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云海肴菜品研发总监——官俊华
2016/5/26 国际美食厨艺联盟

    

    

    

     关键词:官俊华

     曾任职于:

     家乡园饭店 金鹰大酒店 海逸酒店 香草香草 彩云朝酒楼

     七彩云南大酒店

     现任:

     北京心正意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研发总监

     北京心正意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于2009年10月创办,旗下有“云南云海肴”、“亭云幸福馆” 、“边境共和国”三大餐饮主力品牌。

    

     云海肴,寓意“源自彩云之南,汇聚四海佳肴”。目前,云海肴已在北京、上海、无锡、郑州等地拥有直营门店18家。肴家店里优雅独特的云南民俗风情、每天空运的新鲜菌蔬食材,以及西南各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烹饪艺术,使云海肴深受京沪广大白领阶层的喜爱。

     您入行多久?始终都是做云南菜吗?

     18年了。刚开始学的川菜,后来学做粤菜。因为工作关系来到北京,还做了一段时间湘菜,最后回到云南菜。

    

     针对目标客户最大的卖点是什么?一个是菜品,另一个是食材。云海肴的食材60%都是从云南空运过来,营养、健康、天然。我们会定期去云南当地寻找食材,比如说西红柿、黄瓜这些都是基地直接直采,摘下来直接拿过来。

    

     关于厨房招聘,云海肴有什么规定?厨房是直接招定向生,不会随便招一个人过来。我们会和烹饪学校合作,学生在校期间会有一整年时间都在培训我们的菜品,云海肴也会派专人过去培训。在学校专项培训一年后,进入云海肴还会有15天的企业文化了解和练习菜品时间。

    

     连锁企业的厨师会不会缺少灵活性?灵活性肯定是有。但是我们每月会有四次内部培训,比如说切配培训班,炒灶专项培训班,小吃专项培训班等。在培训时,员工的个人性格可以充分发挥出来,通过互动我们会发现一些员工的亮点,如果可行,会把“它”拿过来放在我们的SOP里面去。其实我们也不是一板一眼的一定要照着这个来做,但是我们有共同的目标,私底下可以练其他手法,在其他手法没有成功之前,就必须按照标准执行。

    

     如何平衡“个性”与“标准化”? 老产品还是需要标准化。关于大部分新产品的研发,我们会回到云南,回到本地方去寻找根源。找到根源后就像您说的,他带着很多个性,但是我们一定要把他标准化。在标准化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融合很多技艺和手法,比如西餐、日料,或者是几大菜系的。云海肴的每个厨师都可以做新菜品研发,只要这道菜被选中,我们一定会提供奖金的。让大家有创新的思路,他们研发的菜品也会带给一定的个性在里面。不单单是只照着我的去做,就不用想其他的事情,不然厨师整天做着标准化的东西,慢慢就没有兴趣了。特别是90后,他们就会觉得没意思,因为他有他自己的想法,我们就为他们设定一条道路,有想法可以,比如这次要做一道土豆的菜,下次要做一条鱼的菜,你有思路你就去做,该给的费用我会给到你,云海肴提供了这个平台。

    

     这个模式是你们首创的吗?按现在这个来说是首创,但我们也结合了很多餐饮企业的经验,比如西贝、外婆家,他们也是这样。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套路,我们企业是按照这个来的。

    

     目前来说压力最大的是什么? 有两个点。一个是上游,云南菜是比较小众的,食材非常关键。比如说我们现在用的牛肝菌,一年得用两百多吨,但是食材供应不上,这个也是一个问题。现在门店比较多,大宗原材料的供应也比较有问题。另外一个就是人员的培养,因为90后来了之后带有很多的个性,动性特别大,我们需要花很多的时间、精力、金钱去培养和整合。

    

     未来有没有减少人员配置的打算? 目前已经在优化这个问题。以前我们是排早晚班,或者一个星期休几天。现在采用的是线性排班,日本的一套系统。比如做这道菜需要几分钟,我们会把一天整体的时间核算出来,究竟需要几个小时,需要多少人去完成这件事,也是一个考评的衡量机制。另一个是在高峰期的时候,需要几个人来完成这个项目,剩下的人就去休息。

    

     对于如何看点今年的餐饮市场,官俊华认为中国的餐饮业已经不是比较虚的那种了,如果符合市场需求,影响并不是太大。云海肴的目标客户是上班族和白领,特别是女性,定位是接地气的。如果是人均价格比较高的,不接地气的,吃饭只是图个面子的,这种企业肯定影响比较大。老百姓对于吃穿住行都是有需求点的,只要不是太出格,把产品质量回归到原点,而不是提供一个美甲服务或者其他什么。现在的客人不会再去追求这些东西,有一项附加值是很好的,最终还是要保证产品的质量。

    

     更多关于访谈的资讯请关注每周四「访谈篇」

     “更多美食相关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国际美食厨艺联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