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社长两句话致敬任应秋先生
2015/6/1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638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李秀明⊙ 编辑/张亚娟

     导读: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任应秋百年诞辰纪念会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举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副社长李秀明出席,并发表讲话。他用“一人百年,百年一人”和“不读任应秋,枉为中医人”两句话表达了对任老的景仰。(回复“任应秋”获取该专题)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亲爱的校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代表《任应秋医学全集》的出版单位——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以及我个人,参加任老百年诞辰纪念会,和大家共同缅怀一代中医大家任应秋。我们缅怀百年任应秋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任老的所思、所言、所行、所成对于我们今天中医人的启示。

     在这里,我想用两句话表达对任老的景仰。

     第一句话,一人百年,百年一人。

     近一段时间,我翻阅了许多任老家人、同事、学生写的对任老的回忆怀念文章,长久以来任老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也变得越来越清晰、丰富、伟岸。毛泽东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中有这样一句著名的话:“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句话用来评价任老也是恰如其分的。

     任老是个高尚的人。任老一生不为名利,建国后,为了中医人才培养,他多次谢绝了国外应诊的高薪聘请。他曾对女儿说:“能开好一张处方的人还不少,但能做文献梳理和理论研究的人已经不多了。”任老正是怀着对中医传承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中医教育和中医理论研究中。他曾为友人赋诗曰:“有志无坚不可摧,惊天事业在人为。但教发出光和热,那惜燃烧直到灰。不作人师作人梯,奋将肩臂当阶墀。青年攀上高峰去,我亦春蚕吐尽丝。”任老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在他临终前,将毕生藏书捐赠给了北中医。他那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在召唤的吗?

     任老是个纯粹的人。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任老的人生、思想、成就,那只有“中医”。他一生只潜心于学问,他少年时的刻苦求学,青年时的悬壶济世、捍卫中医,中年时的教书育人、理论探索、积极建言,晚年时的壮心不已、努力拼搏,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挚爱的中医事业,他也成为集中医理论家、教育家、临床家于一身的当代中医界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

     任老是个有道德的人。他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一生铁骨铮铮,洁身自好,追求真理,不畏权,不媚俗,待人永远是谦谦君子、儒雅风度,做学问永远是严谨求实、一丝不苟,对待学生永远是知无不言、倾囊相授。他一生发表500多篇文章,有些也会言辞犀利,但从不进行人身攻击。甚至对曾经在精神上肉体上摧残伤害过他的人,他也只是报以释然的淡忘,这是何等的修养与胸怀!

     任老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极讲究卫生,晨起清扫居室和办公室是他每天的必修课;他也很注重仪表,虽然简朴,但总是那么整洁得体,无论工作多么繁忙,看起来他也是那么的从容。他的生活也很规律,早起晚睡,粗茶淡饭。最让人难忘的是任老办公室的灯光,因为总是工作到深夜,他办公室的灯光,在那个年代成为北中医最温暖、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这盏灯光,不知照亮了多少北中医学子的中医人生!任老是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中医本就为济世利人,为中医即是为人民。正因为有了任老对中医事业的巨大贡献,我们今天中医传承的薪火才会如此的耀眼璀璨。

     第二句话,不读任应秋,枉为中医人。

     1984年,我作为中医83级唯一的学生代表参加了任老的遗体告别,中医泰斗的名称深深印迹在我的心里。三年前,当我偶然听到北中医准备筹备任老百年纪念活动的消息后,由于从事出版,我马上想到,如果在这么重要的时刻,在我们中医人自己的出版社,为著作等身的任老出版一套全集,这既是对任老、对中医界都极有意义的一件事,也是我表达对任老纪念的最好方式。经过多方沟通联系,最终得到了任廷革老师的认可,荣幸地争取到了这次宝贵的出版机会。通过和任廷革老师沟通才知道,因为任老还有许多未曾出版的书稿,能在任老百年纪念前为任老出版全集,也是她多年来的愿望,而且她一直在拖着体弱多病的身体默默准备着。

     我想,这不仅是因为父女亲情,更是任老精神的感召使然。这次出版的《任应秋医学全集》因其具有极高的原创性和重大的学术价值,还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在编辑出版全集的过程中,我承担了全部书稿的质量检查工作,阅读了近80万字的内容。

     通过翻阅全集,我深深为任老知识之渊博、涉猎之广泛、研究之深入、论述之精到、文笔之洗练畅达所深深震撼。他对《内经》、《伤寒》、《金匮》的解析层次清晰,点睛之语比比皆是,犹如为研读中医经典揭示了门径,使人有豁然开朗之感。他对中国医学史、各家学说的研究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医学发展的清晰脉络,总结了代表性医家们学术思想的核心。

     他的《中医内科学》《小儿传染病学》体现了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对我们今天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颇多启示。他对《医学启源》的点校,展现出了中医大师的深厚功力,并成为中医古籍整理的样榜。他的临床方药应用,也因他理论深厚、精研各家而独树一帜。他的杂文及论文,可以看出他对中医的一片赤诚之心和中医思考对今人的启迪。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任老参与并主笔的“五老上书”中对中医教育的认识,我认为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任老就像一个中医宝藏的挖掘者,他用毕生的心血为我们全方位地展示了中医的精华,《任应秋医学全集》就是任老留给我们的最为宝贵的一笔中医遗产,让我们共同继承好、发扬好!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微信平台,由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投稿邮箱:tg@linglanshuyuan.com】

     灵兰书院亲情会员专属的《中医书友会年度合刊》已经出炉,现已开放会员招募,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招募页面。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