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彭静山先生针灸十八招小结
2016/9/30 中医思维十
点击上方蓝色字中医
思维十可快速关注

选穴是否准确、手法是否到位,这两点决定着针灸的疗效。所有针灸书籍和先人的针灸经验,也都是围绕这两点展开。彭静山先生的针灸经验当然也不例外。
这几天学习了彭老先生的针灸经验,很受益。有些选穴和手法,此前已经学过算是一次复习和深化,有些则是初次听闻。如只是单纯的识记,也很容易忘记。试着把彭先生的针灸经验进行分类总结,这分类或许不恰当,却符合我的知识储备,只是为了把它尽快地融入到我已有的针灸知识构架中,以便今后在比较中进行运用。具体的选穴和手法,详见原文。
彭老先生的十八招针灸经验大体可分为毫针选穴、手法和皮针操作,三个方面。
一、毫针选穴原则。
1、原络治疗原则:大接经
原本对原络治疗的理解,只限于病患所在经络的原穴对应相对经络的络穴。老先生把原络治疗扩展到依次轮针十二经的原络穴,已达到调整十二经的效果,算是开了眼界。
2、对称治疗原则
前后对称:腰痛针术。
经络首尾对称:首尾循经治疔毒。
同侧上下对称:痛点止痛法、针后后遗痛。
还有左右对称缪刺法、截根疗法、取象对称(如曲池治疗腰痛),等常用选穴方法,先生讲的头顶痛无对应穴位,或许足底涌泉可做对称治疗。
3、一些疾病的特效穴
(1)治脑三穴,治证与风府、哑门相同,只是更安全。
(2)肝肾四穴:大敦、太冲、太溪、三阴交。主治寒疝、气疝。
(3)慢性咽炎:除少商、金津、玉液等穴位外,喇嘛穴为特效穴。
(4)失眠:大椎、陶道、神堂,及失眠穴。
(5)牙疼:齿根骨膜炎牙疼(风火牙疼):翳风特效。其他牙疼可依经选穴,颊车、下关、足三里、内庭等。
二、毫针针刺手法
上面选穴原则中,也包括具体手法。此为特殊手法和我不太熟练的手法。
(1)四缝穴的治证及操作手法。
(2)针身柱穴的操作手法。
(3)甩针挂钩法(即讲解几个具体透针手法):主治面瘫,即颊车透地仓的加重手法。三垂疗法:胃下垂(右幽门左刺透至神阙旁)、子宫脱垂(维胞穴透向生殖器)、肾下垂(同子宫下垂)
(4)腱鞘囊肿(即为报刺法):对此法印象最为深刻,因为去年运用此法治好了我的腱鞘囊肿。
三、皮针治疗
1、皮针十法
调整经络、冻疮(埋在痛点上)、失眠(埋在失眠穴)、皮针巩固疗效、腰疼(扭腰,埋在最痛点)、小儿尿床(埋在三阴交一针往上、一针往下)、产后乳汁不足(埋在膻中穴,每天按压几次)、减肥(听宫内侧耳垂中间各一针)、眼针、单纯膝关节疼(膝上两寸范围内痛点)。
2、快速降血压
膈腧降压法(可毫针针刺为巩固延迟疗效采取皮针法)、眼针肝区降压法(眼针肝区降压法需从其他资料里详细学习补充)。
3、腹结通便
便秘是常见病,亦老年人的多发病。主要是结肠蠕动迟缓,粪便久积结肠不能排出,引起再吸收,使粪中之毒素入血液,上则口燥舌干头晕目眩,下而固结不能进入直肠。痛苦之状不可忍受。
操作方法:在左腹结穴埋一皮内针,往往当日排便。
腹结,脾经第十四号穴
定位:仰卧,脐旁 4 寸的大横穴,直下 1.3 寸,上与乳腺相对。
左腹结与下行结肠相适应,皮内针不断刺激结肠使肠蠕动加快则粪便自然容易排出。
本文摘自勤古的博客,由中医思维+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加入亲情会员网络学中医,欢迎咨询我们
第六期学中医咨询报名中
电话 18810707008
微信hulutcm(18810707008)
中医思维,品文化慧生活,获取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关注微信公众帐号:zhongyisw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思维十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