有被尊重被服务的需求,特别是有所付出金钱之后。

     "人类个体在解决了一般性需求之后,对更高层次的需求——被服务越来越多",在一些以服务为主的行业当中,行业主体会主动对其服进行监督与改进。而医疗因为其特殊性——以技术为主要核心,其服务性一般较少重视,所以很少有自我监督。而病患有这方面的需求,会主动进行监督。录音摄像是其形式的一种。

     3医务人员会害怕吗?

     在第一章内容中提到过,”及时有效的治疗疾病“是医疗行业生存及发展的根本,绝大部分的医生都把这个当做行为准则。在我被录音摄像的经历里,心中确实会反感,但通常都是以无奈的微笑应对,并且告诉他们“没关系,你录吧,我所说所做绝无害人之心。”谈不上什么害怕或恐惧,用老话说是“身正不怕影子歪。”之所以会反感会无奈,是对录音未提前告知的无奈,是对当今医患关系的无奈、对当下医疗体制的无奈、对当下医疗相关法律法规的无奈。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无奈......

     4我们为什么会反感、会无奈?

     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E.L.Trudeau医师的墓志铭镌刻着“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用中文描述就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段铭言越过时空,久久地流传在人间,至今仍熠熠闪耀着人文之光。学生时代,也经常得到良师的教诲“治疗病人最高的境界是进入患者的灵魂”,与患者进行灵魂层面的交流,治疗病情无往而不利,即使无法治愈,也会使患者得到最大的安慰。之前有部令人潸然泪下的电影《滚蛋吧,肿瘤君》,影中最让我无法忘怀的是一句话“你负责相信,我负责治病”。

     而如今,而如今,医患之间因为种种,充斥着厚厚的雾霾,每一位深在其中者,连呼吸都不能,还如何进入灵魂?如何去帮助?

     种种未经同意就录间摄像的行为,把这种不信任、把本该温暖却冷森森的情感露骨的表达,怎能不让我们反感与无奈。

     5结语

     医患之间的服务不应该是现代服务行业上的标准服务,并不是“今天你对患者微笑了吗?,今天你说请、谢谢了吗?”、并不是用柔声细语就能体现,医生的服务也是一种技术,应该是以治疗为目的行为。我们经常会听到,“治疗一个患者,交一个朋友”,即为朋友,是为用心交流。形式上的微笑与问好,无法融化你我之间的坚冰。需要用更多温暖新闻、你我之间更多的包容来打破这一切。医患关系的改善,需要有太多方面的努力。

     而录音摄像并不能加速这一过程,反让会让你我之间更加冰冷!!

     来源@新浪微博只加不送(转载已获授权)

     分享是一种生活态度

     ◆ ◆ ◆ ◆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