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一个基层中医写下的人生总结
2016/2/7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874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 Wangqx
编辑/瓦力⊙校对/居业
I导读: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却在一个个不可能间,写就了自己七十年的人生总结。而他只是众多基层中医人中的一个代表。在旧岁的最后一天,小编编好老人的“人生总结”感慨颇多,愿以老人的话共勉。“今生我选择了中医,以中医为荣,中医将伴我尽余生。吾愿得以满足矣,夫复何憾!”

今生,他选择了中医
他是一个草根中医,连县中医院的大门都没进过,只是在基层替人看病。他原先是个工人,后来当了卫生员、进单位医务室一直干到退休。他后来又去坐堂,这一坐就是十七年,职称至今仍是初级。
而今,他已年满七十,身材瘦小,但精神还不错,头脑清醒,为人看病处方也有一套经验。他双手残疾,却有不少病人认为他的字写得不错,在本地也算得上是一个名符其实的老中医了。
他就是王大夫,在取得卫生局颁发的个体行医证十七年之后,依然每天在药房坐堂问疾,风雨无阻,哪怕是星期日也不休息。因为他家就住在药店附近,即使下班回家后,如有人来药店看病,一个电话,他随叫随到,哪怕是正在吃饭……有人劝他该休息了,何必再如此劳累,他都淡然一笑。
2003年,当地电视台曾经报道过他。因为,在某些大医院中医师早已放弃脉诊时,他却用残疾的双手坚持了20多年。双手先天畸形,手腕弯成直角,桡骨缺如,这些都没挡住他的中医之心。
回想当年,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体检不过关),一个残疾人要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真是难上加难。无奈之下,他只得硬着头皮去搬运河沙、砖瓦、煤炭……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中医。人家说他是自学成才,而他却说自己只是半路出家,能算半个中医。而今他最遗憾的就是自己学医太晚,又没有名师指导。
由于他身有残疾,难免有时会遭到个别病人或家属的歧视,即使坐到他的诊桌前,见到他那双手,也不愿找他看病。这使他有些尴尬,但也只能以“药医有缘人”之类的话来宽慰自己。
他对清代医家邹润安的《本经疏证》十分推崇,并全力向人介绍。他通过阅读此书,写了十多篇推介文章发表。他十分赞赏王孟英对此书的评价,即:“邹氏之书疏经旨以证病机,俾古圣心源,昭然若揭。不但有裨后学,足以压倒前人。”现代医家黄煌所编著的《张仲景50味药证》,其中所摘录和参考的主要文献,就是《本经疏证》。可见他钻研仲景学说是找对了路,故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曾有一位85岁的老干部,原来不相信中医,但用西药怎么治疗皆无效。后来他只用两剂中药就给治好了。从此以后,老干部凡是生了病就来抓中药,让中医有了更多的“粉丝”。这些年来,他一面临证一面读书,未尝懈怠,积累的病历资料有上万份。
在2015年,年满70周岁之际,他写下了以下文字:
“转瞬间,人生已过70年。我从小至今得到许多人的关怀、支持和帮助,才能够走到今天,才能够走到古稀之年,才能够苦尽甘来。这里,我首先要向帮助过我的人表示由衷的感谢!而今,我虽然已经退休,但仍能以残疾之躯和不高明的医术服务于大众。这既是老有所为,也让生活变得充实、无忧。备感欣慰的是,我还不是一个无用的人。今生我选择了中医,以中医为荣,中医将伴我尽余生。吾愿得以满足矣,夫复何憾!”【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
I版权声明:本文为中医书友会原创 。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I 投稿:tg@linglanshuyuan.com
(欢迎广大书友进行原创投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