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建“纯中医”病房,有问题请您支招
2015/11/27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803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专栏作者/张英栋

     编辑/瓦力校对/霜石

     I导读:这是“一言谈医”栏目的第三篇文章。书接上文,张英栋老师提醒大家关注上次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请及时回复。今天,他则提出自己要建立“纯中医病房”的设想,为的是让中医治疗方案客观、理性、可复制。同样,文章末尾有几个问题请教大家。如同朋友聊天,还望不吝赐教,共同为发展中医出谋划策。

     另外,上次张老师留下的病案及问题会在下期专栏里刊登;众位读者老师的评论也会一并刊出。

    

     病房能否真中医

     在“阳”上面,我的思维是相对清晰的,但是在“阴”上面还没有想得很清楚,如果大家有所赐教,请告诉我。从人定应天的角度看:我们应该如何顺应自然界阴的变化呢?夜晚是阳气的潜藏,人体顺应自然的规律,也应该藏。也就是说:养阴,养的是阳气的潜藏,此处的“阴”指藏,指阳气的潜藏。这个过程里面作为名词的“阴”的作用如何体现呢?我们又应该如何顺应“阴”的变化呢?

     本专栏第二篇文章《养阴扶阴“阴”非阴》,是笔者学习中医经典,认识一类方剂核心作用的时候,有所悟,写下来与同道共享的。在希望与大家互动的三个问题里,第二个问题是重点,但是从我看到的评论里,没有发现大家对于第二个问题的兴趣。请抓紧时间思考、回复。

     第二篇专栏文章,病情说明的作者是患者亲属,自然不会有脉舌等内容,到笔者公布自己诊疗过程的时候,脉舌肯定会有的。

     上次给患者用的方子以“扶阴之方”为主,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以下仍然是患者亲属的客观记录。笔者不厌其烦地复制患者的客观记录,目的有二:一是希望大家对于“扶阴之方”有浓厚的兴趣;二是希望大家对于中医的客观性给予关注。

     患者家属日记

     连续将近两个月的咳嗽气喘,各种检查和治疗,对于年轻人来说也吃不消,何况是70多岁的老人呢?特别是近半个月的西医住院治疗,出院后连续三天夜里发烧,白天精神食欲都不好,白天晚上都在咳嗽,常常咳嗽到一半,脸憋得通红,头痛欲裂,胸腔也疼,满头虚汗,整天无精打彩,不咳嗽时脸色青黄,话都很少。

     约到张大夫10月27日门诊,由于前四到五天连续发烧,走路都费劲了,走几步就咳嗽加喘的。问诊时,回答声音都很小,反应也慢;张大夫把脉时,老人手上的皮肤,包括脸上和脖子能看到的地方,都是皱巴巴的,青筋都鼓出来了。把完脉,张大夫跟老人聊了几句,意思就是问题不大,喝点药就好,不用再去肿瘤医院检查了(发烧的那几天准备去肿瘤医院再检查治疗)。

     给开了两剂中药研磨颗粒(笔者按:是医院的免煎颗粒,我们用的是天江的),老人一脸疑惑出了医院,还问我就这么点药能管用吗?回家按医嘱,喝完药要盖上被子全身微汗,特别是小腿要微汗,还不能大汗(笔者按: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如何出汗才有效?这与笔者倡导的“广汗法”,或者说叫“正汗指征诊疗体系”有关,在以后的文章会与大家讨论。)

     回家第一天尝试,只有上半身微微有汗,膝盖往下无汗,一直关注到晚上也没有再发烧,夜里咳嗽也缓解了,两个月了,终于睡了个安稳觉。第二天咳嗽时气不紧了,咳嗽时头痛现象也缓解了。

     转眼两剂药喝完再到10月29日门诊,自己感觉整个身体轻松很多了。所以在门诊和大夫沟通也积极了,完全信任张大夫的医术和中医药了。

     又开了三剂药,迫不及待就回家喝药了,这三剂药变化就更明显了,咳嗽不多了,但咳嗽时痰比以前多(门诊时大夫提到会容易咳出痰),白色泡沫里面是黄色很黏的痰,也没有头痛和胸腔疼了。我记得当时住院,输了八天头孢,咳嗽到恶心了,很难吐出痰。这三剂药喝完之后,整个人精神也好起来了,脸的颜色由青黄变的微红,恢复到生病前的样子了。

     再到11月3日,到门诊时就像变了个人,身体挺拔了,脸上手上的皮肤完全舒展开了,自己反复说着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的感受和区别,和大夫说自己原先总认为输液治疗比吃药,特别是比吃中药好得快。但是经过这次中医治疗,短短几天,身体的感觉就像重生了一样,由内到外的舒服。

     还是开了两剂药,张大夫说这次特别要关注小腿出汗,每次吃完药,小腿要盖到三层棉被才能微微有汗,还学着尽量多保持会儿微汗。我们已经非常会配合了。

     11月5号再次到门诊时,自己爬楼梯到四楼,已经不喘不咳了,自己说以后要改变生活方式了,听了张大夫的养生方法,学着多喝汤,曾经一顿没肉都不行的人,对桌子上的大鱼大肉都能绕开了。现在不光病好了,还学会了健康养生了,给周围朋友讲,不要有点小病就输液等等,观念的转变非常大。

     以上的患者是用了“扶阴之方”为主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哪类方被称为“扶阴之方”?这个病例为什么会用到“扶阴之方”?将在下一篇文章给出笔者自己的思考。本篇的重点是“客观”。

     让中医治疗客观、理性、可复制

     在临床中尊重患者的客观记录,尊重客观的检查记录,让中医更理性一点,让中医某些成功的治疗方案可以复制,促成中医整体的发展,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可以总结为:客观、理性、可复制。

     无论在主观上我们认为自己对于中医有多深的领悟、中医有多好、中医文化有多神奇,但是没有客观的效果、没有理性的展示、没有可重复的方案被更多的同行和患者认可,就没有意义。在患者(甚至是中医医生自己)需要做出选择时,还是会选择错误率听起来更小、方案听起来更容易理解、似乎更可靠的西医。

     方案即使再好,但是不可重复,就不能服务于更多的患者。

     这就是为什么,在很多中医主动地逃离病房的时候,我却在努力地促成我们医院“纯中医”病房的建立。就是为了让中医“客观、理性、可复制”。

     效果客观。认识理性。方案可复制(目标是通过可复制的方案能解决70%的同类疾病)。

     在信息发达,大数据、证据成为必然趋势的时代,继续只是停留在“勤求博采”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古圣先贤在他们的时代,“勤求博采”是很难的。于是在“勤求博采”的间隙,一定会有不断的内证、参悟,“内证参悟”+“勤求博采”,为中医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合格的时代答卷。

     而现在,打开电脑,求不需要“勤”就能做到,采不需要“博”就已经很博了。

     反而是内证、参悟成了很多中医同道的空白。为什么?是太着急的缘故。

     碎片化的经验,急功近利的炫耀,而“为什么”、“其所以然”的思考缺失了。

     如果有了病房,里面的患者可以给我们留出系统思考的时间,给治疗留下严谨、可讨论、可证实证伪的资料。

     那病房能否“纯中医”呢?我在思考几个问题:

     一是客观的理化检查是专属于西医的工具吗?

     二是如何才能算纯中医?用毛笔写字还是用电脑打字算鉴别点吗?

     三是中医的本质特征,是一种思维,还是只是某种或者某些手段呢?如何从表现到内涵都能牢牢地扎根在中医之中呢?

     四是如果建立中医病房,都有哪些手段可以采用呢?

     五是有哪些客观的中医检查可以被开发?既符合中医的本质特征,又能与现代的信息化、大数据结合起来?

     以上几个都是提请大家讨论的问题,请不吝赐教。

     实际上,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要思考的是,中医是什么,什么是中医的本质特征之类的大问题。在这个时代做中医,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胸怀?如果张仲景生于现代,会如何做呢?【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

     附:本栏目已发文章

     1 经方用药第一课:生姜

     2 理解阴阳,学会用它临床(内有病案求解)

     I版权声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授权中医书友会发布。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I 投稿:tg@linglanshuyuan.com

     (欢迎广大书友进行原创投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