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史上最难辩的一期,辩题竟是医生都要面对的……
2016/5/15 中国医学论坛报

     就在昨天小编像往常的周末一样以一颗平(yu)常(le)心打开最新的一期“严肃的辩论节目”《奇葩说》时,看到的是这样一个让现场“秒静”的辩论话题,而这个辩题同样也是医生时常被患者家属咨询的问题↓↓

    

    

     节目采访了一些年轻人,他们的选择不一,有鼓励继续撑下去的,也有反对的,并陈述了各自的理由↓↓

    

    

     现场观众中大概一半左右的人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在辩论中,辩手也从不同的角度和范畴展开了讨论。患者与家人、朋友之间浓浓的爱和情,都着实令人感动。

    

     辩手将话题延伸到并非绝症的老年痴呆症

    

     辩手陈述患者可能因为害怕拖累家人而选择放弃,而家属并未表达想挽留的意愿,就这样因为误会而错过非常遗憾

    

     辩手陈述患者拥有独立自主的选择权,应该尊重他而非用爱来绑架他

    

     马东追忆父亲马季

    

     的确,在中国这般对死亡讳莫如深的国度里,死亡教育一直是缺失的,为奇葩说这样一个以逗比为标签的节目采用了这样一个辩论话题点个赞。正如马东所言,辩论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更多的人开始认真思考死亡这件事。

     那么可以想象,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当这一代人也面临同样问题时,他们的恐惧能少一分,睿智能多一分;而医生在面对这些对死亡有准备有思考的患者及其家属时,我们的工作能够不那么沉重,做出的抉择能够实实在在地安抚更多心灵。

     正如中国医学论坛报编写《死亡如此多情》(1&2)的初衷一样,我们采访了百余位医生,让他们亲口讲述在临床经历的临终事件,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从中获益,无论医务工作者还是患者,无论健康的年轻人还是步入暮年的老者,都可以从书中汲取正确的认识以及平静看待死亡的力量。

    

    

     诚然,看完这几百多个故事,你就能快速地做出选择吗?或许不会,每个生死情景都那么让人扼腕,又怎会有轻松的选择?但看完这两本书,或许你对生命的理解,对死亡的理解,对患者自主选择的理解都会刷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肯定与你不同,他们的选择也不一定与你相同,但能够肯定的是,当你面临最艰难的抉择时,你会从这些曾经读过的故事中获得勇气和力量。

     下面是书中部分文章的节选,如果你也遇过类似情景,如果你也曾被某位患者触动,如果你是医生但同时也是一位患者家属,都可以点击阅读原文,和我们分享你的经历和感动~~

     死亡如此多情?无奈的放弃

     【死亡如此多情】山穷水尽妈也陪你走到底

     【绿萝藤下】拿什么拯救你——我亲爱的“医生”朋友

     【人文阅读(5)】无情的死,多情的死亡

     陈毅之子曾想让父亲尊严死,医生:我们敢吗?

     我们可以选择拥抱它的方式吗?

     两个儿子跪在床边默默等待母亲离去

     那一回,我关掉了呼吸机

     【见多死亡便能见惯死亡?不然!】医学人文优秀书籍推荐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