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二院"SBAR医护交班新模式"获患者安全类卓越奖(附详解)
2016/9/13 护理人

来源:护理人(huli_ren)
9月8日晚,“2016年度亚洲医院管理大会”颁奖大典在越南胡志明市举行。无锡二院院长易利华主研的两项课题《住院患者出院带药集约化管理——医院强化出院患者用药咨询的创新体验》和《SBAR模式——促进医疗交接班环节有效沟通》荣膺2016年亚洲医院管理临床服务改进类和患者安全类卓越奖。

无锡二院自2015年起在全院创新性地开展SBAR交接班沟通模式,通过将这种沟通模式应用于医护交接班环节,以证据为基础,对病人目前发生什么、因什么情况导致的、认为问题是什么、应该如何去解决进行有效沟通,规范了原有的交接班内容和流程,保证医护人员交接班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减少因交接过程中沟通不良而引发医疗负性事件的发生,有效保障患者安全。
亚洲医院管理大会成果展示——SBAR医护交班新模式
SBAR模式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沟通模式,SBAR最早运用于美国海军核潜艇作业,后应用于航空业,是一整套交流安全程序,在紧急情况下确保信息准确传递,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SBAR即Situation(现况)、Background(背景)、Assessment(评估)、Recommendation(建议)的首字母缩写,分别表示目前发生什么,什么情况导致的,问题是什么,应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的沟通程序。通过将SBAR模式应用于医疗交接班环节,以证据为基础,依照对病人目前发生什么、因什么情况导致的、认为问题是什么、应该如何去解决这四个程序进行有效沟通。
通过这项医院交接班沟通流程的创新举措,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找到一种简洁、规范、标准化、传递患者病情信息的沟通模式,使他们能准确高效的进行病人病情沟通,最终实现对“潜在危重病人”的预警,有效防止了警讯事件的发生。
一个短片告诉你SBAR模式的作用有多大
无锡二院SBAR模式主要成效
“SBAR模式启用以来,规范了原有的交接班内容和流程,保证医护人员交接班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减少因交接过程中沟通不良而引发医疗负性事件的发生,有效保障患者安全。”刘海英说。ICU护士长俞萍说,他们在抢救红区设立了SBAR提示板,每天医护查房时根据这四个程序,将患者的新情况写在提示板上,同时还制作了SBAR 交接单,每天更新患者信息,这样用标准化的沟通模式进行护护、医护交班,起到了节约时间、提高抢救率的作用。
一是病人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下降。自医疗交接环节启用SBAR模式以来,使80%以上“潜在危重病人”在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之前被及时发现,有效防止了警讯事件的发生。病人在院期间不良事件和隐患发生率下降到10%。压疮、跌倒、意外拔管发生率下降至0.36%、0.25%、0.16%。
二是病人满意度提高。交接班时医护人员能迅速发现病情恶化的趋势,作出快速应急处置,使病人得到有效救治;对于轻症病人护士能交接详细、具体,护理措施落实到位,使病人的需求得到满足,病人满意度从2014年的92.99%提高到2015年的95.26%。
三是缩短住院日,节约费用。2015年全院病人平均住院天数、人均负担均较2014年同期下降。
整理自:无锡二院官网、医管之道微信、搜狐自媒体平台、腾讯视频
诚 邀
还没有关注“护理人微信公众号”的护理同行,请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之后,留下你的所思所想,和我们一起传递300万护士的酸甜苦辣!
投稿爆料:huli_ren@126.com
微信联系:加微信chenxi201602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理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