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杏林——医德医风名言录
2016/4/16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942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古代医家⊙ 主编/姚志彬

     I导读:宋代黄山谷有句名言:“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滋养,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晋)杨泉《物理论》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遇七十毒。(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

     不得其人,则虽百医守病,适足致疑,而不能一愈也。(晋)郭象注《庄子?人间世》

     医能治一病谓之巧,能治百病谓之良。是故良医服百病之方,治百人之疾。(汉)王充《论衡?别通》

     子曰:“南人有言: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先秦)《论语?子路》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唐)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世无良医,枉死者半,此言非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唐)孙思邈(见《旧唐书本传》)

     医之酬取之所当取。(唐)沈亚之《沈下贤文集》

     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宋)林逋《省心录?论医》

     凡为医者,须略通古今,粗守仁义。绝驰鹜利名之心,专博施救援之志。如此则心识自明,神物来相,又何戚戚沽名,龌龊求利也。(宋)张杲《医说》

     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宋)《医工论》

     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止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宋)《医工论》

     或以医来见者,未尝不以葆精毓神开其心。至于一语一默、一出一处,凡有关伦理者,尤谆谆训诲,使人奋迅感慨激励之不暇。(元)戴良《丹溪翁传》

     为医先要去贪嗔,用药但凭真实心;富不过求贫不倦,神明所俨如临。(元)曾世荣《活幼心书》

     医戒毁同道,大抵行医片言处,深思浅发要安详。更兼忠厚斯为美,切戒逢人恃己长。(元)曾世荣《活幼心书》

     盖医之为道,所以续斯人之命,而与天地生生之德不可一朝泯也。(元)王好古《此事难知》

     医之为道,若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与吾不合之人求治,予以活人之心,不记宿怨。(明)万全《幼科发挥》

     夫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世,道则流芳千古。(明)赵献可《医贯》

     吾尽吾心,菲不好生,然势有不由我者,不得不见机进止。(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至重惟人命,最难却是医。病源须洞察,药饵要详实。当奏万全效,莫趁十年时。死生关系大,惟有上天知。叮咛同志者,济世务加思。(明)龚信《古今医鉴》

     不炫虚名,惟其博济;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论贫富,药施一例;起死回生,恩同天地。(明)龚信《古今医鉴》

     一言失当,则遗祸无穷;一剂妄投,则害人不浅。(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为医者,无一病不穷究其因,无一方不洞悉其理,无一药不精通其性。(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清)同仁堂

     医虽小道,非真能格致诚正者不能。(清)吴瑭《医医病书》

     不学无术,急于求售,医之过也。(清)喻昌《医门法律》

     医之为道,秉天地造化之权,掌疾病生死之柄。(清)张秉成《成方便读?自序》

     凡作医师,宜先虚怀,灵知空洞,本无一物;苟执我见,便与物对;我见坚固,势必轻人,我是人非,与境角立,一灵空窍,动为所塞,虽日亲近人,终不获益,白首故吾,良可悲矣。(明)缪希雍《本草经疏?祝医五则》【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

     I版权声明:本文摘自《春暖杏林——医德医风名言录》。编辑/王超文字整理/居业,校对/王雅晴、张高传。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I 投稿:tg@linglanshuyuan.com

     (欢迎广大书友进行原创投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