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14岁女孩一口烂苹果味,全身疼痛,丧失神智!只因常吃这些你也爱的东西!
2016/6/29 广东卫生信息

导读
14岁女生竟然一张口,嘴里就飘出一股烂苹果味,还全身疼痛到几乎丧失神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跟她平常的饮食习惯有关吗?
家住百步亭的雯雯(化名)今年14岁,读初二。小学5年级时,由于父母工作忙,她每天过早和午饭都在外面吃。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三年来都把点心零食当正餐吃
雯雯从小爱吃零食,特别喜欢奶油蛋糕,在外“自由”惯了,她几乎从来不吃饭。家人一向宠爱雯雯,也没怎么管,这样一吃就是三年。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口里有烂苹果味
半个月前,同桌发现雯雯的口里有一股淡淡的苹果香味,还颇为称奇,一周后淡苹果味变成了烂苹果味。
全身疼痛,神志丧失
前日晚上9点,正在做作业的雯雯突然感到全身疼痛,一个多小时后几乎丧失了神志,家人赶紧送她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医生发现,雯雯呼吸急促,皮肤干燥,脸涨得通红,检查结果显示尿酮3个+,尿糖4个+,被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是糖尿病的一种危重、急性并发症,随即被转入内分泌科。经过及时救治,目前雯雯的病情好转,血糖也得到了控制。
内分泌科主任毛红介绍,这么小的孩子,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比较罕见。
雯雯的直系亲属没有糖尿病病史,因此发病机理跟遗传没有关系。
主要是因为她长期点心当正餐,
过量食用高糖高脂食品,
时间长了导致胰岛功能障碍,
从而患上糖尿病。
症状较轻的酮症酸中毒患者,一开始身体会有水果的甜香味,随着病症加重,大量脂肪在肝脏内氧化而产生酮体,并扩散到血液中,致使呼出的气息中带有丙酮,患者呼出的气体就会带有烂苹果味。烂苹果味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特征之一。
一般来说,儿童糖尿病有下面几种先兆:
1、疲乏无力、易感染。孩子本来处于精力较为旺盛的生长发育期,应该多动,但突然在一段时间内老喜欢待在家里,不喜欢户外活动,精神较为委靡,就有可能是糖尿病前兆。孩子一些伤口反复出现感染情况,久不愈合。而Ⅰ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之一就是病毒感染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
2、出现频繁腹痛和呕吐现象。这种情况很容易被误诊为肠胃疾病而加重病情,家长要对孩子平时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有足够掌握,以便提供给医生足够的诊断信息。
3、突然消瘦、饭量大增。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体重应该连续稳定上升,但突然出现体重下降情况,家长要警惕。这个特点很容易被忽略,家长多认为是孩子生长发育中的正常情况,但应注意是否出现其他糖尿病征兆。
4、出现频繁口渴现象,甚至夜间多次起床喝水。孩子在一段时期内出现小便频繁现象,多年不尿床的孩子多次出现尿床现象,家长应该带孩子进行糖尿病检查。
儿童糖尿病治疗需注意
临床治疗,不能完全照搬成人糖尿病
儿童T2DM的治疗原则与成人T2DM基本相同,但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饮食方面:既要控制总的热量摄入,又不能限制过严,还要注意营养均衡。因为儿童正值生长发育期,生长发育基本所需必须得到保证。正常儿童每日所需热量的计算公式为:1000+年龄×80(千卡)。少年儿童(7~14岁)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为:标准体重(公斤)=年龄×2+8,对于肥胖(超出标准体重20%以上)的患者,所需热量是同龄健康儿童的65%~80%、对于超重(超出标准体重10%~20%)的患者,所需热量是同龄健康儿童的90%。另外,主食最好粗细搭配,适当多吃些新鲜果蔬、瘦肉、鱼类等食品,同时尽量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如糖果、巧克力、奶油、洋快餐等。“过度节食”或“以主食代替副食”的做法皆不可取,这样容易发生饥饿性酮症,并由于副食中含油脂较多,食入过多会导致血脂紊乱,加重肥胖。
运动方面:运动对于T2DM患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坚持长期规律性的有氧运动不仅可以减轻体重,还有利于减轻胰岛素抵抗,辅助降低血糖。建议患者每天应进行1小时左右的中等强度锻炼(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前要多喝水,并携带糖块以备急用。
用药方面:人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是治疗儿童糖尿病的主要药物。除了胰岛素以外,二甲双胍是目前唯一被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儿童的口服降糖药,它能安全降糖并控制体重,尤其适合于肥胖的T2DM儿童。至于其他降糖药物药物(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胰岛素促泌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至今尚未被正式批准用于儿童糖尿病患者。
通常,对于血糖轻度升高的T2DM患儿,首选饮食及运动治疗,如血糖控制欠佳,再启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治疗。对于初诊时血糖较高或出现酮症酸中毒的患儿,起始即可采取胰岛素治疗,目的是消除高血糖对胰岛B细胞的损害,逆转及修复胰岛β细胞功能。待血糖控制后加用降糖药物,胰岛素逐渐减量至停用。儿童糖尿病患者具有活动、进食不规律的特点,因此需要采用更灵活有效的胰岛素治疗。对此,我国2010年版《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指南》推荐基础-餐时胰岛素治疗方案作为儿童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之选。
心理问题,忽视不得
青少年儿童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心理状态比较脆弱,一旦患上糖尿病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有调查表明,三成糖尿病儿童存在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势必影响到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因此,对于糖尿病患儿,不仅要关注血糖控制问题,还要重视他们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疏导及各种宣教,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增强自信和勇气,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当然,这些需要家长、学校以及全社会的配合与支持。
血糖控制,不宜过严
长期高血糖可导致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外周神经病变、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多种合并症,严重危害患儿的健康和正常成长,因此,良好的血糖控制对患儿非常重要。但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发生低血糖,后者的危害同样不可小觑,低血糖可导致严重脑损害,使患儿的语言、记忆能力明显下降,重度低血糖抢救不及时甚至会造成死亡。
与成人相比,儿童糖尿病患者有自身特点:他们年龄小,需要更长的夜间睡眠;行为和饮食习惯存在不可预知;对低血糖的感知较差并具有更高的胰岛素敏感性。这些特点使得患儿本身容易发生低血糖,倘若血糖控制过于严格,低血糖的风险就会更高。有鉴于此,儿童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标准要比成人相对宽松,餐前血糖控制在4~8 mmoI/L,餐后2小时血糖≤1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Ic)低于7.5%便可。2006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发表的糖尿病诊治标准中制定了与儿童年龄相关的血糖和HbAlc的控制目标,见下表:
儿童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

控制肥胖,防患未然
肥胖不仅容易使儿童产生自卑心理,对其将来的心理健康、人格塑造、人际交往等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为日后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早早地埋下祸根。有研究显示,在标准体重基础上,体重每增加1公斤,患糖尿病危险将至少增加5%;T2DM儿童中,超过85%属于肥胖。
饮食过量、活动量不足是导致肥胖的两个主要原因,因此,控制肥胖最关键的是要“管住嘴,迈开腿”。家长对孩子最好的爱,不是盲目满足其口腹之欲,而是帮助孩子从小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让孩子少吃油腻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及杂粮,注意膳食平衡,避免长时间上网或看电视,加强体育锻炼,此外,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良好睡眠,避免精神长期高度紧张也是十分必要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减肥,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儿童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减肥药。至今,还没有见到关于既能减肥又可安全无害地用于儿童的减肥药的临床报告。广告中形形色色的减肥药切不可用于对儿童肥胖的治疗。
医生提醒
毛红提醒广大家长,孩子的饮食应该从营养角度考虑,荤素搭配得当。应限制高热量的洋快餐,以及含有较多糖分的软饮料的摄入,多吃高蛋白和高纤维素的食品。
来源:综合楚天金报 家庭医生在线 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火爆!热门文章排行榜!
【健康】癌从口入!你如果常吃这些,说不定正在“喂养”癌细胞!
【重磅】展现医护生活,传递温暖力量!推出一天就刷爆盆友圈!年度最火爆全国摄影大赛现在起航!
【可恶】18岁女孩3个月怀孕两次!罪魁祸首竟是这个常用的小东西!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请点个贊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广东卫生信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