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学儿科的你就嫁(娶)了吧!
2016/3/28 中国医学论坛报

    

     转载自公众号“lixiangjizhe”(微博@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

     原标题:抄底儿科!(感谢授权转载)

     这注定是一篇备受争议的文章,因为儿科当前的现状的确不容乐观,对于医学生来说,指望他的前辈们建议他们去学儿科是不现实的。谁都知道顺着骂几句儿科能带来更多的赞同。然而,我之所以要写下这篇文章,是希望医学生的目光尽量向着远方,远方才是你的未来,现在只是别人的现在。

     昨天在微博上谈到儿科的话题,我提出“抄底儿科”引发了不少争论,儿科到底值不值得选?今天我就来详细说说。

     儿科现在是谷底

     为什么我提倡此时抄底儿科?

     1,分数低,招生多。当前各大医学院校里,儿科的分数可以说已经是最低谷,名额相对也是最充裕的。华西最近的研究生调剂,只有老年科比儿科的空缺名额多。从今年开始,医学院的儿科系也重打鼓另开张,可以说报考儿科系是从医目前门槛比较低的一个专业选项。

     2,就业前景好。每个人医学毕业生都想找个基于自身能力更好一点的医院,那么儿科就是当目前的最佳选择。为什么?当下,即便是最顶级的三甲医院都缺儿科医生,其它专业(除了个别例如影像专业)大多人满为患,进大医院难于上青天。儿科显然是一条捷径。

     当然也不是说你学了儿科就能去协和,不要这么理解,但是同等条件下儿科专业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就业会非常的紧俏,也就是说本来该去区医院,因为专业好就能去市医院,同等条件下你的选择会更广泛,这是经济学最基础的理论就可以验证的事实。

     3,儿科专业的自由执业前景好。

     前段时间大家都知道一件事,深圳儿童医院有175名医护辞职,从字面解读可以说是这些医护不满意儿童医院,但是事实上我们深入了解会发现,首先这些医护是在五年间陆续离开的,医师只有36名,平均每年7名。深圳与港澳接壤,经济发达,思维活跃,从一个大三甲医院的年人均人员流动数量来看,这个比例根本并不高。

     此外,深圳儿童医院是国内最顶级的儿童专科医院之一,其内部的环境和收入总体是不错的。医院人员的流动频繁,另一个角度恰恰证明了儿科大夫自由执业的前景更广阔,对比其它大部分医学专业,更容易找到环境和薪资更好的医院。

     其实在市场经济下,人才流动的一个驱动力就是收入,当满足一定收入的前提下是环境和心情。儿科医生的流动一定程度大于其他科室,也是说明体制外给儿科专业提供了更好的收入和环境供其选择,这显然是好事。有很多科室的收入不高,体制外也没有好选择。

     当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的时候,视野会更开阔,世界会完全不同。

     儿科的问题会不会得到解决?

    

     在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的儿科急诊,气球娃娃和吊瓶

     我们先来看看儿科主要有什么问题。

     1,儿科收入低。儿科收入一是用药少,检查费便宜,医疗器械的使用更是很少,因此儿科收入整体是比较少的。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医疗服务价格倒挂造成的,也就是说医生的劳动力不值钱,药费和检查费才是大头。科室总体收入低,医护的待遇自然是不高,我们不避讳的说,儿科相关药品和器械的回扣分成也是比较少的。

     说到这里似乎是个死局?no!注意三明医改。

     三明医改我们可以提建议,更好的完善它,但是必须肯定的说,三明医改的整体思路和大方向是没有错的,可能各个区域会反馈出很多不同的声音,没错,这是和我们的政治体系相关。在美国这套医改在每个州每个市都可能会有所变化,有的州也可能不执行。即便是大麻也是有的州合法有的不合法,消费税也是有俄勒冈州这样不收的。

     我们的政治体系产生政策是由上至下传导,各地基本相同,在各地经济差距如此之大的中国,注定会有些地区表达出不适合这个政策的案例和声音,这些都要在执行中由当地政府适当调整。

     话说回来,三明医改中的一项重要的思路就是,公开的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服务价格,转换着说就是工资,减少药品和器械的回扣。儿科医生可以说在三明医改的政策下,预期受益是最大的。

     还有人会提到儿科医生辛苦值夜班等等,我想说其实医院里大部分科室的医生都很辛苦,所以这个层面就不细说了。

     2,行医环境。

    

     患者众多,医生缺少

     这一项是医生最为难以忍受的,深圳平湖医院辱医事件,把这一愤怒到达了极致,当时我写的文章,医生你为何下跪,先后被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公众号转载,共青团中央官微转发。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政府高层是注意到并且逐渐重视这个问题了。

     儿科的医疗环境确实比较复杂,骂医生伤医生的情况应该比一般科室要多,但是我们看待这个问题要有客观的角度。在中国,涉及孩子的领域都是矛盾最多的,一旦出了事声音也是最大的,比如近期的疫苗事件,早年的三聚氰胺奶。

     孩子是父母的乃至全家的希望,重视孩子乃是人之常情,孩子的诊疗是大部分经验判断结合部分检查结果,治疗难度虽然并不大,和家属的沟通才是问题的麻烦所在。

     与儿科相似的是,幼儿园的矛盾也很多,我在电视台当记者,晚上在单位大厅里,不时的看到过幼儿园的园长等着见见新闻节目的制片人,就是家长因为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些问题诉诸媒体,园长来沟通解释一下情况。

     儿科的环境差是多重因素造成的,一是缺儿科,越缺越忙,家长越急。这个问题将随着儿科夸大招生逐步得到解决。第二是国人看待生死的价值观造成的,前些天有个孕妇hellp综合症,并发先天性脑血管畸形死亡的医疗纠纷,医院自查怎么都无责,评论里有句话给我印象很深:“人死在医院里了,难道医院就没点责任?”

     这样的思维确实在部分人心里是存在的,各行各业都有,比如学校里孩子受伤,会问难道学校就没点责任,还有上学进校门之前,孩子拐个弯就跑出去玩了最终掉水沟死亡,学校毫无责任,但是家长也纠缠了学校整整两年多了,至今没有结束。

     对待这样的思维,我们应该呼吁依法解决,严打医闹,随着国家的重视,维稳思维逐渐让步于依法治国,我相信儿科的医患环境只能越来越好。

     自媒体的力量

    

     庞大的医生自媒体群,其影响力已经远超任何行业

     中国之大,各行各业的矛盾其实都很多,作为十三年的记者我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医疗类的新闻中关于医疗事故的报道还是相对很少的,而医生被伤害的报道过去可能也不多,但是现在已经是被新媒体自媒体充分的释放。

     前几天关注深圳辱医事件,深圳卫计委的一位负责人跟我聊,说现在的医生大V和自媒体真是成了气候,规培生上街当地的媒体都保持缄默,但是医生大V是毫不客气的,自媒体的风起云涌让事件得到了充分的报道,也促进了事件的阳光下解决,这是医疗界得天独厚的优势。

     也就是说现在国内的任何一起医生被伤害事件,只要医生有理,基本上都会得到充分的自媒体报道,非常有效的维护了医生的权益。相比之下大部分行业并没有如此成气候的行业微博大V群,大多数事情鲜为人知,也极少能引发全国上下的关注,这是医生行业的幸运。正因为如此,我们一方面权益得到了自我抱团的维护,另一层面也显得医疗矛盾特别多的心理效应。

     当下的儿科怎么办?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建立健全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要加快培养全科医生和儿科医生......

     对于大国总理而言,360行里能专门挑出儿科说事儿,能专门提到医生的薪酬制度(本质上是要提高医生薪酬),相当的不易,相当的重视。

     我不想再以外行人的身份给儿科当前的改善提什么意见了,因为说过的太多了。既然总理发了话,我想儿科以及医生收入(合理收入)绝对会在未来一两年内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如果把儿科视为股票,我认为眼下绝对是股价的最低点了,而我,就是坚定唱多儿科的“李大霄”。

     尾言

    

     暗黑系医学生毕业照

     当许家印的恒大在六年前斥资1亿元人民币,买下刚刚由中超降级为中甲球队的广州足球俱乐部时,无数人说他SB,实践证明,他看到了国家重视足球的远景,抄了中国足球的底。如今中国国家队依然还在徘徊,但是其个人的足球俱乐部事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还在向前迈进。

     有人问我,如果是你的孩子你会不会让他学医,学医了会不会选儿科。

     我的答案是:首先希望我的孩子具备学医的高智商和勤奋,如果真的学了医,我希望他能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如果他在同等分数情况下喜爱儿科和另一科,我会建议他选择儿科。

     我始终是一个(有体制限制)自由经济的簇拥,我认为,衡量一个医生的专业是否热门,个人医术能力并不是他在体制内职位高低,而是如果他跳出了体制,是否仍能游刃有余,甚至有更好的薪资环境。儿科就是具备这个优点的专业,同理还有口腔等。

     这篇文章注定会影响不少人,道理说尽之后,等到这批医学生在8-10年后上岗成为儿科医生,你们可以排除个人际遇和特殊情况后再来评判。

     而我,已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分享是一种生活态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