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地中感悟银屑病的治疗大法
2014/10/22 中医书友会
点击上方蓝色小字↑↑↑↑↑↑
关注中医最多的微信平台
作者/张英栋⊙ 编辑/王超
导读:作者对银屑病的病机总结为“风寒外束,营阴郁滞,郁而为热”,与朱进忠先生“寒闭热郁”的理解一样,作者根据此类患者冬重夏轻、北多南少的规律悟出了“温法是治疗银屑病的大法”,与朱先生葛根汤、桂枝大黄汤的治法也一致,唯彼多了一个湿热重者用防风通圣散的分型,文末有朱进忠先生《银屑病的辨证分析及治疗经验》的链接,各位一起比较学习一下~
温法治疗银屑病
银屑病发病原因复杂,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和患者的饮食、生活禁忌等存在很多争议。笔者从大量银屑病治疗的实例出发,认为多数银屑病患者,治疗应用温法。
笔者在治疗银屑病实践中,总结出“四疗一体”的治疗规律,并从中悟出温法是治疗银屑病的大法。
什么叫“四疗一体”呢?“四疗”指天疗、地疗、医疗、自疗。
天疗指大多数银屑病患者病情存在着冬重夏轻的规律,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夏季的天气等因素帮助这些银屑病患者减轻病情。
地疗指银屑病患病率北方明显高于南方,并且有正在发病的患者,所处地理位置从北方移至南方的时候,病变减轻甚至痊愈的个例,地理环境可以对银屑病起到治疗作用。
医疗是指医生的治疗。
自疗是银屑病患者自身的调整,包括着装、运动、心情、思维、饮食等等。
“四疗一体”指的是四疗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既然天疗、地疗已经指明了治疗的大方向是温,医疗和自疗有什么理由不顺应这个治疗的大方向呢?
天疗中夏天的温热天气有治疗作用;地疗中南方的温润气候也有治疗作用。在此启示下,笔者对多数银屑病患者的治疗都以麻、桂、姜等温通发散药物为主,并且提出自疗应该“不忌发物”、多晒太阳、多运动、多穿衣服等,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以下略举一例说明。
闫某,女,39岁。2008年2月14日初诊,有银屑病病史10余年,初始有冬重夏轻规律,反复治疗后规律已不显。刻下皮损以小腿和前臂为多,皮损肥厚、色暗、浸润明显。平时汗出不畅,夏天出汗亦少,大便不畅,月经量少,左脉细,右脉略浮,舌质淡红,舌下瘀点。
治以麻黄6克,桂枝12克,赤芍24克,甘草10克,鸡血藤30克,白僵蚕6克、蝉衣6克,大黄6克,姜黄6克,益母草30克,薄荷6克,柴胡6克,7付,以服药后遍身出微汗1个小时为目标。并嘱咐其忌食寒凉,多晒、多动、多食热性食物。
服药已,大便畅,出汗略好,继以此方为基础加减治疗,曾据症加入理中丸、五苓散及暖肝煎方等。
至4月28日,每天上半身可微汗约1小时,月经量增多,下午腹胀等宿疾已去。
处方以麻黄6克,桂枝60克,白芍60克,甘草30克,生姜约200克,大枣12枚,7付,继续强调避寒就温等注意事项。
至6月5日上肢皮损全部消退,小腿亦开始出汗,平素饮水即欲小便,口干、咽痛等状况亦改善,再处方时增加麻黄、桂枝量,加入炒白术、茯苓、桔梗、肉桂、降香、乌药,增加暖下畅中宣上之力,天气已热,嘱生姜量自己调整,以微汗为度。
至9月,诸症均好,小腿少许皮损有消退之势,亦有汗意,停服中药,开中成药善后。
2009年7月随访,上次药后皮损消失,至今已近1年情况良好。嘱咐其注意避寒就温,措施到位,可望不再复发。至此10余年顽疾,暂告痊愈。
笔者把多数银屑病的核心病机归结为风寒外束,营阴郁滞,郁而为热,结合“四疗一体”提示的大法宜温,用药上重用麻黄、桂枝、生姜等药,在临床实践中收到满意疗效。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1月/8日/第005版农村与社区,由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
中医书友会 第419期
微信号zhongyishuyou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朱进忠先生的《银屑病的辨证分析及治疗经验》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