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医爱好者与中医初相遇的心情
2015/1/28 中医书友会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这是中医最多的微信平台——中医书友会甲午年腊月初九第515期内容。新书友可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快速关注。

     作者/伊水⊙ 编辑/王超

     导读:这是一位先与中医“失之交臂”而后“相见恨晚”的爱好者发来的投稿,我从他的文字中读到的是一种从容的心境,平常、平淡,内心又充满了惜缘的喜悦。他说:“中医不仅仅是医术,但它更是人生观、世界观,是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我想他说这样的话,是真的爱自己、爱中医的。

     遇见中医

     ——一名中医爱好者以及立志于学习中医的人最初与中医的相遇

     27岁时我与中医相遇,突然明白,有一些东西即使相遇的再晚,你接触到它的时候,会如子弹击中你。你的感觉是:以前经常接触的东西怎么竟没有发现它的好?这时,你好像突然间被擦亮了眼睛,看见钻石般熠熠生辉。而它,仿佛已经在这里等了你很久。

     你的心情甜蜜而激动,十年之前失之交臂,十年之后,相见恨晚,还好有生之年有幸得见,缘分未了。窃喜。只觉得这是宝贝,想一探究竟。

     当我在中医院里被大夫折磨了一个早上之后,爬上跑下,气喘吁吁,最后开了2盒类似于包治百病的药给我,并且让我去医院之外指定的药铺里去拿药。我对这个过程产生了及其厌恶的感觉。并且这个疗效,也是很普通。

     人只有获取一定的知识和了解的时候,才具有判断的能力。于是决定不把自己完全交给别人去整治。我从网上查阅了一些资料,其中有人提到关于中医的一些见解,觉得不无道理,还推荐了几本书:《思考中医》、《走进中医》《中医趣谈》等等。这时,我又想起来我的一位颇让我佩服的表哥在我考研之际曾经告诉过我的一句话:如果对某一方面感兴趣,不妨先找几本其领域的书来读一读,看看究竟是何内容,自己是否适合与喜欢。于是,我购来几本,认真翻阅,虽然不具备专业医学知识,但是作者的坚定信念和对中医事业及传统文化的热诚执着深深的感染了我。让人觉得人应该这样的活着才算真正的活着,如果可以在一件专注及敬重的事情上用力使用生命,这未尝不是上天给予的一种恩惠。

     我想所谓缘分,大概就是彼此适合,觉得心生愉悦吧。随着你阅读的深度及广度的增加,逐渐发现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它符合对一份事业所有的期望,这种期望在《问中医几度秋凉》里得到了我认为最为完美的阐释,“它让人学会照顾自己及其家人朋友,它让人精神独立,它让人能够终生学习,为人民服务并且老有所为,它让人很中国。”

     当你畅游于那形而上富有力量和气魄的完美理论,惊叹于它那不可思议的实际运用时,无法不折服于它形而上御形而下开展肉体及其心灵救赎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还能把传统的艺术爱好与其统一起来,琴棋书画,古色古香的书房,配以可以干到老的中国古老医术,在我看来,没有比这更为美妙的人生。

     人常言之“是药三分毒”,我本以为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药都有毒,可当把它放在中医整体阴阳平衡的理论体系之下,就不是这么简单肤浅了。药具备偏性,所谓以药之偏纠阴阳之偏。对于一个阴阳平衡的健康体来说,用了药,打破了阴阳平衡,就会出现中毒症状,而对于一个已经失衡的阴阳个体来说,正是以药的偏性即“毒”来使之重新达到平衡,恢复健康。这一方面说明中药不可乱服,一方面说明对症就无毒,最重要的是它说明个体千差万别,健康标准不是一个,辨证施治才能化腐朽为神奇。什么药也抵不了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药是帮一下忙,不是代替。可现在的医疗状况就是这样,人人趋利,庸医也好,过度医疗也罢,利字当头,患者最后遍体鳞伤倾家荡产的悲剧频频发生。

     为人儿女为人父母者,可以略微的了解一下医道,掌握一些医学常识。改变一下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偏颇的心态,自然而然的健康生活。

     中医不仅仅是医术,但它更是人生观、世界观,是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它存在于今天,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实际的载体,值得龙的传人好好钻研继承,在现代的环境中去好好解决新问题。

     (在灵兰书院里学习了很多,也想将自己最初对中医的感受与大家交流一下 甘肃 陇南的一名中医爱好者)

     【本文为作者投稿,由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投稿邮箱:tg@linglanshuyuan.com】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关注中医书友会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