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诊治专家共识》即将发布
2016/8/3 中国医学论坛报
《亚洲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诊治专家共识》即将发布!该共识由亚洲心脏病学会、中国高血压联盟和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发布。是首部专门为亚洲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人群制定的专家共识。亚洲心脏病学会会长霍勇教授、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宁玲教授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心血管领域专家共同参与了该共识的讨论制定。
共识背景
LVH是一种心室壁增厚、心肌重量增加和心肌重塑的心肌变化现象。高血压是引起心肌病理性改变的重要疾病之一,可导致血流动力学、神经体液等方面的诸多异常变化,使心肌产生病理性LVH。目前有多项临床证据显示,高血压和LVH均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亚洲地区的高血压指南均将LVH作为重要的高血压心脏靶器官受损指标。
目前关于LVH诊疗的临床研究数据不断增加,而亚洲一些国家对LVH的重视和干预还不充分。为推动各区域高血压指南的落地,亚洲区域的专家们针对高血压合并LVH疾病制定《亚洲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诊治专家共识》,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高血压合并LVH危害的认识并对临床规范化诊疗提出指导性建议。
共识亮点
该共识是首个针对亚洲高血压合并LVH制定的临床诊疗路径,其中纳入了大量基于亚洲人群的临床研究证据。共识分为六部分,分别关注了高血压合并LVH的流行病学、发生机制与危害、诊断方法和诊断流程、治疗策略、临床管理推荐及患者随访。
共识明确给出了普通高血压患者的LVH诊断路径,心电图检查可用于确诊高血压患者LVH的基础筛查,超声心动图(ECHO)可用于LVH的诊断。指南还明确了心电图、ECHO以及心脏核磁共振成像(CMR)三种检查方法在LVH诊断中的不同临床意义。
在治疗策略方面,共识结合多个国内外高血压指南,指出高血压合并LVH患者的血压目标应为<140/90mmHg。在药物治疗方面,指出虽然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均可不同程度的改善LVH,但作用机制和效果不同,因此对于高血压合并LVH的患者应该有效控制血压至达标,同时应针对高血压引起LVH的发病机制,优选具有逆转LVH并改善患者预后、循证医学证据充分的药物。目前RAAS阻断剂的证据最多。
指南纳入了全球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个在高血压合并LVH人群中进行的前瞻性心血管终点研究——LIEF研究, 该项纳入9193例心电图诊断高血压合并LVH患者的研究证实,在降压水平相当的前提下,氯沙坦100 mg(平均剂量82 mg)较阿替洛尔有更强的逆转LVH的效果,并进一步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卒中及心血管病死亡的复合终点风险 13% (P = 0.021 )以及脑卒中风险25 %(P = 0.001 ), 同时显著降低新发心房颤动风险33%和新发糖尿病风险25 %。
该共识强调了高血压合并LVH的危害,可提高临床医生对高血压合并LVH诊疗的重视程度。共识纳入了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对高血压合并LVH的诊断方法到药物治疗均进行了阐述与推荐。此外,这些建议主要参考了亚洲相关指南及以亚洲人群为基础的临床研究数据,因此更具针对性,相信该共识的推出将对我国心血管医生的临床实践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将对高血压合并LVH患者的规范化管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