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西医诊断障目,不做“使用中药的医生”
2016/5/24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979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王东来、赵典联

     I导读:若为西医诊断印定眼目,唯知活血祛瘀治冠心病,利胆排石治胆石病,通淋排石治肾石病,则绝不是真正的中医,而是“使用中药的医生”(干祖望语)。

    

     不为西医诊断印定眼目——江尔逊运用补中益气汤的经验

     补中益气汤是江老常用的著名时方,用此补气升陷之方治冠心病、胆石病、肾石病等,必是四诊合参,而见气虚之证;或者有鉴前失(唯事攻邪不知扶正)。

     补中益气汤乃补脾升陷之名方,常用于治疗劳倦,或饮食内伤而致脾胃气虚、中气下陷之证,如脱肛、子宫下垂、久痢、久疟等。江老根据本方作用特点,在临床常用于冠心病、胆石、肾石等慢性疾病,每获良效。

     用于冠心病

     冠心病属中医之胸痹、心痛范畴,多见于中老年患者。而以活血化瘀、通阳逐痰开闭为常规治法。江老认为:胸痹、心痛,固为痰瘀阻塞,阳郁不宣,但痰瘀之生,无不缘于心脾气虚,无力推动血行。每多发于五八、六八之年,形体脏气渐衰。若恣食肥甘,好逸恶劳,或起居无节,操劳过度,便极易罹此。又气本属阳,气虚日久,必致阳虚寒凝,益加重瘀阻。故病标属实,其本属虚,江老有鉴于此,乃以补中益气汤作为本病之常用方。

     方中重用黄芪、人参升补脾气,而助血行;当归补心血,而充脉道;白术、甘草补脾胃,资生气血而增化源;柴胡、升麻、陈皮升清降浊而宣畅气机。若胸中刺痛,发作欲死者,加三七、丹参、郁金以活血行瘀。心中痞气、胸满、胁下逆抢心者,加瓜蒌、薤白、枳实、桂枝、厚朴等行气通阳。胸膈满闷、咳唾短气者,加瓜蒌、薤白、半夏、白酒以消痰散结。四肢逆冷、唇青者,加附子、干姜、桂枝以温阳通脉。

     如肖某,男,71岁。素患胸闷气短,四个月前因“冠心病”、“脑血管硬化”住市医院四十余日,好转出院。出院后一直服中药,一周前,胸闷气短加重,心累心烦,背心痛,纳差便溏,疲乏无力,心中有空悬感,动则发热汗出,诸症加剧,唇舌淡、苔白滑,脉短涩无力。

     此系心脾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致胸阳闭阻,不能宣达,故宜治以健脾益气、养心通脉,用补中益气汤合生脉散加减:

     党参、黄芪各24g,炙甘草、升麻各6g,白术、陈皮各10g,柴胡10g,麦冬12g,丹参15g,五味子、川芎各9g。

     服两剂,精神好转,胸闷、气短、心累、心中空悬感减轻;背心仍痛,自汗出,脉涩无力。上方去麦冬、五味子,加瓜蒌15g,薤白12g,半夏10g;服10剂后,症续好转,乃嘱其常服上方,兼服复方丹参片。五个月来病情稳定。

     用于胆石症

     胆石病属中医胁痛,或胃脘痛范畴。常在进食高脂、蛋白,或受凉后复发。病者以壮老年为多。方书恒责之肝胆湿热瘀积,而倡清肝利胆排石法,药取苦寒攻伐之品。然对于反复发作及年老体弱、不耐攻伐之人,用之往往徒伤正气。

     江老认为:胆石患者中,正虚之人不少,若以攻邪之法治虚人,纵能暂缓,而复发益频。其复发也,或因于受寒,邪乘虚入,致肝胆疏泄失调。若正气旺盛,邪则无从入;脾胃强壮,升降有度,则馨饪之邪不生矣。

     故对年老体弱、发作频繁、不耐攻伐之人,应补脾益气升清以治本,故用补中益气汤,即使不能排出结石,亦可减少复发。若证见剧痛,腹胀满,便秘尿黄赤者,加大黄、茵陈、山栀子、厚朴、枳实、金铃子、郁金等疏肝利胆,通腑泄浊。因进食高脂、蛋白而发者,加山楂肉、鸡内金、建神曲、麦芽、茵陈等消积利胆疏肝。受寒即发者,可加苏叶、防风、藿香、香附、枳壳等畅气解表。

     如屠某,女,52岁,1986年2月诊治。四年前因右上腹部绞痛,B超检查发现胆囊结石(直径1.7cm)。因不愿手术治疗,故用中药清肝利胆排石,及抗菌消炎、解痉止痛而暂缓。稍进油腻或蛋类之品,或受凉,其病即发,日渐加剧。平素因便秘,数日一行,常服上清丸、牛黄丸、大黄苏打片。

     诊见:心下偏右疼痛胀满,全身乏力,欲睡,但夜间又失眠,纳差,口淡无味,大便干燥,唇舌淡、苔白,脉弦无力。此皆因脾胃气虚,无力运转使然。

     乃予补中益气丸,以观后效。服药两瓶(每瓶100g)后痛减,肢软、疲乏除,唯仍失眠,改服归脾丸两瓶,俟后又常服补中益气丸,迄今半年余再未大发作。

     用于肾石病

     肾石病属中医砂淋、石淋、尿血、腰痛等范畴。方书恒责之下焦湿热阻遏,壅滞日久,积而成石,亦可因肾阳虚衰,阳不化气,气机失畅,郁而成石。故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或温阳化气为正治。

     江老认为:无论湿热,还是肾虚,终由局部壅滞,气机不畅,积久成石。病始正盛邪实,当以通淋化气排石为治,然久病体弱,或年老之人,反复发作,当大补其气,气旺则自消,水自行,仲景所论“大气一转,其气乃散”是也。若尿血涩痛者,加滑石、大蓟、小蓟、琥珀、海金沙。腰痛甚者,加乳香、没药、白芍、牛膝等。肢冷、夜尿多,或尿失禁者,加补骨脂、菟丝子、桂枝、制附片等。

     如江某,男,62岁,1978年12月17日诊治。

     患者素无腰痛史,于两天前,夜间突发左腰绞痛,欲小便,自以为受寒,用热水袋敷痛处,疼痛缓解,唯时欲小便,每次数滴而涩痛,日20-30次,尿色微红(镜检发现红细胞,疑为尿路结石)。

     此属淋证,当以清热利湿通淋为治。然患者年过花甲,形体素差,神疲,舌淡、苔白,脉数少力。证属中气不足、正虚邪实。治以补气扶正,兼以通淋。

     乃用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金钱草各30g,党参15g,升麻、白术、当归、炙甘草、陈皮、琥珀(冲服)各6g,海金沙12g,枳壳、柴胡、鸡内金各10g,水煎。

     服两剂后,尿意更频而强忍之,最后实在憋胀难忍,临厕用力,突由尿道内冲出比绿豆大结石一枚,小便豁然而通,顿感畅然,其病若失,迄未再发作。

     又如李某,男,53岁,1986年7月31日诊治。20天前突然血尿,外科收入住院,经拍片发现左输尿管结石如黄豆大一枚,左肾中度积水,建议中药治疗。现症:尿频、尿急、色红、无腰痛,频欲大便,量少而不溏,四肢无力,消瘦(体重日减),舌淡红、苔白,脉无力。

     病属血尿,为气虚不能统摄。治以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菟丝子各30g,枳壳、牛膝、党参各15g,白术、升麻、柴胡、鸡内金(冲服)各10g,萆薢24g,当归、杜仲、乌药各12g。

     服4剂,尿量猛增,经武警医院B超复查:双肾位置大小形态已正常,结石(0.4-0.5cm)已下至膀胱。小便仍见红,乃仍用上方加三七(冲服)6g,白茅根、金钱草、仙鹤草各30g治疗。【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

     I版权声明:本文摘自《我的中医之路》。编辑/张亚娟,校对/长风、乐苇、王青青、文文。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I 投稿:tg@linglanshuyuan.com

     (欢迎广大书友进行原创投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