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医生,请选择相信!
2016/5/10 中国医学论坛报
在陈仲伟医生遭遇横祸的新闻不断发酵后,确实让许多医生陷入了实实在在的群体性恐慌。一条条黑丝带,与其说是弥漫着悲伤,不如说是控诉着愤怒。医生的不安与委屈被这一起极端事件点燃,相关的感慨充斥着网络。
而就在这一片嘈杂声中,我却听到了下面的声音:
昨天,一位曾因吉兰-巴雷综合征呼吸衰竭而昏迷,经抢救后成功脱离危险的老病人找上门来,我们有了如下对话:
病人:医生,非常感谢救命之恩,我来看看你!
我:不用了啊,都多少年前的事了,你的病是单相的,恢复了就好!
病人:我上周去九华山拜佛,特地给你带了那里的蘑菇,谢谢你!
我:别那么客气,医生的作用其实很有限,尽力而为罢了!
病人:我女儿经常在家感谢我给她每天做饭,我跟她说,之所以我能给你做饭,是因为医生把会做饭的妈妈救回来了,我们要感谢医生!
我:......
也许我们的生活中充满无奈和绝望,但只要彼此能有那么一丝的感恩,内心岂非立即充满温暖!
这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赵重波教授在朋友圈的分享的一则医患小故事(已获得作者授权),在接二连三针对医疗人员的恶性暴力事件发生后,这则小故事就像是暴风雨后的的第一缕阳光,在朋友圈获得众多医生朋友点赞!
而与此同时,来自协和的青年医生也发出了执着从医的坚定声音:
因为一个偏执的精神病人制造了一件骇人听闻的惨案,我就觉得我的工作没有意义,我就要放弃?
因为一帮心理阴暗心存偏见的媒体,我就觉得我的工作没有价值,我就要放弃?
因为一群不明真相不辨是非的民众,我就觉得我的尊严被践踏,我就要放弃?
凭什么我要为了这些去放弃那些可以点燃我自己的喜悦!
你,我,能进医学院,能从医学院毕业,智商哪里差了?能力哪里差了?
如果现在的环境不是你我期望,让我们努力地把世界变成我们期望的模样。
只为这个行业,本应得的尊严和荣光。 7年前,见习第一天,我就懵逼地进了手术室,然后自己刷了手,进了手术间。
台上的大佬看了我一眼,说:“同学来了啊?上!”
当时手术间里没有人知道,那是我第一次上手术。
所以,刷了手,咱们一起上?
——《不妥协,不放弃》
其实,医患的共同敌人是疾病,为战胜敌人,得同仇敌忾。
诚如上面两位医者,他们为患者的感恩而动容却从不奢望感恩,他们业精于勤精益求精却从不奢求回报。
尽管当下社会流行对各种声音"质疑",但横在医患之间的“质疑”就是一枚定时炸弹。只要患者选择走进医院,就必须丢掉这枚炸弹。说得夸张点,也许病人什么都可以失去,就是不能失去对医生的信任。怀疑的死结必须解开,患者既然是主动问诊,就有责任首先选择信任。无论如何,不伤害医生是一个最基本的底线。
马丁·路德·金认为:“黑暗不能驱走黑暗,只有光明才能做到。仇恨不能驱走仇恨,只有爱心才能做到。”现在医生已经一如既往拿出了一颗火热的爱心,所以患者朋友,面对医生,请选择相信!
部分素材来自:赵重波教授、协和八、浙江日报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