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了,为什么医务人员朋友依旧不理你?
2016/10/2 中国医学论坛报
作者:刘淼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淼哥故事会”,感谢授权转载!
16:55分,赶到产科,所有值夜班的医生聚集在那里。夜班产科的事情最紧急最麻烦,我们把白天没有做完的手术接下来,继续手术。
胎膜早破的、臀位临产的、疤痕子宫的、宫外孕的……各种急诊病人收治不停。去医院急诊科转转,每天晚上都是人潮如织,熙熙攘攘。
20:00分,淼哥坐在办公室修改病历,有多少患者,就有多少病历。出院7天,病历要送到病案室,否则他们的业务统计、患者的复印病历无法进行。
白天没空整病历,只能上夜班抽空办了,中途不停的有患者进来询问病情。她们的家属白天要上班,只有晚上有空,不管你是不是她们的管床医生,反正只要是穿了白大褂的,她们总是想一探究竟。
22:30分,办好了一摞病历,淼哥忽然想到,今天还没有和老婆打电话。这个点儿了,只能发条微信:“亲爱的,家里都还好吧?”老婆回复:“孩子们都睡了,家里挺好的,安心工作吧!”
23:30分,看了会儿文献,准备了一下那个特殊病历的资料,淼哥去产科、产房、计划生育科、妇科转了一圈。
各个病区都是灯火通明,护士们忙着换液体、写记录;助产士们忙着守产程、接生;医生们有的忙着收病人,有的忙着做手术。
0:10分,淼哥看了一下新发表的故事会,好多人表扬,一部分人辱骂,淼哥没办法逐一回复,只能把留言全部精选。微信公众号,本来就是一个人的影子,给每一位读者发表意见的权利,这是淼哥应该给的尊重。
01:00分,洗澡睡觉,值班室的床,又窄又软,根本没办法熟睡。昨晚一共3名男医生上班,其他两位一出门,淼哥基本就会被惊醒。中途还会有电话,比较特殊的病情需要商量一下。
7:10分,一夜低质量的睡眠,迷迷糊糊中,有住的远的同事已经走进值班室换衣服。淼哥爬起来,刷牙洗脸,从柜子里翻出中秋节剩下的月饼,就着一杯白开水咽下。
7:30分,再次坐到办公室,开始昨天早上那一系列流程。
......
8:50分,进手术室开始手术。今天是手术日,安排好了4台手术,不可能因为下夜班就不做了。都是预约了几个月的患者,你怎么好意思因为你下夜班就撂挑子呢?请其他同事帮忙?别人也是一堆的事呀,一个萝卜一个坑。
14:05分,淼哥做完所有的手术,提前下台,请同事帮忙缝缝皮、写写记录。幸好中午猛灌了3碗免费汤,否则从早上到现在,没有喝上一口水。
手术室出去,要从4楼经过,一排沙发放在走廊,供医务人员休息一下。淼哥从那里经过,看见一个睡美人躺在那里。仔细一看,唷,昨晚和淼哥一起上夜班的产科总住院医师。
她也是昨天早上7:20来的医院,产科是比妇科还忙的科室,她白天干了一天,没得休息。
昨晚继续上夜班,淼哥可以睡一下,她从17点到今天早上7点,一共做了7台剖宫产,剖出8个孩子。
今天早上继续剖、剖、剖,两台手术之间,要接送病人,打扫卫生,有大概20分钟休息时间,女孩子还是要讲究矜持的,不能随便躺在地板上睡觉。
她上楼来到这里,躺在沙发上咪一会儿,等着其他医生叫她去上台。如果庆幸,今天下午17点,夜班医生过来接班,她就能回家,明天早上7:20再来医院。
她家宝宝,2岁左右,她每3天就这么来一次,要持续一年半。
接她夜班的妇科总住院医师,家里一对双胞胎,3岁左右,正是缠着妈妈的时候,她也是每3天就这么来一次,也是要持续一年半。
总住院制度,这是每位临床医生的必经之路,我们科里每一个行走着的医生,都是这么熬过来到。熬过总住院,就可以像淼哥开始那样的,稍微轻松一点,但责任更大,任务更多。
老百姓不知道我们医务人员在做什么,以为我们都像是电视演的:和美小护聊聊天,穿着整洁的白大褂,脖子上挂着个听诊器,威风八面的在医院里展示头上的啫喱水。
苦吗?不苦!全国各地的大医院,医务人员都是这么工作的;累吗?不累!哪个大医生,不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战在一线?
烦吗?不烦,既然选择了当医生,就应该沉心静气的做好自己的职责;穷吗?不穷,因为我们压根儿没时间出去逛街,没地方花钱。
有些医学生,还没真正步入临床,就开始叫苦叫累,淼哥劝你趁早转行。和很多个国家的医务人员沟通过,没有谁能躺在那里玩手机,可以成为大医生的;
有些医务人员,还没有练就一身本领,就开始索要丰厚待遇,淼哥劝你趁早转行。老板可以给你很高的待遇,请你先扪心自问一下,你能给老板带来什么?
有些非医疗朋友,动不动就打电话给医务人员朋友,淼哥建议你先发短信或者微信。因为你的医务人员朋友可能正在睡觉、手术、出门诊......
你是有空,你的医务人员朋友可能忙的鸡飞狗跳。
有些非医疗朋友,喜欢约医务人员朋友吃饭。淼哥建议你尽量不要勉强,医务人员都是直性子,能帮的忙,不吃饭也会帮。
吃饭很花时间的,好不容易有点空暇,他们更想陪陪家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