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静山对自己50年行医生涯的回顾
2014/11/23 中医书友会

     点击上方蓝色小字↑↑↑↑↑↑

     关注中医最多的微信平台

     作者/彭静山⊙ 编辑/王超校对/国老

     导读:彭静山老先生:他用针,排兵布阵、出神入化;他用药,谈过“《伤寒论》方之实用价值”;他考据,整理过华佗《内照法》;他写作,在76岁高龄时仍有每年出一本书的雄心与慈怀。大师已逝,感恩缅怀。

     杏林回顾五十年

     我16岁学医,经过四位名师,其中有著名针灸家唐云阁。最后的老师是沈阳名士、名医马二琴教授。我的文学基础也是受马老的熏陶。我22岁行医,迄今已54年,其中搞针灸专业33年。岁月匆匆,不觉头童齿豁,垂垂老矣,无所成就,颇觉汗颜。仅把个人心得简要介绍,就正于同道。

     针灸方面

     用针灸治病,好处很多。第一是疗效迅速,对某些疾病往往手到病除。

     一李姓25岁女患者,诊病时用手托着下颌骨,只要一松手,头部便下垂,前后左右,均可歪扭,并无痛苦,只是不能抬头。经过多法治疗无效。细思颈部后正中属督脉,督脉的大椎穴为六阳之会,督脉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前为足少阳胆经,当耳际为手少阳三焦经,耳前为手太阳小肠经,再前为手阳明大肠经,前正中为任,任脉两旁为足阳明胃经。其颈萎软无痛,前后左右均不能挺起,是手足六阳经与任督皆病。

     但其脉有力,面赤舌干,有黄苔,言语流利,声音响亮,微有口臭气粗,大便数日不行,是六阳经络瘀滞,任督失其调节阴阳之力。压其大椎穴,似有硬结,乃病穴也。用26号粗针,深刺大椎,使用提插泻法,1次见轻,2次可以直颈,3次病愈。

     又一刘姓36岁男患者,症状与李例同,但面色苍白,声低息短,六脉沉迟无力,舌润无苔,尿清长,大便微溏,乃六阳经虚寒,督任失其调节之力。手压天突,患者有舒服感。乃用知热灸法,艾炷小如麦粒,直接灸,呼热则压灭,重置艾炷,7壮知热,2次而愈。

     张X,男,24岁。其病甚奇,无其他异常。毎当睡熟则唾液满口,吐出始安,须臾又复充满口内而醒,每夜七、八次,终夜睡眠受其干扰,以致神疲力倦。经多方治疗,不但无效,亦不知何病。余诊其脉沉细,两尺似有似无,面色微黑,小便清长,腰酸足软,是肾气虚寒。肾在液为唾,肾气不固故睡中唾液涌出。“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贯脊,属肾……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欬唾”(《灵枢?经脉篇》)。以梅花针从脊旁叩打,感觉舒服,似乎腹内之气由寒转暖,反复叩打3次。当夜只口中充满唾液3次,再治而愈。

     李姓老媪,年70余,大便秘结20余日,服缓泻峻泻药无效,洗肠无灵,痛苦万状。视其面黄形瘦,常见四肢无力,脉沉而右关虚,是属脾约。津液枯耗,肠失其传导之力。遂在左腹结埋皮内针一支,当日排便,从此竞愈。此法用治便秘亦效。

     我用针灸治病,首重辨证,在表在里,在脏在腑,在气在血,在荣在卫,归根结底,属于何经,每经都有是动是主的经络病候。分清寒热虚实,病源在于何经,循经取穴,应手辄效。

     我取穴的原则是“一点,二穴,三线,四面。”

     一点,就是每次只用一穴,穴位也叫刺激点、反应点。但一点和一穴不同,任、督都是单行穴,一穴即为一点,其他经则不一样,十二经双穴,一穴是两点;四缝穴是八点,八风、八邪也是八点;十宣、十二井,前者是十点,后者是十二点,故每次刺一处的叫一点,例如针左合谷之类。

     二穴,则是左右两穴同时并取;或任脉一穴,督脉一穴;或左右不论哪一经各取一穴,也叫二穴。

     三线,即同时在一条直线上取几个穴,如中府、尺泽、太渊之类。

     四面,即取出穴来,可用虚线连成各种形状,如大椎加双大杼为三角形;两心俞、两肾俞呈长方形;两肾俞加腰俞名倒雁塔形之类,等等。

     用针手法是“进针不痛,出针不觉”。应针就针,应灸就灸。

     主张取穴少,用针细,随症应变。如截根疗法只取2穴。主治乳腺增生、疖肿、痈疮初起、瘰疬、发际疮、痤疮等,1次有效。如痤疮经1次截根,可控制不再发。上述各病,每周1次,4次可愈。

     取穴用皮尺由左乳头量至右乳头,然后松开左手,使皮尺下垂,再由右乳向上。从颈后回旋至前胸左乳头,然后将两端比齐,由颈前转至后背,双垂的两头尽处即在脊椎上划一标志,从此标志旁开2横指即是穴。

     用右手持针,左手捏起皮肤,快速进针,不用提插旋捻等手法。留针20分钟,每周1次。必用粗针,过去称为马三针(编者按:黑龙江省林区一位民间针灸医生马新亭,用针刺背部俞穴,治疗疔毒、疮疡、乳痈等急性皮肤炎症的方法。取穴方法,主要是在心俞、膈俞等穴位周围,寻找皮肤变性、斑点、色素沉着等反应部位进行点刺放血。—感谢针灸杨提供的资料)所用的针。无禁忌。

     此外如正口?的口围四穴,落眼睑的三睑疗法,十秒钟降压的降压十法,八种循经取穴,四种交经缪刺,一穴治病,无痛扎针等。是我多年的临床经验。

     所用经穴只100多个,经外奇穴,不过10穴。继承古代的精华,结合临床实践,吸取华佗的观眼识病法,经12年之久,总结出“眼针疗法”。

     五十年代初曾被中国医科大学聘为针灸讲师,当时针灸还未向全国推广,针灸书都是文言文,不易看懂。我用现代汉语写了《简易针灸疗法》在上海出版。对初期开展针灸,起到了—定的推广作用。1959年应辽宁省卫生教育所的要求,写了《普及针灸手册》用34个穴,治疗43种疾病,可以无师自通,对全省普及针灸也起到一定的作用。1966年又增加了几种农村常见病。

     妇科方面

     1950年沈阳市医务人员讲习会,聘我编写妇科讲义,以后整理成册,名《妇科病中药疗法》在上海出版。中医的妇科学包括胎产经带,而尤以带下为主要。《史记》:“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可见带下是妇科较为重要的疾病之一。

     曾治一刘姓女患者23岁。面色晄白,舌质干,六脉无力。自觉逐渐虚惫,腰以下如束带而酸软。月经正常,食多反瘦,口燥舌干,尿少,不出汗。曾服药多种,久治无效。余沉思“腰以下如束带而酸软”此正带脉所循行之部位,问其是否有带下,答曰甚多。可见,带脉为病,白带过多,津液耗损,所以多食反瘦。为拟止带散而渐愈。多年来所治妇科病多矣,不赘述。

     内科方面

     我在医院很久,观察病人虽多,而常见者以神志病(一般叫神经衰弱)、气管炎、风湿症、胃肠病四种为多。遂写了《常见四种慢性病的中药及针灸疗法》,在上海出版。并发表一些秘方,不多赘述。

     整理古典医籍

     1981年,首先整理华佗的《内照法》。见清?光绪辛卯(公元1891年)周学海《周氏医学丛书》。古有《华佗别传》谓邓处中确系华佗外孙,其子邓思,从华佗游各地,颇得心传,乃与吴普等所辑。按:唐高宗第六子李贤,诏集诸儒共注《后汉书》,华佗传注中引证《华佗别传》凡四次,占全注三分之二。由此可见,《华佗别传》是唐以前书。周学海善于藏书,鉴别版本,认为是华佗遗书,当有所根据。

     其次点校一本《华佗神医秘传》凡22万言,药方一千余首,包括13科,并有失传已久的麻沸散、神膏。继《内照法》而在辽宁出版。

     《药笼小品》出版后,颇受读者欢迎。

     清末民初,沈阳名医庆云阁,曾任五凉太守,解职归里,任张得珊所创中国医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教学并治病,颇受欢迎。所著《医学摘粹》在北京初版,五凉再版。在沈阳5年之间又印3次,风行一时,今已60余年,几成绝响。我费时一年,勘误点校,注释古字,已在上海出版。

     我年76岁,虽有“夕阳无限黄昏近”的景况,但努力自勉,“不用扬鞭自奋蹄”。和门徒费久治合写的《针灸秘验》包括一百多种针法秘传,1984年初排印,年内可和读者见面。年虽老耄,雄心尚在,计划在有生之年,每年出一本书,把余年全部献给中医事业。

     【本文摘自《辽宁中医杂志》1984年第4期,由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

     中医书友会 第450期

     微信号zhongyishuyou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投稿邮箱:tg@linglanshuyuan.com

     ......................................................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