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者在泰租地种蕉 引发争论 中国人是否具备在泰租地种植许可?
2016/6/13 泰国星暹日报

    

    


     近月,有关中国投资者在泰北部区域租赁场地用于香蕉种植的事件在当地各大网络平台中已经被炒得沸沸扬扬。据悉,泰国清莱府的帕耶孟来县各香蕉种植园中的香蕉已经陆续成熟,部分果园的最大面积甚至超过2,700泰亩。

     香蕉种植问题在近年中也成为了泰国政府及管理机构关注的焦点,例如,个别种植户为追求短时间的产量,竟然在香蕉种植区内大规模的使用化学药品进行催熟,还有部分网民同时指出,官方政府应当深究——外籍人员是否具备法定许可条件,而能在泰租赁土地,发展种植业。

     泰王国2542年(公历1999年)的《外籍人员投资及从业法》第一条明确规定,外籍人员不具备任何在泰从事和耕地及种植业有关的岗位工作的资格,这便意味着,中国投资者在泰投资租赁土地是不符合当地法规的。

     另一方面,中国投资者一旦在泰大量租赁土地用于种植业发展,那么随之而来的农业用水将不可估量,但水资源在各地区域都是有限的,因此,中国投资者的大规模租赁行为定会引发当地民用水紧张的“侵略性”局面,这对于当地生活的居民和农户而言是极不公平的,若一味放纵外来投资者,国内地方产业的发展就会处于无保护的薄弱阶段。

     然而,当前的问题是,中国投资者租赁土地用于香蕉种植已经持续较长时间,这其中必然会涉及利弊两方的对峙和最终平衡,既然如此,该投资的直接受益者是谁,或者在利益的背后又损害了哪一方的利益,当地的种植工作者又是如何与外商结合的?带着种种问题,记者将深入各大香蕉种植园,探索记录,需找答案。

    

     中国投资者支持下的巨大香蕉果园

     ——得到当地劳动者支持

     记者走访了清莱府帕耶孟来县的巨大果园,并且采访了当地的人事主管经理森昂。

     森昂表示:“该香蕉园的确为中国投资者支持下所建的,本人也已经大约在该园工作了9各月,主要负责园内生产工作的管理以及种植工作者的安排协调问题。果园面积非常宽广,目前精确的总面积为2,711泰亩,而中方投资方面决定,在下步的发展中还会将该园继续扩大700泰亩,以满足高需求的贸易总量。此外,园内一共种植了20万株香蕉树,预计在近期中还会另植入30万株,以此促进规模效应模式的应用,从出产源头上削减成本,已达薄利多销。园内的香蕉品种都是来自中国,每当种植季即将到来时,树苗就会成批的运送到当地进行筛选修剪,最后合格的香蕉树苗才会被统一扦插在种植区域。”

     当记者问及果园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时,森昂表示:“在巨大规模的种植形势下,管理人员的数量都会显得不足,尽管中方已经在当地聘请大量种植管理人员,但依然无法填补生产过程中的种植、浇水、施肥、收获等环节的管理空缺,从而引发了不可控且不必要的成本流失。”

     记者环顾香蕉园可看到,果园四处都是大片的绿色,香蕉大多都已经成熟,园内的工作人员都在陆续走动采摘。同时,森昂还补充道,该园出产的香蕉将会直接出口回中国境内市场完成分销转售,当地的种植劳动者非常支持中方对果园的扩大建设投资,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当地的就业发展,当地过剩的劳动力都会直接加入果园的管理种植工作之中,并且还能得到一笔可观的稳定收入,毕竟果园的巨大规模可以大大降低各类灾害的风险冲击。

     当地的种植劳动者在采访时向记者说道:“果园支付的工资水平和外地同行业岗位保持一致,在发展形势较好时还会有额外收入,因此香蕉果园的建设带来的局面是双赢的。”

     当问及该香蕉园是否采用化学物质进行催熟时,森昂说道:“该类品种的香蕉在肥料需求方面很低,因为其抵抗力较强,工作人员只会在水源补给上管理频繁,而在肥料上的使用只能称之为‘酌情使用’,这便意味着,化学物质催熟一事在该果园是不会发生的。曾有网民上传视频,视频中该园一管理者在向香蕉倒入白色粉末,于是就认为该类物质定为化学毒素,并且还引发了大批网友的上前批评,该园认为此事必须要向各记者媒体做出明确声明:白色粉末为土壤酸碱调节剂,目的只会用于调节土壤元素含量,让其更适合香蕉的生长,并非含有任何催熟效果。”

     当地工作人员还将记者带入办公室内演示管理及分销流程,从而让记者感受到,农业行业内各类信息管理的专业性都是非常强的,例如,农业合同(Contract Farming )管理,生产水分及养分监控管理,湿度光度管理,种植间距控制,周期分布管理等内容都是旁人无法轻易知晓的。

    

     利弊兼备的发展模式

     ——各类应对措施必须健全

     由于该香蕉园在泰国北部占地面积较大,与老挝等邻国较近,且在农业技术合作中与日本联系密切,并且成立了泰日友谊发展计划办公室,因此,对于当前的各类争论,相关学者们自然会积极表态。

     老挝摩缴府府伊表示:“2711泰亩的香蕉果园在发展进程中是利弊兼备的,因为香蕉果园的种植过程中所使用的肥料规格不加以控制,那么就会对土壤性质造成永久破坏,若影响规模性的扩散至邻国区域,例如老挝,当地的农户就会因此承担无谓的损失,鉴于当前边境农业发展负面影响还未凸显,边境各国就应提前做好协商准备,实现制定解决方案,切莫在恶性事件产生后亡羊补牢。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由香蕉园而产生的利润收入及就业引导趋势是不容忽视的,所以目前泰国老挝两国所需协商的议题必须围绕两国边境农业合作及相互影响最小化,从责任分拨上扫清两国农业发展合作障碍,实现不相互干扰干预,共同促进。”

    

     泰日友谊发展计划办公室研究学者表示:“对于中泰两国合作的香蕉园项目,办公室是非常支持的,因为发展天然绿色食品对当代人类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并且香蕉园的经营模式是非常可靠的,中泰双方都能在该类模式中获得短期的可观利益。然而,双方必须正视两国的发展政策差异性,必须确保各类应对措施的健全和合理性,例如在农业合作合同上的签订,两国需注意3类合同的条例制定:1,市场保障类合同:即保证购销数量的稳定性;2,价格保障类合同:即保证购销价格的低浮动性;3,生产进程控制类合同:即保证果园管理者在种植环节中的履行是否恰当,是否在标准下完成种植管理工作以及是否在规定时期内产出。

     除上述建议外,办公室同时希望两国能够关注不同市场的公平性,特别针对在外投资者行为及进出口产品的定位发面,各国应平衡各自市场特点,主动做好调控,颁布具体措施应对国内外贸易产品结构失衡。”

     编辑:YOK

    

     有华闻 有泰度

     欢迎转发朋友圈,原创文章其他公众号未获授权严禁转载,否则后果自负。

     搜索微信号:ssdaily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泰国星暹日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