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免费筛查!专家下沉!创新“两癌”筛查服务方式进农村|三版
2016/6/13 广东卫生信息

    

    


    

    


    

     广东卫生计生报2016年6月13日 第三版

     “两癌”筛查服务如何才能不再登门请?

     本报记者 朱琳 制图 郑悦

    

     免费筛查、专家下沉、赠送礼品……6月3日,本报总编与记者来到惠来县周田镇卫生院,刚好镇卫生院组织医务人员下农村上门为35~64周岁的农村妇女开展“两癌”免费筛查服务活动。

     在周田镇卫生院,院长吴孟飞介绍说,农村适龄妇女“两癌”筛查服务活动,作为广东省十大民生实事之一,惠来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两癌”筛查是指通过医疗检查手段,尽早排除或发现宫颈癌、乳腺癌这两种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肿瘤,目的是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这项检查对于农村妇女是免费的,是关爱女性的公益活动。 “两癌”筛查服务虽然是好事,但村民要放下工作进城去筛查很不方便也很不情愿,参加检查的女性并不积极。为此,全县创新“两癌”筛查服务方式,组织医务人员入村开展服务。周田镇的目标人群有8000人,签署“知情同意书”的人数3500人。工作开展以来,参加检查的女性只有1250人。

     惠来县卫生计生局党组书记陈创彬告诉记者,县卫生计生局和各镇领导都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县卫生计生局主要领导亲抓,争取到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将其纳入政府民生实事。同时,县卫生计生局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下发《惠来县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项目内容以及职责分工。许多乡镇的镇委镇政府专门成立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

     “在我们镇,由镇委委员、副镇长林贞明任组长,我任副组长,镇妇联及相关部门组成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两癌’检查工作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吴孟飞说。在周田镇的动员大会上,该镇镇委书记方志强对开展“两癌”检查工作的目的意义、服务对象、工作流程、工作要求进行全面部署。

     为打消农村妇女“谈癌色变”的顾虑,让她们自愿接受检查,工作组将项目中的“两癌”字眼隐去,突出妇女健康主题,大力宣传“妇女免费健康体检”。惠来县政协副主席、县卫生计生局局长黄烈纯等专程到周田镇参加“妇女免费健康体检启动仪式”,向该镇居民解释进行妇女健康体检的意义。

     惠来县为切实提高农村妇女的健康意识,利用辖区广播、有线电视、张贴海报、悬挂宣传横联等形式广泛开展妇女“两癌”筛查服务项目相关政策和健康知识的宣传。镇政府、卫生院及村妇女主任、村医、保健员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密切配合,采取进村入户的方式,深入到各家各户,边宣传边发动、边调查边摸底、边登记边造册,调动妇女参与筛查的积极性。县卫生计生局疾控股组织选派专家、医生下基层到村委会或村卫生站为农村妇女开展“两癌”检查工作。检查当天,各村妇女主任和村医负责召集检查对象到指定地点,按照预约对象、人数逐个登记和检查。每查完一个村,检查组及时分析汇总检查资料,并根据检查结果,确定复查对象,由镇卫生院通知本人或家属,并对其确诊和治疗情况进行随访,确保了检查效果。即便如此,很多妇女依然不愿意参加免费体检。村妇女干部一提到“请人来做检查”就头疼,为了“两癌”筛查服务工作,她们“上门一个个做工作,甚至派车接送才把她们请过来”。

     “昨天我们卫生院检查了99位妇女,初步筛查发现疑似子宫肌瘤3例、卵巢癌1例,准备送她们到上级医院复查。”周田镇卫生院医生告诉记者,虽然该项工作取得一定效果,但让乡镇妇女重视健康体检却始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们怕误工,对身体上的小病小痛不放在心上,不在乎免费的健康体检。”农村妇女大部分文化水平低,健康自我防护意识不高,就算体检发现部分问题,由于自身没有明显症状,对接受进一步检查治疗的热情也不高。

     吴孟飞说,宫颈癌、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只要早发现、早治疗,生存率都比较高,“筛查的目的就是把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前期体检中发现有妇科健康问题的,卫生院将把问题反馈给各体检对象或家属,该院妇幼保健人员会对这些人群进行重点管理,提供跟踪随访服务,规范完善资料台账。

     据统计,项目开展以来,惠来全县参与本次农村妇女“两癌”筛查活动的干部、医务人员共3000多人次,投入资金270多万元,为6025名适龄妇女进行了“两癌”筛查,共查出宫颈异常约50人,乳腺及其他妇科疾病1800多人。

     “‘两癌’筛查重在提高农村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黄烈纯表示,周田镇的情况不是特例,“两癌”筛查在惠来县很多镇村都遇冷,该县会将这项工作常态化,建立患者健康建档,健全高危人群管理体系,每年定期开展类似的筛查活动,在平时多宣传科普知识,让农村女性日渐关注妇科健康问题,提高她们的卫生意识与妇科防病意识。“让‘两癌’筛查由上门请变为主动查。”

     郁南:病源外流现象亟待重视

     □黄敏红

     目前,郁南县域内住院率仅为61.47%,与省医疗卫生强基创优行动计划(2016~2018年)90%左右的目标差距较大。在本县,病源外流现象严重,甚至在群众中流传着“小病梧州,大病广州”的话语,实现“大病不出县”目标任重而道远。

     外流现状:

     县外就医比例居高不下

     根据对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城乡、职工)参保人住院病人分布及基金支付流向情况连续3年的数据监测,郁南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就医向县外医院外流现象明显,县外就医比例仍居高不下。以2015年为例,县外住院占比高:职工医保占39.67%、城乡医保占42.31%;普遍就医住院费用高:职工医保占61.97%、城乡医保占66.72%;医保基金应报销数额大:职工医保占52.48%、城乡医保占61.45%。县外就医住院的参保人中,占职工医保70.58%和城乡医保83.55%以上人群选择市外就医;市外就医住院的参保人中,占职工医保39.62%和城乡医保36.24%以上人群选择在梧州市区四家医院住院。

     原因分析:

     医疗水平不高医技人才不足

     郁南县地处粤西欠发达地区,西与广西梧州、苍梧、岑溪交界。该县人口较为分散,随着南广高铁、广梧高速公路的开通,患者外地就医变得越来越方便,本地医院吸引和留住病人的难度较大。

     该县财政基础差,医院底子薄,医疗水平偏低。4间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相对邻近县(市、区)仍较落后,全县15间乡镇卫生院有3间标准化建设未达标;部分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陈旧简陋,诊疗设备较为单一;配套设施依然十分简陋,供水、供电设施、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部分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残旧,内外墙面装饰存在剥落等现象,院区科室设置不科学、环境绿化杂乱,就医舒适性普遍较差。加上医疗技术人才匮乏,医疗技术水平不高,虽能满足基本就医需求但满足不了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

     医技人才不足,是病源外流的重要原因。目前,全县医疗卫生单位从业人员中,卫生技术人员只占62.6 %,比例偏低。高级职称18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185名、专科学历人员690名、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350名,医技人员总体素质不高。近三年仅有22名全日制本科医学类毕业生到该县工作,吸引和留住人才困难。全县医疗机构核定编制总人数2086名,实际在编915人,在编率仅为43.7%,编制空缺问题严重。

     医疗市场无序竞争依然存在。部分县外(民营)医疗机构在未经知会或备案的情况下,以义诊为名,到郁南县各镇街道、村委或敬老院以免费接送、免费检查、免费(或低价)住院治疗等方式招揽病人。

     医保政策存在不合理。目前该市实施的仅限市内不限市外的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结算办法,间接限制了市内医疗机构业务总量的增长,抹杀了落后医疗机构的追赶动力与发展空间,难以保障县域内住院率90%的目标实现。

     对策建议:

     加大资金支持和出台人才引进政策

     要改善病源外流的现状,有待于扶持本地医疗机构发展,加大医疗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筹措资金,争取在建项目尽早投入使用。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改善医疗服务,优化服务流程。积极推进卫生强省建设,提高县级综合医院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加强中医强县建设,提升各级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发挥中医诊疗优势。同时,建议上级通过新增专项资金、政府贴息、设备支持等方式,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全面改善广大群众的就医环境和住院条件。

     继续推行全日制医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考取执业资格后直接办理入编、偏远乡镇卫生院在编技术人员岗位津贴补贴等政策,加大医疗卫生结对帮扶和对口支援力度,全面提升卫生计生队伍素质。同时,建议上级制定优惠政策,针对基层特别是山区,出台实施高学历、高职称和紧缺专业卫生技术人才引进政策,鼓励具备高学历、高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到基层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工资和福利待遇,出台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增强基础性和绩效性工资比例的灵活性,完善体现医务劳动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

     同时,需加强医疗市场监管力度,完善医保基金政策。积极开展整顿医疗市场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加大对县域外医疗机构无序竞争行为的监管力度,规范义诊备案管理,打击虚假宣传误导群众行为,维护医疗市场秩序。

     建议加大医保政策对县域内医疗机构支持力度,提高县域内报销比例,取消仅限市内不限市外的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政策,为县域医疗机构腾出发展空间。积极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并对现行医保政策作必要调整,通过医保政策杠杆引导群众理性就医。 (作者单位:郁南县卫生计生局)

     惠州探路“大数据+智慧医疗”

     建立全预约平台,每周约1.4万公立医院专家号等你约

     □ 肖霜

     日前,惠州市利用“互联网+”改善就医服务,建立全市全预约平台,开放该市三级、二级医院的预约挂号、预约检查、预约住院、预约手术、预约药品服务。市卫生计生局局长许岸高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各大医院的挂号处都排长队,现在开通了6种预约挂号的方式:有电视频道挂号、电脑官网挂号、电话24小时挂号、社区终端机挂号、手机APP挂号、微信微官网挂号,好多了。”据了解,预约服务覆盖惠州全市5家三级医院、2家二甲医院,每周平均可预约本市1.4万多公立医院的专家号。

    

     “大数据”背景下,惠州凭借信息化手段改变服务模式,为患者再造“更舒适、更准确、更快捷、更节省”的就医流程。该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医院HIS、LIS等系统对接,实现流程再造。据许岸高介绍,惠州市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市儿童医院、妇产医院)作为试点医院,对接医院的HIS、LIS等系统,实现线上支付,包括自费和社保费用支付均在线上完成。这也是惠州利用“互联网+”再造就医流程的一种新探索。

     惠州还利用“互联网+”共享高端和个性化医疗服务。借助医指通预约服务平台,惠州市民可以预约天津、北京、广东、沈阳、贵州等5个省7个市的700余家公立医院服务,可预约12739个科室、4万多名名医专家服务。医指通在全国“三甲”医院门诊放号量已达到2600万。目前平台开放预约检查科室日均28000个、开放预约病床近5000张。 (作者单位:惠州市卫生计生局)

     火爆!热门文章排行榜!

     【防癌】美国癌症发病率下降,我们却在上升!学学美国人都咋防癌的!

     【啪啪】随手拍死一只小虫致皮肤溃烂!这些“夺命虫”千万别用手拍!

     【震惊】男孩体内惊现超级细菌!因父母常给他吃这些你家也有的东西!

     阅读这么多内容,亲们辛苦了!

    

    给你点贊!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广东卫生信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