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病案说:辨机论治的“起承转合”之妙
2016/6/10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995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在案中,病患之病机,随治而易,凡前后四证,“起承转合”,其典型之变,极似古文章法之佳者;而医者之辨治,则法以机立,方从法出,辨机论治,亦“起承转合”,一气呵成。 (编辑/瓦力)

    

     病机演变和辨机论治之“起承转合”

     作者/贠克强

     在《黎庇留经方医案》一书的第15案(真武汤治胁痛)中有如下描述:

     里海吉源坊,谭平端之母,病左季胁满痛,上冲左胁,迫心部,苦不能耐,医治已两月余矣:香砂六君子汤,服至七十余剂,非不温也,其病有加无减。嗣延予诊治:见面黄暗唇白,舌上苔滑,脉沉弦而迟。予断曰:此寒水用事也。脉弦为水,沉为里,迟为寒。肾中生阳,不能为水之主,则阴寒挟水邪,迫于心部。遂订真武汤原方,无加无减。平端谓曰:“方中各味,皆已备尝之矣。”予晓之曰:“备尝之乎?诸药分别用之,则既不成方,亦安能有效?此方名真武者,盖取义于镇水之神。先圣制方,命名自非无因。夫经方苟能对症,固捷如桴鼓之相应也。”

     次早,平端来告曰:“服方后,得熟睡,是前月来所无者!今晨,痛已不知消散何处矣。凡七十余日,治之不验者,竟一旦而廓清之!”相约午刻往诊。比至,患者头束绉带,语予曰:“胁痛若失,兹者,转觉头痛若破。”予脉之,告曰:“此元阳虚损也。头为诸阳之首,阳虚不能贯顶,脑髓空虚,故尔。”改用吴茱萸汤,头痛寻愈。

     次日复诊,脉象沉迟,而周身疼痛。作新加汤服之,身痛又止。

     再诊,只云胃呆,余无所苦。拟理中汤,俾理中健胃。连服十余剂,以善其后。

     平端由是时相过从,自言:“在西省医名大噪,有再生华陀之号,而何以不能用真武等方?”深以为未窥长沙之门为憾。盖其尝究心伤寒论,第以文辞艰涩难解而辍。予出示手批伤寒论一帙,乃瞿然改曰:“今而后,吾知有可入之途矣。”遂弃所学,而输心于圣训焉。

     阅注:此案辨证之准、遣方之准,以及对伴随正确治疗过程中病理机转及其动态变化的把握之准,最是习此案当深刻领会之处。

     患者左胁下满痛,而上冲左胁并逼迫心部,显为邪遏气逆于厥阴之位。邪为何?此患“脉沉弦而迟“,沉者,或正虚而气血不盈,或邪结于里而气血不畅;弦者,或气机郁遏,或水饮停留;迟者,或气阳虚馁、阴血亏耗而脉运迟缓,或寒凝而气血迟滞。然结合“面黄暗唇白,舌上苔滑”,则此患当阳虚不化而寒饮淤遏无疑。

     然何脏何焦阳虚?饮从何来?患者前服上、中焦之温化方药如“香砂、陈皮、六君子汤,服至七十余剂,非不温也,其病有加无减”,可见,此患主以下焦肾命不温而寒水乃生,故案言“此寒水用事也”。阴寒水饮由少阴逆遏厥阴之位,凌迫心胸,则“病左季胁满痛,上冲左胁,迫心部”矣。如水饮因于中阳不温,当主以苓桂术甘之剂,夫此案水饮起于肾命虚寒,则非真武汤无疑,因方中附子乃温肾命而化水气之圣品耳。玄武者,北方镇水之神。肾为水脏,属北。此方温肾化水,自有真妙,故名真武汤。

     “夫经方苟能对症,固捷如桴鼓之相应也”。故患者服方之当晚,“得熟睡,是前月来所无者”; 至次晨,“痛已不知消散何处矣”。此言左季胁满痛消散之快,然患者“转觉头痛若破”,黎氏言“此元阳虚损也。头为诸阳之首,阳虚不能贯顶,脑髓空虚”。其实,此乃头痛之一端焉,另一端者,乃厥阴水浊非“一旦而廓清之”,唯消于季胁,而赖真武汤之蒸化,复循经升于头脑矣。厥阴寒浊之“头痛若破”,则吴茱萸汤入厥阴而温阳降逆、化浊散霾自是恰如其分,故患者服此方一剂,头痛即愈。至此,患者体内寒水浊霾方算荡然廓清矣。

     阴邪既除,体内“空虚”见增,本未壮之阳挟荣卫继陷于“空”,而失荣于外(皮肉脉筋),则患者转见“脉象沉迟,而周身疼痛”。黎氏再治以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之益气阳、通营卫、助煦濡,可谓至恰至当,故又有覆杯之效耶。

     《伤寒论》62条云:“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此乃太阳表证发汗过度,或本虚之体发汗后,气阳、阴营大伤,外寒不见除而反裹营卫复陷结于内,皮肉脉筋则更失温煦濡养,而见“身疼痛,脉沉迟”之候,故仲师主以新加汤壮气阳、益阴营、和营卫、驱寒邪。

     此案之“脉象沉迟,而周身疼痛”虽和《伤寒论》62条之证其机转略有不同(62条尚兼外寒内陷),但其机要皆因气阳、阴营虚而内陷又无以煦濡肢体所致,故均以一方主治,此亦即余所倡导经方运用“方机对应观”之生动体现矣。

     此案患者后期“只云胃呆,余无所苦”,言唯有纳呆而已。胃呆,恐为绝大部分疾病痊愈后期之共同症状。此患本寒水上凌之证,中土岂无水困致运化滞眠之苦,加之火不暖土,故胃呆之候,想必伴随于病变之前后耳。“只云胃呆”者,乃主病去而唯脾胃困眠未醒矣,故以理中汤暖土苏土、理中运中以善其后。至此,此患之治,功德圆满尔哉。

     此患之病机,随治而易,凡前后四证,“起承转合”,其典型之变,极似古文章法之佳者;而黎氏之辨治,则法以机立,方从法出,辨机论治,亦“起承转合”,一气呵成,善始善终。一位经方大家法无定法方无定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精准妙恰自出机杼、经方灵化辨机论治之风采,由此可见一斑也!

     I版权声明

     本文为中医书友会原创稿件。作者/贠克强,编辑/瓦力,校对/闫奇峰、王青青。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需申请授权并保留版权信息。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I 投稿邮箱 tg@linglan.com

     灵兰中医App是在中医书友会基础上倾力打造的手机软件。可实现精华文章分类查阅、专题汇总,临床病历收录整理,快速复盘参考,并可搜索海量专业文献,是中医成长得力助手。请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直接下载,也可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灵兰中医】。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