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五,看大厨们忆端午
2016/6/9 国际美食厨艺联盟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自古便有划龙舟及吃粽子等节日习俗。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国际美食厨艺联盟采访了来自东北、山东、浙江、湖南以及广东的五位大厨:无论儿时还是现在,他们对端午节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感受。
东 北

李建国
中国大锅菜烹饪协会会长
您小时候是怎么过端午的?
小时候在东北,端午节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鸡蛋、包粽子。第二天一早,男女老少便带着鸡蛋和干粮去山上采艾蒿和露水,等到九十点钟再回家。艾蒿的作用主要是驱蚊,夏天蚊子多的时候用柴草点燃艾蒿,像我们现在的蚊香一样。
现在呢?
现在农村还是保留了采艾蒿和煮鸡蛋的风俗,但是年轻人都不爱起早了。即使在偏远的地区,粽子和鸡蛋也不再是难得的东西,所以端午节的氛围慢慢变淡了。现在年轻人更愿意出去旅游,去其他城市看看风景。
关于端午节,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是?
小时候我曾和几个同学一起上山采艾蒿拣野鸭蛋,几个小孩吃着鸡蛋,玩得非常开心。那段记忆时常浮现在脑海里。虽然现在年纪大了,对很多事情见得也比较多了,但我反而常常怀念起儿时对节日的向往,非常有趣。
山 东
赵跃进
全国人大机关厨师长
您小时候是怎么过端午的?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是?
小时候在农村过端午没有什么讲究。早上拿艾叶煮鸡蛋,中午湫大米饭加点白糖吃——在记忆中,这就算不错的伙食了。记得童年时第一次吃到湫大米饭加白糖,那叫一个香!吃完了还撑得慌,得走路下下食。
现在呢?
来到城市打工之后,我才慢慢接触到许多端午节风俗,例如门前挂艾叶避邪、包粽子、看龙舟大赛... ...过去能吃饱就算不错了,没有那么多要求,现在则不一样了,最简单的粽子也分为好多种:甜的、咸的、素的、肉的... ...各式花样,让人眼花缭乱。
湖 南
胡勇
北京湘君府大酒店行政总厨
您小时候是怎么过端午的?
每年,汩罗江上都有赛龙舟,大家都会参加。抬着龙头,先到屈子庙朝拜,供上粽子、包子、酒水等祭奠屈原遗像,然后由主祭人将一条红绸系到“头龙”的头上,由“头桡”将龙头扛到江边洗浴,洗完后将龙头安在船首,这才开始赛龙舟。再就是喝雄黄酒。将雄黄倒在酒中,并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等一些地方,希望孩子们不受蛇虫伤害。
现在呢?
端午节会吃粽子和咸鸭蛋,我们那边还吃肉包子。小时候过节的氛围要浓一些,总是期盼着过节,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过节吃的食物平时也都能吃得到。
浙 江
金明权
宁波金厨创意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与小时候相比,现在过端午的方式有什么变化吗?
小时候过节气氛更浓一些,一家人团聚,粽子也是与隔壁邻居坐在一起亲手包的:妇女们围在一个大圆桌上,边包边笑,其乐融融。粽子里凝聚了她们的快乐,吃在嘴里的滋味也香糯可口,别提有多回味。现在的生活节奏更快了,大家愿意去饭店吃厨师做的菜,随到随吃。节日的味道却变淡了。
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是?
小时候看着妈妈把绳子一头咬在嘴里,另一头在裹好糯米的棕叶上缓缓的绕来绕去。我在旁边焦急的等待着,脖子伸的老长,巴不得能早点吃上粽子,嘴角还时不时的流下口水。
广 东

肖立文
港中旅集团天目湖项目总经理
您小时候是怎么过端午的?
小时候过端午就是一种期盼,因为吃不饱嘛,就盼着端午节包粽子,可以吃的饱一点好一点。
现在呢?
现在端午节吃东西肯定更讲究,要吃的开心,吃的健康,吃的美味,变得更挑剔了。端午节成了和亲友相聚的机会,大家借此聚一聚,兄弟之间互相表达一下感情。
至厨师
在大家感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节日的气氛却越来越淡时,不知不觉中,我们变成了给孩儿制造快乐的“那个人”。今天,辛苦在一线的厨师朋友们,即使不能与家人团聚,也别忘了给父母和妻儿打个电话,道一声端午安康。让下一代在忆端午时,欢乐声中有我们的存在。
还有,
工作再忙也别忘了吃粽子

更多访谈资讯请关注每周四访谈篇
“
更多美食相关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国际美食厨艺联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