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出入”百病纲领
2015/9/24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739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 冯献周

     编辑/瓦力校对/王珓、居业

     I导读:昨天介绍了彭子益“天地间阴阳升降出入”的理论,临了,老先生苦口婆心地说,要在病人身上寻找根据,勤加体会。今天便有冯献周老师的升降出入治疗大法,只是所述从天地演变到人体,是从临床中来的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升降出入议

     升降出入百病纲领

     经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知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识能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闭塞则不能用也。

     故目无所见、耳无所闻、鼻不闻香、舌不知味、筋痿、骨痹、爪退、齿腐、毛发堕落、皮肤不仁、肠胃不能渗泄者,悉由热怫郁,玄府闭塞,而致津液血脉荣卫清浊之气不能升降出入故也,各随怫郁微甚而为病之大小焉。

     李东垣曰:圣人治病,必本四时升降浮沉之理,权变之宜,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经谓:升降浮沉则顺之,寒热温凉则逆之。升降出入者,天地之体用,万物之橐籥,百病之纲领,生死之枢机也。其在病机,则内伤之病多病于升降,以升降主里也;外感之病,多病于出入,以出入主外也。升降之病极,则亦累及出入矣;出入之病极,则亦累及升降矣。

     故饮食之伤,亦发寒热;风寒之感,亦形喘喝。此病机之大略也。故医者之于天人之气也,必明于体,尤必明于用,必明于常,尤必明于变,物性亦然。寒热燥湿,其体性也;升降敛散,其功用也。升、柴、参、芪,气之外散者也。此其体也,而用之在人,则变患每生于不测。气之开合必有其枢,无升降则无以为出入,无出入则无以为升降,升降出入,互为其枢者也。

     升降治法随机为用

     升降者,病机之要也。升为春气,有散之之义;降为秋气,有敛之之义。阳气下陷,泻痢不止,宜升阳益气;因湿洞泄,宜升阳除湿;滞下不休,宜升阳解毒,开胃除热;郁火内伏,宜升阳散火;肝木郁于地中,以致少腹作胀作痛,宜升阳调气。此病宜升之类也。

     阴虚则火无制,火因上炎,其为症也,为咳为嗽,为多痰,为吐血衄血,为头痛齿痛,为眩晕眼花,为恶心呕吐,为口苦舌干,是谓上盛下虚之侯。宜用苏子、贝母、麦冬、白芍、竹茹、枇杷叶之属以降气,气降则火降,而又益滋水填精之药,以救其本,则诸症自疗。此病宜降之类也。设宜降而妄升,当升而反降,将使轻者变重,重者必毙矣。

     补阳宜升;升有散之义,凡散剂皆升也。饮食劳倦阳下陷,升阳益气;泻痢不止,升阳益胃;郁火内伏,升阳散火;滞下不休,升阳解毒;湿泻,升阳除湿;肝郁地中,小腹胀,升阳调气。

     补阴宜降;降有敛之义,凡敛剂皆降也。火盛降气,痰盛降火,热盛降湿,气盛疏之、敛之。升药便泻肺肾;辛甘温热,及气味之薄品,能助春夏之升浮,便泻秋冬之收藏;降药便泻肝心;酸苦咸寒,及气味之厚品,能助秋冬之降沉,便泻春夏之生长,淡渗药亦有降升;渗即为升,泄即为降,所以佐使诸药。以降为升;如补中益气汤,以升为降;如六味地黄丸。【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

     I版权声明: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9月19日。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I 投稿:tg@linglanshuyuan.com

     (欢迎广大书友进行原创投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