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体质的“斜坡”上看疾病
2016/6/14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999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体质是生理之偏,证是病理之偏。由于每人均有自己的体质背景,则每人的病邪易感性、发病倾向性及病证演化方向均有可能不同,是以证的形成多半以体质之偏为基。 因此,临证用药者不可忽视患者的体质。(编辑/瓦力)

    

     站在体质的“斜坡”上看疾病

     作者/潘毅

     体质与疾病

     中医认为,疾病是邪正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体质则是正气的基础。因此,不同体质的人,即使感受同一病邪,在发病类型和轻重上也可能不同;病证在不同的体质背景下会有不同的演进,甚至转化。不同的病邪作用到人体,均有其致病特点,并带来发病的倾向性,此为“病势”;而不同体质的阴、阳、气、血、津液之偏,实际也是一种倾向性,此为“质势”。

     当不同病势与不同质势相会,就有可能产生多种演化方式:

     一是若病势与质势一致,如阳热体质感热邪,阴寒体质感寒邪,则两势相叠,不单病重,而且发展较快。

     二是若病势与质势相反,如阳热体质感寒邪,阴寒体质感热邪,则看两势之强弱比例而有不同的演化。若病势强于质势,则前者仍发为寒证,后者仍发为热证。但因质势无助于病势,甚或部分抵消了病势,故病多不重,发展也缓。

     若质势强于病势,则常见两种走向:

     其一,是遏止病势,使病势减缓,转轻。其二,是容易产生“从化”现象。所谓“从化”,即云病证顺从体质背景而演化。

     如阳热体质感寒邪,其质势又较强的话,则寒邪每易从阳化热,往往从最初的表寒证,渐往外寒里热证,再往里热证方向发展。《医门棒喝?六气阴阳论》谓:“邪之阴阳,随人身之阴阳而变也。”《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亦云:“六气之邪,感人虽同,人受之而生病各异者,何也?盖以人之形有厚薄,气有盛衰,脏有寒热,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脏气而化,故生病各异也,是以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或从寒化,或从热化,譬诸水火,水盛则火灭,火盛则水耗。物盛从化,理固然也。”

     从化的一般规律是:阳热体质者,受邪后多从热化、燥化;阴寒体质者,受邪后多从寒化;痰湿体质者,受邪后多从湿化、寒化。

     三是若病势与质势不同质,也不相反,则往往叠加。如阳热体质又感湿邪,则易成湿热之证;阴寒体质感湿邪,则易成寒湿之证。

     不难看出,质势在疾病演化过程中实际起的是“斜坡”作用。病势作用于不同倾斜度质势的“斜坡”,就可形成病演的顺逆滚动。其结果,或加快滚进,此为顺坡而下;或延缓滑进,甚至滚至中途,力竭而回滚,此为逆坡而演。

     治养应求本

     证质相参方治本

     体质是生理之偏,证是病理之偏。由于每人均有自己的体质背景,则每人的病邪易感性、发病倾向性及病证演化方向均有可能不同,是以证的形成多半以体质之偏为基。

     如果说“同病异治”的本质是“同病异证”,则“同病证”的基础往往就是“同病异质”;若“异病同治”的本质是“异病同证”,则“异病同证”的基础往往就是“异病同质”。当拨开云雾见青天时,您会发现,病证发生、发展、变化(病机)的关键处往往就在原来看上去不甚起眼的体质上。抓住了每个人的体质特点,实则就是把握住了复杂病变中的某些共性。

     完整的“辨证论治”实应含“辨质论治”,而使其治更具层次性与前瞻性。

     证质相参而治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证质一致者,如阳热体质得热证,阴寒体质得寒证,这种情况最为常见。两害相得,往往病情较重,发展也快。治当药重而程长,此为治病与调质并举,更有善后之意。由于证质单纯,因此,临床处理并不复杂。

     ②证质相兼者,如阳热体质得湿证,则证质兼治。以治显象之证为主,治隐伏的质象为辅,即祛湿为主,辅以清热,要注意的是掌握好两者的比例。

     ③证与质相反者,如阳热体质得寒证,阴寒体质得热证,由于证质相抵,往往病情较轻,发展较缓,甚至可形成“从化”之局。治当衡量证质比重,预见疾病发展趋向而为。一般不应大寒、大热极端用药,也不应纯寒、纯热单向用药,而应大致按比例错杂而用,以同时兼顾证质,并防止疾病的非良性演化。其中的操作既需要眼光与经验,更需要证质兼治的观念指引。

     因此,对已病之体,“辨质论治”不仅是对病证显象治疗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在调整疾病背景之“坡”的斜度,即隐象部分,从而起到遏阻病证发展、变化,使之有更好预后的作用。故“治病求本”,往往就是本于体质。

     真治未病调体质

     既然体质是人体的生理性偏向,即处未病状态,而此偏向又隐伏了向病证发展的趋向态势,因此,何不从未病着手,先调体质之偏,做到真正的“防患于未然”?这才是中医体质学说的最有价值处。孙思邈谓:“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千金要方》)

     从健康到疾病,其经历大致为:健康(正常体质)→体质之偏→亚健康→疾病。这是一个从无到有,从轻到重的过程。“道”从无到有的演化,宇宙过程与病证的发生、发展过程虽一大一小,却可相互印证。

     中医的证,可以出现在器质性病变背景下,也可以出现在亚健康背景中。因此,体质之偏的下一步发展实则就是中医之证。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是以治未病的重心不是亚健康。亚健康于西医来说不算病,但于中医来说,有证就有病,实属“已乱”状态。由是观之,中医的“病”范畴实大于西医的“病”范畴。

     治未病包括两个阶段: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

     既然亚健康于中医算病,则调治亚健康已属既病防变阶段,自然算不上是预防疾病的第一要塞。

     未病先防的本质实是调理体质,使体质无偏或少偏,从而防止人体向有病的方向演进,这才是防病的第一防线,才是真正的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现代医学正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方向转变,正契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然此等观念我们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既济卦之象曰:“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看吧!治未病的原始观念还是源于《周易》,而观念的领先必然带来实践的领先。

     在治未病领域,中医较西医更具优势的缘由可能是:

     其一,以研究物质实体为能的还原论方法不习惯应对仅是功能的改变(象变),更因找不到相应指标的改变而难以确定其面对对象的真面貌。

     其二,体质之偏与亚健康(证)本质均属阴、阳、气、血、津液之偏,只是程度不同,因此中医不需在原体系外另立理论来解决问题。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作者/潘毅,编辑/瓦力,一校/肖晓菲,二校/惠芬、王勤莉。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I 投稿邮箱 tg@linglan.com

     灵兰中医App是在中医书友会基础上倾力打造的手机软件。可实现精华文章分类查阅、专题汇总,临床病历收录整理,快速复盘参考,并可搜索海量专业文献,是中医成长得力助手。请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直接下载,也可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灵兰中医】。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