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乐观自信,先学会批评孩子
2016/9/26 家庭儿童教育

     我们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生活,所以当孩子遭遇消极情绪的时候,我们下意识地去保护孩子,以避免孩子心情不好,其实消极情绪是学习乐观所需要的。太少的挑战造成厌倦,太多的挑战或太少的方法带来沮丧和无助,作为父母当孩子遇到困难,我们不能坐视不管也不能代劳,而要引导孩子经历失败,不断尝试而最终经历征服。同时父母的批评方式也是至关重要的,孩子最初的乐观或是悲观在儿童期逐渐形成,有来自世界中,也从聆听父母如何批评他们和自己中得到,如果父母总是以永久性和普遍性来责怪孩子,孩子慢慢地就形成悲观的解释风格。

     1. 消极情绪是学习乐观所必须的

     焦躁的状态经历了长期进化史,它不仅扰人心绪,也传递着许多有用的重要信息,不安警告你危险就在身旁,忧愁告诉你可能有重大损害,气愤提醒你有人闯入你的领域,所有这些必然带来痛苦,这种痛苦会使你重视这些情况,且促使你采取行动来排除这些威胁。

     要使你的孩子经历征服,必须先让他经历失败,心情沮丧以及不断尝试直到成功为止。没有任何步骤是可以缩短的,失败与心情沮丧是构建成功与良好心情的必要过程。

     儿童需要失败,他们需要感到悲哀,不安及气愤。当我们冲动地去保护孩子,使他们远离失败时,我们也同时剥夺了他们学习征服的技巧。

     2. 帮助孩子去体验成功的喜悦

     太少的挑战产生厌倦,太多的挑战或太少的方法带来沮丧和无助.

     多多一岁多的时候经常因为搭不好积木发脾气,奶奶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叫爷爷帮你搭”,我想这也是很多家长下意识的一种解决方法。

     “叫爷爷帮你搭”并不能解决多多挫败的情绪,孩子是需要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且一定是体验自己做到了的那种感受,这种感受是最直接的激励,是可以激发他想要突破自己,做得更多。而且它还传递了一种信息:当你无法解决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就放弃让别人来解救你,让孩子经历失败并不是一件错事。

     其实我们只要帮他扶着积木就可以了,在快坍塌的时候帮他调整下。每当看到自己搭的桥,100层的房子,火车就特别嘚色:多多搭的。

     3. 以乐观的解释风格来批评一个胡闹的孩子

     当你批评孩子或当着孩子的面批评自己时,要遵循两项规则:

     准确

     以乐观的解释风格来批评孩子

     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乐观的解释风格

     乐观的孩子相信导致不好的事情发生的原因只是暂时的且有特定性。

     暂时性vs.永久性

     暂时性的(乐观的)

     “当你转学时,需要时间来交新朋友”

     “我的妈妈从来没有这样坏脾气过”

     “今天丽丽生我的气,并且不肯和我玩”

     永久性的(悲观的)

     “永远没有人会和我作朋友”

     “我的妈妈是世界上脾气最坏的妈妈”

     “丽丽讨厌我,她再也不会和我一起玩”

     第一个例子中(没有人会。。。),悲观的孩子认为造成没有朋友的原因会永久持续,但是乐观的孩子则认为只要他继续花时间(需要时间来。。。)

     第二个例子中(最坏的妈妈),悲观的孩子认为原因是长久的性格所致,而乐观的孩子则怪心情不好(。。。坏心情),而心情是可以改变的

     一般的(悲观的) 特定的(乐观的)

     “老师都不公平” “体育老师不公平”

     “我对运动笨手笨脚” “我球踢得很差”

     “没有人喜欢我” “丽丽不喜欢我”

     在艺术情商课程的设计中,我们采访了很多二胎儿童,其中一位妈妈提到她最大的困扰就是姐姐写作业的时候,弟弟总是捣乱。具体如何调控姐弟间的冲突,我们今天不做讨论,我们来讨论下妈妈的批评方式。

     “弟弟,我真是烦死了,你为什么总是这么顽皮,每次姐姐写作业你都来捣乱,每次都弄得乌烟瘴气的。”

     这样的批评是有害的,妈妈将弟弟的个性一笔抹黑,被称为顽皮的小孩(个性上的)总是来捣乱姐姐写作业(永久性及不能改变的)。孩子接受这种批评后得到的信息是:我是个坏小孩,总是给捣乱,总是让妈妈不开心,总是让姐姐写不了作业,他们没有我比较好。

     而如果把批评变成这样:

     “弟弟,不要再打扰姐姐了。你今天怎么了,你一向都是好弟弟,送姐姐笔,分享玩具给姐姐,你让她觉得有弟弟真好。可是,你今天对姐姐一点都不好,总是在旁边乱喊乱叫,使姐姐不能专心做作业。你向姐姐道歉然后去玩自己的积木,如果今天再捣乱明天不准看“peppa pig”

     妈妈指出特定与暂时的行为问题(“今天.....打扰”),同时指出这种行为不是一向就有的(“很好的弟弟”)。妈妈还用实际的例子(“送笔”“分享玩具”)来指出问题并非一般性,使弟弟能以己为傲。妈妈告诉弟弟必须做特定的事(道歉然后区玩自己的积木),以及如果继续捉弄会有何等后果(“不能看peppa pig”)

     这类的批评才是最理想的,弟弟从这里了解到的信息是,妈妈觉得我通常是个好弟弟,她指引弟弟迈向正确行为,而没有指责她的个性。

     孩子最初的悲观或乐观风格在儿童期时逐渐形成,不仅从现实世界中得到,也从聆听父母如何批评他们和自己中得到,如果父母总是以永久性和普遍性来责怪孩子,孩子慢慢地就形成悲观风格。

     培养乐观的孩子还有好多方法,多妈会在以后的文章里一一介绍给大家。

     你好,我是多妈

     某著名IT公司管理层

     中科院儿童心理学硕士在读


     艺术情商课程设计者

     中科院积极品质课程设计者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家庭儿童教育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