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广东首个《家庭发展报告》权威发布,这件事与你我有关,快来了解一下!
2016/5/15 广东卫生信息

    

    

    “一个人为寻求他所需要的东西,走遍了全世界,回到家里,找到了”——穆尔

    

    

    

     家,是温暖的山泉,家,是幸福的港湾,家,是心灵的归属,家,是美好的期盼。 今天,是全球第23国际家庭日忙碌的你,请停下来,陪一陪你的家人,享受一下家庭的乐趣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支撑点,家庭幸福是人民群众最深切的期盼。构建健康、和谐的家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前进的动力!

    

    

     5月12日,由广东省卫生计生委牵头完成的全省首个与家庭发展相关的报告——《广东家庭发展报告(2016)》发布会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副书记陈义平、家庭发展处处长卢璐、宣传处处长刘占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广东省卫生计生系统的相关单位代表及媒体代表参加了此次发布会,发布会由刘占峰处长主持。发布会对广东家庭现状、特点、报告背景及主要内容等做了介绍。

    

     领导寄语家庭发展是件惠民生的甜蜜事业

     发布会上,省卫生计生委陈义平副主任称,报告全面梳理了广东家庭发展的基本情况,总结出具有广东特色的家庭生存现状,提出了家庭发展工作的努力方向,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呼吁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家庭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家庭更好地履行其责任,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基础。同时明确表示下一步,省卫生计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精神,构建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家庭发展支持体系,做实做好家庭发展这件惠民生的甜蜜事业。”

    

     而省卫生计生委家庭发展处卢璐处长在介绍报告背景时则表示,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家庭在推进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纷纷完善家庭发展政策,提高家庭福利水平,增强家庭发展能力。而这本报告,既总结了具有广东特色的家庭发展状况,也提出了促进家庭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支持家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家庭发展工作离不开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科研机构、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支持,卢璐处长呼吁大家共同努力托起“人人健康,家家幸福”的家庭梦。”

    

     关于国际家庭日1989年12月8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宣布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并从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定为国际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amilies),以此来提高各国政府决定和公众对于家庭问题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和进步。该决议确定其主题为“家庭:变化世界中的动力与责任”。

    

     广东家庭发展现状如何?

    

     广东是一个人口大省,截至2015年底,全省常住人口约1.08亿人。广东也是一个人口流动大省,常住人口中有35%的人口在流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省约有3222万个家庭,占全国家庭数的8%。家庭平均规模为2.93人,低于全国3.35人的平均水平。代际关系扁平化,一代户和二代户合计占比超过80%。计划生育家庭成为主导的家庭类型,占比超过60%。·····

    

    

    报告从何而来?

     成立国际家庭日已经20多个年头,世界各国的家庭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变化和发展,家庭发展和家庭政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事情。越来越多的国家不断完善家庭发展政策,提高家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家庭建设,为求更好地促进中国家庭的健康发展。2014年,新组建的省卫生计生委设立计划生育家庭发展处,负责促进家庭发展、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性别比综合治理等与家庭相关的工作。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全省家庭的基本情况,对已开展的工作进行总结评估,为下一步制定政策、设计活动提供参考,省卫计委在去年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合作开展了“广东家庭发展情况”的课题研究。课题组通过梳理文献、实地调查、定量分析等工作,历时三个月,形成了这本《广东家庭发展报告(2016年)》,这是我省首部由卫生计生部门发布的、全面展现广东家庭发展状况的研究报告。

    

    

    这个报告有何重要意义?

     《报告》对广东省家庭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现阶段广东家庭发展的政策体系、实践模式和实施效果进行全面分析,揭示了全省家庭发展政策体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完善全省家庭发展政策体系的框架和路径,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操价值,对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做好新时期的家庭发展工作,建立健全家庭发展支持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现阶段广东家庭发展变迁特点有哪些?

     1家庭户总量增加,家庭平均规模锐减。

     家庭户平均人口数量明显下降。家庭户中2—3人的家庭占主流,即三口之家居多,家庭规模呈小型化特点。

     2家庭代际结构扁平化趋势更加明显。

     现阶段,传统的传统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形式在广东省已经比较少见,取而代之的是由一代人和两代人组成的同期群家庭。家庭代际数量减少,代际结构呈现扁平化特点。

     3家庭类型呈现多样化和逆核心化。

     空巢家庭、隔代家庭、丁克家庭、独居家庭数量上升;核心家庭占比下降,单人家庭占比增加。家庭婚姻关系较为稳定,离婚率有所增加,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4家庭人口就业比例高,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工资。

     家庭就业的主要形式都是从务农逐渐转向非农就业。广东家庭年均收入和人均年收入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5家庭生产功能下降,一些传统功能如教育等外化,由社会分工体系承担,家庭功能重心位移。

     家庭经济功能弱化主要体现在生产功能的下降,家庭就业逐渐从务农为主转向非农就业为主,传统家庭生产功能收缩。家庭功能中心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庭生理功能逐渐从生育功能转向性功能;二是家庭经济功能逐渐从生产功能转向消费功能。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家庭数量上升,老年人生活照料需求不断增加。

     6流动家庭的独有特征值得关注。

     省内流动家庭占比超过三成,其中一半家庭为跨省流动家庭。流动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总体高于农村家庭,低于城镇家庭;流动家庭成员对家庭的经济依赖程度高于农村,低于城镇家庭;流动家庭的总体收入总体而言比费流动家庭好,但居住不稳定,以租房居住为主。

     7计划生育家庭成为主导型家庭,城乡存在一定的差异。

     目前计划生育家庭成为家庭主要类型,占比超过六成,其中独生子女家庭占两成。

    

    报告内容都有啥?

    

    

     广东省家庭发展报告研究框架

    

    


     前面已经说到了报告的研究背景和广东家庭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下面就来看一下其他几部分的内容吧!

     1现阶段广东省家庭发展政策体系分析

     《报告》指出,广东自“十二五”以来,一直围绕“做好人口工作,建设幸福家庭”这一核心任务,关注家庭能力建设,积极构建“8+3+N”的覆盖生命全程的家庭发展支持体系,以此促进计划生育工作转型发展,促进人民生活和谐幸福。“8”指的是以家庭的准备期、婴幼期、学前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空巢期、老年期八个发展阶段为重点,“3”指的是以政策、服务和扶助保障三大体系为核心,“N”指的是以多个家庭发展项目为载体。当前,广东的家庭发展政策体系主要包括生育政策、儿童医疗和教育政策、女性就业支持政策、健康促进政策和家庭福利支持政策等;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围绕“创建幸福家庭”这一主题,以“新家庭计划—家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为抓手,全面开展家庭保健、科学育儿、养老照护、家庭文化四项工作,以达成促进家庭文明、守护家庭健康、帮扶家庭发展、引领家庭奉献的目标;扶助体系包括多类型的计划生育奖励制度、多形式的计划生育帮扶和救助制度等。

     广东省家庭发展政策体系框架示意图

     2广东省家庭发展的实践模式与实践效果分析

     《报告》对广东家庭发展的政策体系、实践模式和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认为:广东现行的家庭发展支持体系重点关注当下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社会问题,突显政府部门的民生导向;多个惠及家庭的项目落地实施,试点项目的预期目标基本达成,社会效益开始显现;坚持服务供给的成本意识,财政资金运用合理得当;政策的实施采取了实物救助和增强能力并举的措施,适应了群众的差异化需要;以项目管理的方式融合各方资源为不同人群提供精准服务,具有专业且高效的特点;政府的家庭发展政策间接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发展,活跃了广东地区的社会组织环境。

     3广东省家庭发展政策体系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

     《报告》也指出了广东家庭发展体系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机遇包括:理念更新赋予家庭发展新内涵、全面两孩政策助推家庭发展政策的配套、民众需求导向亟需家庭公共政策的完善、家庭友好型的政策视角拓展公共政策的维度等;挑战包括:家庭发展能力建设缺少前瞻性的制度设计、公共财政投入滞后于家庭发展的需求、存在明显的城乡和区域差异、家庭发展政策的指向性、特惠性亟待加强、多元治理体系尚未构建、缺少专业化人才的支撑、缺少科学的监督评估机制等。

    

     4借鉴国内外家庭发展经验,完善广东省家庭发展政策的框架和路径分析

     最后,《报告》提出完善广东省家庭发展政策体系的框架和路径,建议以规划先行、普特兼顾、多元参与、加强评估、打造品牌为原则,结合家庭生命周期,从社会照顾、家庭经济、住宅体系和妇女权益的保护等方面发展家庭政策体系,同时积极构建对家庭发展能力进行支撑的公共财政体系,完善监督评估机制和评估体系,树立品牌效应。

     广东省家庭发展政策的主要框架和路径示意

    

    有数据有真相!

     2010年广东省分城、镇、乡人口老龄化水平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广东既是一个人口大省,同时也是家庭规模最多的大省。 广东省家庭户规模也呈小型化趋势,总体表现为“大家小户”家庭模式。

     广东省家庭户数和户均人口数变化

    从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以来,60多年来以来,广东省家庭规模经历了家 庭户数量不断上升和家庭平均人口不断下降的过程。

     1982-2010年广东省各种家庭规模户数占比

    

    


     20世纪80、90年代占家庭规模最多比重的四人户、五人户及更多人户,到21世纪已经变成一人户、二人户和三人户。2010年,三人及以下户规模已经占了广东省家庭总体的超六成。

     1990-2010年广东省分市、镇、乡家庭规模户数占比(%)

    

     从1990年至2010年,城市家庭、镇家庭和乡村家庭中,一人户、二至四人户的比例都在不断上升,而五人户及以上家庭的比例都在下降。家庭规模在城乡之间仍然显示出城市家庭规模较小,农村家庭规模相对较大的突出特点。

     广东省各种类型家庭的比例分布(%)

    

     广东省内家庭户平均人口数存在一定地域差异,家庭人数较多、家庭规模较大的地区主要为汕头、汕尾、河源、惠州、清远等地,而家庭人数较少、家庭规模较小的地区主要为深圳、广州、珠海、佛山等地。

     广东省各种类型家庭的比例分布(%)

    

     家庭人口外出就业、学习频繁,分户居住逐渐成为家户主流,而计划生育政策的顺利实施使得家庭生育期明显缩短,二代家庭时期缩短。二代户家庭的年轻人口成长、流动、外出,逐步自立门户,形成新的单身户或一对夫妇户。传统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逐渐衰落,小型、扁平家庭逐渐成为主流。

     1990-2010年广东省市、镇、乡家庭类型分布(%)

     城乡差异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尽管城乡均呈现出单身户增多、一对夫妇户增多、二代户减少、三代及以上户减少的总体趋势,但该趋势在城乡中的变化速率仍然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城市家庭单身户和一对夫妇户增加的速度最快,其次是镇家庭,增加最慢的是乡村家庭。而二代户和三代及以上户的减少速率也是城市家庭大于镇家庭大于乡村家庭。

     2015广东省家庭户人口数分布图(%)

     数据来源: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现阶段广东省家庭户总量仍在不断增多;与此同时,家庭平均规模在不断减小,表现为家庭户平均人口数量明显下降。家庭户中2-3人的家庭占主流,即三口之家居多,家庭户规模呈现小型化特点。

     2010全省不同代数家庭户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省人口普查办公室:《广东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传统“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形式在广东省已经比较少见,取而代之的是由一代人和两代人组成的同期群家庭。家庭代际数量减少,代际结构如前所述呈现扁平化的突出特点。

     不同类型计划生育家庭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除数据显示外,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完善,计划生育家庭的数量不断增长,广东省计划生育家庭已经占到所有家庭类型数量的六成。城镇中独生子女家庭占三成。计划生育家庭已经成为社会主要家庭类型。

     广东省18-59周岁成年人分性别、城乡婚姻状况

    数据来源: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婚姻状况在城乡和性别分布上存在一定差异。农村离婚率低于城镇离婚率,而城镇再婚率高于农村。社会分层对婚姻状况会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并且呈现出明显的梯度性挤压特征和结构性挤压特征。

     分性别、城乡的家庭人口就业状况

     家庭收入及主要来源

    

     从家庭收入来源来看,工资性收入、生产和经营性收入、退休和养老金收入是家庭收入的三个主要来源,总占比达87.5%。城镇和农村在家庭收入方面有一定差距。收入来源方面,农村和城镇家庭收入的三大来源一致。

     广东省历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2015广东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现阶段广东家庭的功能已经体现出传统家庭功能弱化、分化、外化,家庭功能重心位移,老年人生活照料需求增加等变化特点。家庭经济功能弱化主要体现在生产功能的下降。家庭功能的重心发生了位移。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庭生理功能逐渐从生育功能转向性功能;二是家庭经济功能逐渐从生产功能转向消费功能。

     60岁以上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情况

    

    


     数据来源: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老年人生活照料需求增加。受到传统的“养儿防老”和“反哺”文化的影响,老年人主要依靠子女获得外部经济支持、情感依赖和日常照料。而随着老龄化逐渐成为社会问题,许多家庭都面临养老问题,家庭对老年人的照料和医疗服务等需求不断上升。2015年广东家庭发展报告还指出,40.4%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占比最多的为高血压,其次为关节炎。34.1%的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而38.4%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无人照料。

     不同类型家庭户主直系亲属受教育程度情况

    数据来源: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流动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总体高于农村家庭,低于城镇家庭。

     不同类型家庭直系亲属与受调查住户之间的经济联系程度情况

    数据来源: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流动家庭成员对家庭的经济依赖程度高于农村和城镇家庭。在流动家庭中,直系亲属与户主经济相对独立的比例为59.00%。

     《广东家庭发展纪实》视频↓↓↓

     撰稿:陈 芳 黄小哲视频、资料来源:省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家庭发展处

    今天是第23个国际家庭日,小编在这里恭祝各位小伙伴:家庭幸福,生活美满!

     火爆!热门文章排行榜!

     【震惊】新骗局!山寨微信工作群,除了你其他全是骗子,已有人中招!

     【重磅】5.12最火爆特辑!全省最美护士写真集!

     【头条】提醒!广东又有5人被这个东西毒倒!真心吃不得!

     如果收到我的祝福,请给小编点个“贊”呗!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广东卫生信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