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谈论自己的孩子,就是没修养
2015/12/6 家庭儿童教育

     5000G资料免费领微信号:jiatingertongjiaoyu

     多妈私人微信:ddgeer

     本文转载自咪蒙

     “我们爱孩子,很多时候都是自恋的延伸,因为孩子是父母基因的延续。”

    

     父母对孩子的爱,绝对是真爱。哪怕孩子长得再平凡,在父母眼里都是艺术品。

     孩子永远是自带PS和柔光处理的。

     哪怕再理智的人,生了孩子,都多多少少有点夸孩子和秀孩子的冲动。

     毕竟,亲手制造了一个小生命,容易陷入这种神奇感、成就感、新奇感中难以自拔。就像我家唯唐几个月的时候,胖成一个球体,堪称“痴肥”,我当时还觉得他特别可爱。每次他一睡觉,我就凝视他的睡颜,感叹,天啊,这么帅的孩子,谁生的啊!

     其实我真的因为生了宝宝,理性就被狗吃了吗?

     真的不知道自己孩子好看不好看吗?

     我知道的。

     前段时间跟一朋友见面,他的孩子,就是标准的奶粉广告宝宝,幼儿中的高富帅,我家唯唐相比之下一秒钟变屌丝。理智上我明白自己的孩子的优点和缺点,感情上又本能地去美化他——当了家长,必须在这种主观和客观、理智和情感之间切换。但遗憾的是,有些家长,处于非理性的时段实在太多了,把对宝宝的夸耀、美化甚至是神化,延伸到公共空间,完全不管受众关不关心、爱不爱、在不在意,恨不得把他孩子的喜怒哀乐弄到《新闻联播》里每天向全国人民现场直播——实不相瞒,这种毫无节制的行为,就会有些惹人厌了。

     陈丹青在《退步集》里说,“人得有教养。我闺女出生后,我对人大谈小孩怎么好玩,我父母就警告我不要谈自己的孩子,没教养”。

     教养这个词用得比较重,玻璃心和圣母型家长要严重受伤了,那好,我们换个温和点的词,修养。

    

     见人就秀自己宝宝的一大堆照片,推荐人家看自己孩子冗长的视频,强迫别人连续看反复看,考验旁人的耐心以及演技,万一你家小孩长得乏善可陈,人家还得昧着良心夸他好可爱好漂亮,没看见旁人已经一脸黑线词汇匮乏了么?这是没修养;

     在办公室24小时滚动播报你家孩子的一言一行吃喝拉撒,炫耀自己孩子眼睛多大、吃饭多快、鼾声多悦耳、拉的屎多健康,这是没修养;

     公众论坛上明明不是专门的亲子板块,非要去发自己孩子的照片,夸自己孩子多美多帅多天使,别人说不好看就跟人家对骂,甚至诅咒别人生不出孩子,这是没修养;

     到处贴自己孩子裸照、流口水照、满脸食物残渣照,还自以为可爱、真性情,别人说很恶心很脏,就骂对方恶毒、没爱心,这是没修养;

     在网上帮孩子参加各种婴儿选美,强迫周围所有人去帮你投票,还一次次催“多投几次啊,叫你朋友也帮忙投票”,全然不顾对方是否愿意、是否有空、是否感兴趣,这是没修养。

     很多家长看到这里估计已经出离愤怒了——那是,说到他们的痛处了嘛。人家搞不好很委屈——我们犯了多大的错啊,只是因为太爱孩子,才情不自禁的嘛。母爱父爱多伟大啊多崇高啊,怎么能不理解不宽容不配合呢?

     坦白说,我们爱孩子,很多时候都是自恋的延伸,因为孩子是父母基因的延续——很多家长晒自己孩子,跟晒名牌包、豪宅、名车没太大区别,为的就是炫耀自家基因和教导有方而已。

     没有必要把正常的父母之爱粉饰成崇高和伟大,更重要的是,没必要把自己对孩子的爱,过度表演给别人看,更不该把自己对孩子的爱,强加给别人。

     冒着生命危险说点真话:你觉得自己孩子出类拔萃,别人可能觉得十分平庸;你觉得孩子的屎尿屁不脏,别人可能觉得恶心透了;你觉得自己孩子的事都是国家大事,别人可能觉得无关紧要。

     最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你的孩子,关别人屁事。他只是你的孩子,不是全人类的孩子。

    

     这些家长们又会预言大师附体,来几个固定句式:“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了”,“你以后生了小孩还不是一样”……

     其实呢,不是每个人都会因为生了孩子,就变得更自我、更狭隘、更扰民的。做事情顾及一下别人的感受,这是基本要求。

     持续不断地谈论自己的孩子、炫耀自己的孩子,这是过激,不是必然。

     事实上,还是有不少家长,可以保持淡然、理性的态度去评价和谈论自己的孩子的,比如孟非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女儿就是一普通孩子,没看出什么特长,什么天赋异禀。多低调啊,多可爱啊。

     我身边大部分有孩子的同事朋友,谈起孩子,也都比较克制,都做得比我好多了。

     当然,我们不是说家长们提一下自己的孩子就违法了,就该被逮捕——我们说的是要掌握分寸嘛,谈论自己的孩子,也要注意一下频率和趣味:

     不要经常主动地跟别人(除非是闺蜜、死党这种级别的)谈论自己的孩子,别人问起来,尽量简要回答。

     别人对自己孩子的长相好奇,展示两三张照片意思一下就行了。除非对方真的特别有兴趣,再继续(有些人出于客套,还假装有兴趣,这给我们当家长的带来更高的考验啊)。

     如果想谈论自己的孩子,精选最好玩、最搞笑的部分讲述——再说句刻薄话,很多家长一提到自己的孩子,智商普遍下降,自家孩子特平淡、特无聊的表现,他们都拿出来当新闻讲,别人听来真的很乏味,还得强颜欢笑,容易吗?

     尤其不和没有孩子的人谈论。

     实在想谈,找其他家长谈,寻求共鸣或者互相解答疑惑。

     我是说过,父母要尽全力陪伴自己的孩子,但这不等于说,父母应该尽全力炫耀自己的孩子。

     每个人都有多重身份,在家里,你是尽责任的父母,你可以用所有时间关注孩子;但到了单位,你就是一个职场人士,不断谈论孩子的事,就等于没有处理好身份的切换。

     一旦你的话题只有孩子,除了孩子之外你没有任何兴趣、爱好、观点、信息,那给别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无聊的欧巴桑或者大叔了。

     如果你立志于做一个讨厌鬼,你压根不在乎别人的看法,那你就当我是放屁吧!

     关注公众号:jiatingertongjiaoyu

     回复:资料

     获取所有资料列表及领取方式

     每周推送新资料

     音乐:

     《世界儿童钢琴名曲》136首

     《儿童中国民乐品赏》172首

     《世界儿童古典音乐》213首

     国内外经典名曲《音乐故事》107首

     儿歌童谣:

     经典英文童谣《WeeSing唱歌拉》(9DVD+20CD+歌词)

     启蒙英语《美国童谣MuffinSongs》226集

     全球早教第一品牌《金宝贝》早教音乐教材(66CD音乐+2DVD教材视频))

     《经典中文儿歌》384首

     培养宝宝内涵和气质的《古典宝宝Classical Baby》

     科普地理:

     《美国国家地理幼儿版》有声点读版 (五年大合集)

     《美国国家地理儿童版》

     台湾著名科普读物《小小牛顿幼儿馆》105集

     美国销量第一《小小爱因斯坦》(视频+音频+学习卡)

     美国科普经典《神奇校车》(52集动画片+MP3)

     法布尔《昆虫记》有声故事32集

     《十万个为什么》动画版

     英文原版动画:

     BBC启蒙学英语动画《玛泽的故事》

     BBC动画《小鸟三号》50集

     BBC经典原版动画片《蓝色小考拉》

     BBC经典动画《天线宝宝英文版》5季67集

     BBC著名动画《巴布工程师英文版》38集

     BBC英文动画《小猪威比》50集

     英国著名动画《小P优优》POCOYO英文版(81集)+中文版(52集)

     迪士尼经典《森林王子》英文版26集

     迪士尼动画《小熊维尼与跳跳虎》

     迪士尼动画《米奇妙妙屋》英文5季+中文2季

     美国动画《卡由》239集(33册电子绘本+视频+音频)

     美国动画《天才宝贝熊》(五季全195集)

     美式英语教学片《朵拉》史上最全8季英文版(还有配套音频+32集台湾版+33册绘本+8部电影+7个FLASH游戏)

     《贝贝熊》(英文版25集+中文版80集)

     《加菲猫和他的朋友们》全7季共124集

     《忙忙碌碌镇》51集

     《粉红猪小妹》共209集(1~4季)

     《小鼠波波和他的朋友们》

     中文版动画:

     最畅销早教动画《巧虎大陆版》共224集

     《天线宝宝中文版》6季84集

     《米奇妙妙屋》英文5季+中文2季

     《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中文版》80集

     《巴布工程师中文版》共150集

     《巴布工程师台湾版》39集

     其他:

     《466本经典绘本》

     《宫崎骏经典动画》11部

     最适合学英语的《50部动画电影》

     《崔玉涛育儿讲堂》77个视频

     涂色绘画启蒙《我来画》

     幼儿园适用《趣味识字》100集

     BBC动画英语自然拼读《字母积木》1~4季

     自然拼读教材《Zoophonia's Kids》1-7册(pdf+MP3)

     《哈考特系列之数学概念》(全套)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家庭儿童教育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