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普仁临床选穴思路
2015/8/23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282期(708期回顾)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贺普仁

     编辑/王超

     I导读:本文是一篇条理非常明确的好文章,介绍了贺老在临床中先选择治疗方法,再选择治疗穴位的整套思路,简洁、明了,可谓又一篇的“真传就是一张纸”了。

     点击标题可查看中医书友会发表的贺老其他精彩文章:

     一针一得治百病:国医大师贺普仁70年秘籍传世

     教科书上没有的一课:贺普仁谈经络与腧穴

     贺普仁老先生对穴应用的宝贵经验

     贺普仁针灸治疗皮肤病

     贺普仁: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体会

     贺普仁针灸减肥方

    

     选法思路

     一、普通选法

     外感——拔罐

     瘀血——放血

     里寒——艾灸

     顽固疾患——火针

     强壮者——针刺

     二、灵活运用三通法

     针灸三通法即微通法、温通法、强通法,是贺老经过50余年的理论探讨和临床实践相结合而提出的针灸学术思想。微通法是以毫针疗法为代表,温通法是以火针疗法为代表,强通法的典型方法是放血疗法。

     三通法较好地阐明了针灸的作用机制,“病多气滞、法用三通”的针灸学术思想是三通法的立论依据。

     谢新才跟师以来运用三通法于临床,确有比较理想的疗效。现在其在临床上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已确立了一套自己较熟用的三通法方案,有执简驭繁的妙处,即:

     1.微通——毫针——内伤

     一般的内伤疾患,如脏腑功能失调、气滞等,即用毫针通调为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2.温通——火针——顽疾

     对于顽固性疾患,如骨质增生、中风后遗症、面瘫后期等,多加用火针疗法以温通之,其效果才能较为理想。火针也有强通的意思。

     当然对于阳虚外寒明显者,也用艾灸或红外线照射以温通。

     3.强通——拔罐——外感

     而对于外感类疾病,如感冒、痹证,或内虚易外感者,多用拔罐法以祛风邪等强通。

     当然,对于瘀血明显者,如静脉曲张等,也用放血疗法以强通。

     选穴思路

     大凡临床疗效较好的医家都是灵活地运用腧穴,合理配穴,而不是受某穴治某病的局限而墨守成方,呆板地配穴。

     虽然前人对于腧穴的功能及临床应用积累了很多宝贵丰富的经验,但是如果我们不去研究腧穴的功能,不掌握腧穴的特性只是机械地照搬,死记某穴治某病,某病取某几个穴,孤立地认识疾病,就会使我们在临床上受到限制。特别是遇到复杂的疑难病证往往会束手无策,即便是治疗也是取穴不清,治疗不明,病轻不知何因,病重不知何故。

     贺老在临证治疗中,取穴方法非常灵活,一般以循经取穴为基础,但决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严格按照经络学说来辨证,分析疾病是属于哪一经或哪几经。

     一、循经取穴

     在众多的穴位中,如何进行选穴是比较关键而又有一定难度的,贺老一般以循经取穴为基础。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按照经络学说来辨证,分析疾病是属于哪一经或哪几经。

     清代的《琼瑶神书》中说:“医人针灸,不知何经受病,妄行取穴”是针灸疗效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针灸选穴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要按受病部位来分析病位在何经。

     对此早在《标幽赋》中就有“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之说。明代张三锡在《经络考》序中也指出:“脏腑阴阳,各有其经……明其部以定经,循其流以寻源,舍此而欲知病之所在,犹适燕而北行,岂不愈劳愈远哉。”

     这实际也是强调针灸治病必须按病变部位来分析,才能顺藤摸瓜,选出正确的穴位,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这是循经取穴的基本原则。

     二、随症选穴

     针对某一主要症状取穴称之为随症选穴。关于随症选穴的理解,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来选取穴位,既要考虑病所与经络的联系,又要根据经络、脏腑的理论酌情选用治疗病因的穴位,此时的选穴就要注重辨证取穴与辨经取穴相结合。

     二是根据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状来选取穴位。实际上针灸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对症取穴大多见于特定穴中,其中五输穴最为突出,从贺老的治疗中可以看出,相当多的穴位属于特定穴的范畴,因此深入细致地研究特定穴的应用对提高针灸疗效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性能选穴

     补气:太渊、气海、百会、膻中;

     补血:血海、膈俞、中脘、绝骨;

     滋阴:三阴交、阴郄、太溪、照海;

     壮阳:命门、关元、太溪、肾俞;

     疏肝:丘墟、太冲、内关、期门、蠡沟;

     健脾:太白、建里、章门、脾俞;

     解表:合谷、外关、大椎、(五输)经穴;

     祛风:风字穴位;

     温里:荥穴、壮阳穴;

     通行穴:支沟、手三里、天枢、曲池、三焦俞、条口、环跳、归来;

     利水:太溪、四渎、三阴交、阴陵泉、水分、水沟、水道;

     祛痰:络穴,邪随络穴而出;

     镇静安神:神字穴;

     升举穴:百会、冲字穴,加补气穴;

     活血祛瘀:郄穴,局部放血,补血穴;

     醒脑开窍:人中、井穴、四神聪、会阴、百会、内关;

     退热:大椎、膏肓俞、阴郄、劳宫、尺泽、耳尖放血、曲池、清冷渊;

     治汗穴:合谷、复溜、阴郄、尺泽、气海、劳宫;

     扶正祛邪:原络配穴。

     四、部位选穴

     半身:听宫;

     上半身:合谷;

     下半身:太冲、环跳;

     头顶:太冲、涌泉、合谷;

     头两侧:足临泣、外关、中渚;

     枕部:至阴、后溪、长强;

     前额:解溪、丰隆、合谷;

     面部:合谷、冲阳、气冲、条口;

     眉棱骨:肝俞;

     目:肝俞、臂臑、养老、光明、目窗、风池、行间;

     鼻:通天、列缺、上星、孔最、肺俞、膻中;

     口唇:脾俞、太白、丰隆;

     牙齿:太溪、曲池、合谷、偏历;

     舌头:通里、照海、风府、哑门、滑肉门;

     耳朵:太溪、外关、悬钟;

     颈项:列缺、支正、昆仑;

     咽喉:通里、照海;

     肩:条口;

     肘:冲阳;

     手:大椎、中脘;

     脊柱:后溪、人中、大钟;

     背:合谷、养老;

     胸部:内关、足临泣、梁丘、太渊、孔最、大陵;

     乳房:足临泣、梁丘、内关、肩井、少泽;

     胃口:内庭;

     胁部:丘墟透照海;

     胁下:内关;

     胃脘:足三里、梁丘、丰隆;

     腹部:支沟、手三里、三阴交、足临泣;

     少腹:蠡沟;

     腰部:委中、太溪、合阳;

     前阴:大敦、水泉;

     后阴:承山、二白;

     大腿:腰阳关、秩边、环跳;

     腿部:风府、腰夹脊;

     脚底:关元、气海、命门、肾俞;

     脚趾:百会、中脘、章门;

     腋窝:内关、蠡沟。

     五、病因选穴

     举例如下:

     外感:合谷、外关、大椎;

     内伤:伤食——足三里、天枢;

     外伤:局部放血、循经郄穴。

     总之,选穴思路是多方面的,需要基础知识全面,才能灵活运用。

     还可以考虑时间(子午流注)、体质、辨证、经验、现代医学认识等来选穴,依据上述思路,按君臣佐使组合成处方,才能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贺老认为,现在年轻中医在临床中存在的问题是穴位使用太多、不专,治疗的重点不突出,所以临床效果欠佳。另一方面重视文献不够,就如同木匠工具不齐全,是不可能做好手艺的。

     他认为研究腧穴可以从五方面进行:①位置变异,②功能作用,③穴位的配伍,④针刺的深浅,⑤手法的不同。要取得好的疗效,就必须全面考虑这五方面问题。

     I版权声明:本文摘自《贺普仁针灸传心录》,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授权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I 投稿:tg@linglanshuyuan.com

     (欢迎广大书友进行原创投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