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本为“大长老”,只是当初不著名
2015/12/19 大庆胃康专科医院

    

     前不久,央视前女主持人方静因癌症医治无效去世,年仅44岁。2013年7月3日,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主持人王欢因癌去世,终年41岁。2009年6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播音员罗京也因癌去世,终年48岁。

     40多岁正值壮年,却被癌症夺去生命,这使恶性肿瘤年轻化的话题再次引起热议。据了解,如今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的确越来越年轻化,尤其是消化道恶性肿瘤,比如胃癌、食管癌等,成为“攻击”中年人的杀手。

     就在不久前,红肉可能是致癌物的消息不胫而走,让不少人心头一紧。家常吃肉竟与吸烟酗酒一样成了致癌诱因?一时间,“红肉致癌”说刷爆了朋友圈。无论这种说法是否靠谱,让人们担惊受怕的其实不是红肉,而是“致癌”。

    

     如今,癌症已经成为一个让人闻之色变的词语。在不少凄美的爱情电视剧中,癌症常被当作为拆散男女主角,让他们天人永隔的始作俑者。在很多人眼中,患上癌症就等于是得了绝症。而且,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日益上升,还有年轻化的趋势,让各种年龄层次的人都感受到了它的威胁。癌症 是“现代病”吗? 癌症早就有。公元前2625年,古埃及伟大医师印和阗在一卷病例手稿中就提及肿瘤。只是后来这种疾病似乎在医学史上消失了。

     伤寒、黑死病、天花、结核……这些每次出场必生灵涂炭的凶险疾病贯穿了人类的文明史。

    

     而除了独立的几个考古发现外,肿瘤在浩荡时光中,竟沉默了几千年。在20世纪前,几乎没有一本关于癌症的书,也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的神灵,与癌症有关。

     直到1900~1916年,当美国公民因患癌症的死亡率上升了29.8%,到1926年,癌症已经成为全美第二常见的死因,仅次于心脏病的结果出现,《财富》杂志刊登了《癌症大黑暗》,随后《时代周刊》《纽约时报》等媒体纷纷跟进时,有关癌症的话题,才像疯狂传染源,引发了人们的惶恐关注。

     近三十年来,世界癌症发病率以年均3%~5%的速度递增,癌症已成为人类第一死因。2000年世界共有癌症新发病例1040万,死亡病例650万,带瘤生存病例2500万;预计到2030年,这些数字将大幅上升,新发病例将达到2640万,死亡病例达到1320万,带瘤生存病例达到7500万。我们身边,得癌症的人会越来越多。

    其实,癌症发病率的提高是人类平均寿命延长的副产品。1900年人类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1岁,而今天这一数字已经达到67岁,日本已经达 到接近84岁的水平。虽然确实有些癌症不择老幼,但是大部分的癌症还是发生于65岁以后,是衰老的结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肿瘤学家罗伯特·温伯格说过:“只要我们活得足够长,早晚会患上癌症。” 人们往往认为癌症是“现代病”,是匆忙紧张的现代生活导致的上天的惩罚。这是错误的,现代文明并没有导致癌症,而是通过延长了人类的寿命,暴露了癌症。比如,X射线检测术的发明,也进一步“增加了”乳腺癌的发病率,但这绝不是某种倒退。

     如果翻开国家统计局的《中国统计年鉴》,其中《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死因构成》一表已经完全足以说明癌症的凶险程度:在“粗死亡率”一项中,恶性肿瘤以172.33/10万人的死亡率排在各项之首。而在农村,癌症同样以150.83/10万人傲视其它疾病,连心脑血管疾病都被癌症遥遥甩在身后。中国人一生患癌概率为22%,因癌死亡率为13%。筛查是早期发现肿瘤,提高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日本是胃癌大国,胃癌发病率世界第一,但其人口平均寿命也是世界第一,这正是由于日本注重进行癌症筛查。在美国,在政府建议下,通常50岁以上的人群都要做肠镜筛查,这使得美国近20年的结直肠癌发病率下降了约10%。

     目前,世界新增癌症病例有近一半出现在亚洲,其中大部分在中国。在肝、食道、胃和肺等4中恶性肿瘤中,中国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一癌症大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癌症死亡率高的原因不是治疗水平的差距,而是发现的早晚问题,是在癌症的早期筛查上。

     癌症早期筛查技术已相当成熟,缺乏的只是人们早期筛查的观念,在疾病最早期给予警告,从而做到细胞癌变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癌症筛查是逃脱癌症疾病袭击一种最有效的方法,40岁以上的人群,一定要做好癌症筛查工作,这样才能让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效降低。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大庆胃康专科医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