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评出十位“中国科学之星”,颜宁上榜
2016/6/21 中国医学论坛报

     6月20日,权威期刊《自然》网站在首页显著位置上线了一篇对10位中国科学家的特写。经过反复审议和讨论,《自然》评选出了10位“中国科学之星”,并都配以了肖像插画和介绍。他们在从神经科学和中微子到空间科学和结构生物学等领域都有重要影响,对于提升中国在全球科学领域的地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分别是: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 吴季带领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进行国际合作,将科学发现放在了中国空间计划的核心位置

    

     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玉如在基础神经生物学上的研究和对大脑健康的研究,为中国大陆对外交流搭建桥梁,提升了中国的科学和生物技术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颜宁持续在蛋白结构解析领域做出重要发现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 高彩霞最先在农作物上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特别是在小麦和大米上

    

     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崔维成带队研制出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完成7000米级深海挑战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 王贻芳带领中国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团队发现中微子新振荡模式,筹建50-100公里环形粒子对撞机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付巧妹带队绘出冰河时代欧亚人群遗传谱图,古DNA解密现代人起源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 秦为稼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帮助揭开南极冰盖历史

    

     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 陈吉宁提升了政府确保地方政府和企业遵循污染和工业发展规范的力度,加强环境评估与监测透明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陆朝阳推进中国掌握量子信息技术,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首次实现八光子纠缠态,被称为“纠缠光子巫师”

     《自然》表示,这十位科学家凸显了中国创新的广度和对于创新的承诺,中国将继续其强劲的推动力,从而成为科学的领导者。选择的过程很艰难,当然有许多其他杰出的科学家也值得进入这十人的名单,而我们期待在未来写到他们。

     可以看到,这份名单中包括4位女科学家,她们是率先在小麦和大米上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中科院遗传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高彩霞;观察到蛋白质在原子层面是如何工作的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在基础神经生物学和大脑健康转化方面有突出贡献的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叶玉如;用古DNA解密现代人起源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付巧梅。

     《自然》此次聚焦中国科学家,与近年来中国科研在世界上取得的突出成绩密不可分。《自然》的特写编辑理查德·蒙纳斯特斯凯(Richard Monastersky)认为,这十位科学家凸显了中国创新的广度和对于创新的承诺,其强劲的推动力迟早会成为世界科学的领导者。

     根据2016自然指数排行榜,中国是全球高质量科研论文的第二大贡献国,仅次于美国。在自然指数排列前十的国家中,只有中国在2012至2015年期间呈现两位数的年均增长率。 来源: 科技日报、观察者网 本文插画版权归《自然》杂志所有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