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口服降糖药中国专家共识更新
2016/8/12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3年,为了规范2型糖尿病(T2DM)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临床用药,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组织国内的内分泌科和肾内科领域专家,共同制定了“T2DM合并CKD口服降糖药用药原则中国专家共识”(下简称“共识”)。

     近年来,随着T2DM合并CKD患者中口服降糖治疗的证据不断丰富,国内外糖尿病及肾脏病权威指南对T2DM合并CKD的口服降糖药应用规范也进行了相应更新,加之同时陆续有新的口服降糖药上市。因此,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于2015年再次组织相关专家对原有共识进行了更新完善,更新版共识近期发表在2016年第6期《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新版共识的主要内容

     2015版更新的共识在结构上仍分为流行病学、诊断与分期、口服降糖药选择等几部分。在流行病学部分,共识指出,糖尿病与CKD关系密切,糖尿病患者CKD发生风险较非糖尿病患者增加2.6倍。在发达国家,糖尿病已是导致CKD的主要病因,美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年龄≥20 岁的T2DM患者有39.7%合并CKD。而且在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正逐渐成为CKD的主要致病原因。我国住院糖尿病患者的回顾性研究表明,52.25%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肾脏并发症,上海市区30 岁以上T2DM患者CKD患病率可达63.9%,提示糖尿病合并CKD也是我国糖尿病研究和治疗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

     诊断与分期沿用原有标准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来进行CKD的肾功能分期。

     T2DM合并CKD的口服降糖药选药原则仍然强调在有效降糖的同时,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同时避免诱发乳酸酸中毒或增加心力衰竭风险。共识指出,口服降糖药的选择应基于药物的药代和药效动力学特征及患者的肾功能水平综合判断。在使用某些低血糖风险较大的口服降糖药时需严格监测血糖,确保随机血糖>5.0 mmol/L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T2DM合并CKD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建议对T2DM合并中重度CKD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适当放宽控制在7.0%~9.0%。

    

     新版共识的主要变化

     与2013年版相比,2015年版更新共识的主要变化在口服降糖药的选择一章(表)。共识指出,各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差异显著,加之CKD患者对经肾排泄的药物或其活性代谢产物的清除能力下降,这使得对口服降糖药物使用不当将不同程度地增加低血糖以及其他不良事件的风险。因此临床工作中,必须充分了解各种降糖药物的药代和药效动力学特点,结合患者肾功能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确保有效降糖的同时不增加低血糖风险。一般而言,当GFR 低于60 ml·min-1·(1. 73 m2)-1时大多数口服降糖药物需酌情减量或停药。

     表 新版共识对口服降糖药的推荐(加框部分为新增或有变化的推荐)

    

     根据新版共识,可在T2DM合并CKD患者全程使用常规剂量、无需剂量调整的口服降糖药为格列奈类的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噻唑烷二酮类的罗格列酮,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中只有利格列汀可以全程使用,无需根据肾功能调节剂量(图)。[沐雨摘自《2 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口服降糖药用药原则中国专家共识(2015 年更新版)》][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6,32(6):456]

    

     图 口服降糖药用于不同肾功能分期的示意图

     点击“阅读原文”可浏览《2 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口服降糖药用药原则中国专家共识(2015 年更新版)》↓↓↓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