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护士饭碗的来了,细思极恐!
2016/9/28 护理人

    

     来源:护理人(huli_ren)

     首个2016中国(深圳)智能化护理高峰论坛日前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举行。会上包括静脉药物配置机器人、静脉输液自动监控系统和会为患者办理出入院和导医服务的护士助手机器人等智能化护理设备惊艳亮相。有专家表示,“护理智能化最大目的是将护士还给病人。”

     静脉药物配置机器人可高质量、快速准确完成配药工作

    

     此前,静脉药物自动化配置很难适应临床用药种类多、剂型和包装复杂等要求,但这台静脉配液机器人,通过机械臂灵巧、精确地完成消毒、开瓶、罐液、抽吸、再消毒、输注等几十道配液程序,而且机械内部的配液局部环境达到了动态百级标准,比最高等级手术室的环境还干净。

     同时,机器人还会将配液后产生的医疗垃圾自动分类,有效避免锐器扎伤风险。

     护士助手机器人可从入院开始协助患者,还包括健康教育

    

     这台机器人模样很“憨厚”,类似于常见ATM机,但它可以协助住院患者办理出入院手续、打印住院清单等。有趣的是,它在扫描患者的腕带,识别了患者身份后,会带着患者和家属“走”到相应的病床旁边,对患者进行各种健康教育。而且不论患者问多少遍,它都“不厌其烦”。

     具有身份识别和定位功能的智能腕带可限制外出、预防差错

    

     (网络配图)

     主动脉夹层,俗称患者身体里的“定时炸弹”。此类患者往往被医生、护士要求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而患者往往自我感觉良好,更有“调皮”的患者甚至偷偷溜出病房,有极大的安全隐患。现在,北大深圳医院为患者戴上了具有身份识别和定位功能的智能腕带,只要患者不遵医嘱迈出限制区域,系统就会报警。医护人员就可以及时劝回这些“调皮鬼”,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同时,智能腕带还可以帮助医护人员自动、准确识别患者身份,避免因患者交流障碍、医护人员疏失等原因造成打错针、给错药。

     输液监控系统在临床推广最快、最受护士和患者欢迎

    

     北大深圳医院脊柱外科最早使用这套系统的科室,在该科住院的湖南张姓患者的家属告诉记者,他平时工作忙,不能一直陪在老人身边。住院前最大的担心就是早上输液过程中因无人照料和语言不通造成不便。但是当他看到医院护士在输液前要使用PDA扫描确认患者身份和药物信息,并且所有输液量在PDA中都有清晰显示的时候就放心多了。

     除了此次会议亮相的这些护理设备,还有不少非常具有临床实践价值的智能化护理设备——

     患者搬运机器人让护士免受转运、照顾患者之累

    

     日本RIKEN和Sumitomo Riko有限公司的科学家研究出一款医院护理机器人Robear。Robear能够帮助护士完成照顾患者的一些工作,比如将患者从床上抬到轮椅上,帮助患者战力、转运患者等。

     采血机器人使护士再也不用担心抽血

    

     有问题就会有解决方案,让我们把敬佩与感激的目光投向美国初创公司VascuLogic的抽血机器人,采用红外线和超声波成像技术,使采血过程更安全、更高效。

     护理智能化是一场医学革命!

     护理智能化最直接的现实意义是可以缓解护士紧缺问题。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让护士回归到病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邱贵兴看来,护理智能化是一场医学革命。“护理智能化最大目的是将护士还给病人。”邱贵兴说,护士需要加强学习更多医学和心理学知识,懂得如何安慰病人,体现人性化。

     护理智能化解放了护士的双手

     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张洪君对于护理智能化表示:“可以降低护士腰间盘突出、药物中毒等职业病风险,可以将更多精力腾出来照顾危重患者。”

     “虽然一个人配一瓶药在40秒,一台机器配一瓶药要2分钟。但是一台机器可以同时配10份药,而一个人可以操作3-4台机器。一家大型医院配备两台机器基本可以满足配药需求。”研发该机器人的深圳一家公司副总经理肖磊说。

     护理智能化让患者更安全

     静脉药物配置机器人配液不但速度快,而且机械内部的配液局部环境达到了动态百级标准,比最高等级手术室的环境还干净;智能腕带则可以避免人为差错的发生;护理机器人助手做健康教育则不厌其烦!

     然而,细思极恐啊!

     护理智能化,护士何去何从?

     虽然目前我护士数量与国际标准还有差距,但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我国护士的数量增加较快,中国长期以来医护比例倒置的问题得到扭转,全国医护比由2010年的1:0.85提高到2015年的1:1.07。截至2015年底,中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324.1万人,较2010年的205万人增加了119.1万人,增长幅度为58%。

     不可否认,虽然我国护理工作已经重视病人的整体护理,但多数临床护士每天还是以配药、打针发药等工作为主,也就是护理智能化可以解决的这些工作,如果护理工作不能转变,护理智能化普及后,大批护士将何去何从?

     危重症患者和护理观察需要多少护士?

     虽然护士人数有了大量增加,但是人口老龄化也使得病人数量增加迅速,护士人手不足依然是护理模式转变的阻碍和借口。

     即使转变了护理模式,如果从导诊、陪诊到输液打针、健康教育、病人照护都实现了护理智能化,护士将大大减轻劳动量,护士可以将更多精力用于观察护理病人和临床宣教,可以将更多精力腾出来照顾危重患者。

     “两台机器人就能完成一家医院配药工作。”显然,护理智能化后节省出来的护士劳动力,无法全部用于护理观察、临床宣教和照顾危重患者,况且在医院逐利性的驱使下,使用机器人将会大大降低人力成本,而其他岗位的护士安排也会严格控制。

     后记

     有专家预计,护理智能化将迫使护士朝向两极发展:社区护理和专科护理,人口老龄化将给专业护士提供更多发挥的舞台,护理专业的发展则需要专科护理、研究型护理人才。现在,导诊机器人、陪诊机器人、配药机器人、输液监控系统等都已开始在医院应用,护理智能化离我们近在咫尺。如果护理人不能及时调整、积极应对,护士是否会连“抱怨工作量大,待遇低”的机会都会失去呢?细思极恐啊!

     诚 邀

     还没有关注“护理人微信公众号”的护理同行,请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之后,留下你的所思所想,和我们一起传递300万护士的酸甜苦辣!(极力推荐置顶本微信号)

     投稿爆料:huli_ren@126.com

     微信联系:加微信chenxi201602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理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