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全省医改考核,深圳综合第一!原来亮点在这里|三版
2016/9/12 广东卫生信息

    

    

    

     《广东卫生计生》9月12日3版

     1

     2015年度全省医改考核深圳综合得分第一

     深化医改深圳都有啥亮点?

     □黄舜艳

     近年来,深圳市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与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实施“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构建医疗卫生高地,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增加,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市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

     根据广东省医改办7月底发布的2015年度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考核结果通报,深圳综合得分全省排名第一。

     “十二五”期间,该市医疗机构增加46.2%,达到3559家;卫生工作人员增加36.9%,达到92682名,其中执业医师增加36.6%,达到29007名,常住人口千人医生数2.6名;床位总数增加66.9%,达到38132张,常住人口千人床位数3.4张。

     深圳市三级医院从9家增加到25家,“三甲”医院从3家增加到10家;省级以上重点学科从48个增加到78个。

     2015年,常住人口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达到70元。市民人均期望寿命79.7岁,比2009年增加2岁。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6.18/10万、婴儿死亡率2.02‰。市民健康素养水平10.5%,高于全国9.48%的平均水平。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强基层

     每个社区都有社康中心

     “十二五”期间,深圳财政卫生总投入599.1亿元,持续推进医院新、改、扩建工程,推进社康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每个区有一家三级医院、每个社区有一家社康中心。“十三五”期间,将再投入约1400亿元,加快推进48个卫生重大项目建设。预计到2020年,全市新增床位2.5万张以上,常住人口千人病床数达到4.3张。

     未来5年拟每年引进和培养临床实用型、紧缺医疗卫生人才1000名以上。至2020年,新增执业医生1.2万名以上,千人医生数达到2.8名。

     提高社康中心建设标准和水平,将规划新建的政府办社康中心的业务用房配置标准提高至1000平方米以上。推动公立一级医院、医院外设门诊部向社康中心转型,形成三级综合医院与社康中心一体化运营、分工协作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实施街道医院提质增效工程,按照三级医院建设规划,完成沙井人民医院、松岗人民医院、横岗人民医院、布吉人民医院等10家街道医院的改建、扩建项目。加强社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鼓励专家进社区工作,财政给予专项补助,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建立家庭医生岗位补贴等激励机制,支持社康中心开展家庭医生服务。

     调整基层医疗服务价格,提高社区医务人员待遇。将对进驻社康中心开展诊疗服务的专家,按照社康中心举办医院的标准收取诊金。探索家庭病床服务打包付费,将符合规定的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建高地

     打造80个省级以上重点学科

     该市推动医疗与教学协同发展,以实施“医疗卫生三名工程”为主线,重点抓好引进和培育名医(科)、名院、名诊所,引进高水平医学院校和附属医院,推动三级医院创优上水平。

     以国内同类学科团队排名前10名为标准,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名院引进73个高水平医学学科团队,“十三五”期间再引进50个高水平医学学科团队。

     支持市属医院、各区“三甲”医院主动对标国内外一流医院,找差距、补短板,实施“一院一计划”,力争到2020年,深圳市三级医院增加到60家以上,“三甲”水平医院达到20家以上,打造80个优势明显、综合竞争力强的省级以上医学重点学科。

     推动医疗与科研协同发展,以推动医学科技创新为主线,重点建设五大医疗卫生高地,即精准医疗高地、肿瘤防治高地、区域性器官捐赠和移植基地、“互联网+医疗”高地、中医药创新高地。

     优服务

     健康服务覆盖全生命周期

     深圳注重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健康深圳”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优化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健全疾病监测和卫生监督网络,推进公共卫生网格化管理。整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服务链条,健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质量标准,为市民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制定家庭医生服务标准,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为重点,逐步扩大家庭医生服务覆盖范围。整合公共卫生、医疗、康复护理等资源、项目和服务链条,制定家庭医生服务规程,签约居民可享受优先预约、优先接诊、便捷应诊、上门访视等优惠措施。完善家庭医生服务收费制度。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工作量、服务质量以及签约对象的满意度与财政补助直接挂钩。制定医养融合服务“深圳标准”,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医疗机构与日间照料中心、养老院等单位合作,提供家庭护理、社区护理、家庭病床等服务。(作者单位:深圳市卫生计生委秘书处)

     2

     佛山护士街头人工呼吸抢救建筑工

     □索晓勇 蓝志中

     8月31日上午7时50分,佛山建筑工人傅文满推着斗车去工地上班,途中经过禅城区南堤市场时,突然倒地昏迷不醒。在命悬一线的时刻,佛山两名路过女子伸出援手,在近20分钟时间里,红衣女子多次进行人工呼吸抢救,争取了最佳抢救时机。

     事发后,救人的一幕被路人拍摄下来并传至网上,施救过程被佛山电视台播出。佛山的微博、微信、朋友圈都在寻找着这两位见义勇为的女市民。最终,一名网友在微博上爆出,视频里做心肺复苏的红衣女子,就是禅城区向阳医院佛平北社区卫生服务站护师刘茂英。

    

     护师刘茂英

     现场:红衣女子跪着救人

     刘茂英说,当时她看到马路对面围着一圈人,一个身穿白色衣服的男子躺在地上,昏迷不醒。出于职业的敏感,她拨开人群走近倒地男子,凭穿着判断,该男子是名建筑工人。刘茂英先喊了该男子一声,见他没有反应,四肢和脸色发紫,刘茂英就用手摸男子的颈动脉,发现没有搏动。于是刘茂英马上叫开围观市民,跪在昏迷男子面前,身体前倾,两手伸直有规律地按压男子胸口,间或用嘴对嘴的方式进行人工呼吸,为他做心肺复苏术。

     抢救同时,刘茂英向周围的群众示意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一起施救的还有一位白衣女子,她在旁边按住倒地男子的人中,测量他的脉搏协助救治。

     四五个循环的心肺复苏之后,病人有了反应。刘茂英说:“听到男子咳嗽两声,感受到了他的心脏搏动,我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但抢救不能停,一旦停止将前功尽弃。”直到十几分钟后佛山市中医院的急救车到来,中医院医护人员接手施救,她才停手。

     筋疲力尽的刘茂英在周围群众的帮助下站起身来,拍了几下身上的尘土,急匆匆地从大家的视线中消失,白衣女子也悄然离去。

     医生:没人工呼吸抢救生存几率下降

     傅文满随即被送往佛山中医院抢救,但仍旧没有渡过危险期。他的主治医生吴智鑫告诉记者,要不是刘茂英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术抢救,特别是高质量的胸外心脏按压,傅文满有可能挺不到被送往医院。根据以往数据,傅文满这种情况,如果在急救人员到达前没有任何抢救措施的话,每耽误一分钟,患者的生存概率将下降7%~10%。

     刘茂英:救人是医护人员的本能反应

     在多家媒体的要求下,佛山市文明办、禅城区卫生计生局组织了一场刘茂英媒体见面会,十多家媒体现场对刘茂英进行采访。当红衣女子刘茂英应邀到了现场,仍旧身穿红色衣服。面对现场密密麻麻几排记者,刘茂英始终低着头,腼腆地回答着记者的提问。

     “作为医护工作者,看到有人有困难,大家肯定都会帮忙的,”她说,人和人之间,应该有一种友善。当媒体追问她当时的动机时,刘茂英说:“当时根本没想其它的事,救人是一个医护人员的第一条件反应。”

     记者发现,刘茂英因救人跪地十多分钟,膝盖发青变肿,磨破的皮肤上还依稀可见凝结的血渍。

     刘茂英告诉记者,近期她所在的单位刚组织定期学习急救技能,这是区卫生计生局对医护人员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学习制度,每年都要进行考核。

     次日上午,佛山市、禅城区宣传部、文明办,禅城区卫生计生局相关负责人到佛平东社区卫生服务站慰问刘茂英,送上“为您助人为乐的善举点赞”证书和慰问金。

     当得知建筑工人傅文满病情仍较严重后,刘茂英专程来到佛山市中医院探望。面对这位为丈夫争取到宝贵生机的女子,傅文满的妻子王桂珍下意识地拉着刘茂英的手,哽咽着连声道谢。随后,刘茂英将市领导送给自己的慰问金转赠给王桂珍,“你们更需要这钱,好好照顾阿叔。”接过慰问金,王桂珍再次忍不住直掉眼泪,她说:“社会上还是好人多,佛山这座城市很温暖。”

     (作者单位:佛山市禅城区卫生计生局)

     3

     20载守护妇幼健康

     ——记怀集县妇幼保健院医生笪玉静

     □龙广明麦强棠

     20年来,她秉承“医者仁心”的职业信仰,用真情温暖怀集老百姓。

     20年来,无论天晴下雨,白天黑夜,她坚持出诊和为病人做手术,解决患者看病之急。

     她执着坚守,用忠诚和热爱守护着这一方百姓的生命健康。

     她就是怀集县妇幼保健院医生笪玉静。

    

     医生笪玉静

     救治危重孕妇自己却失去孩子

     笪玉静出生在新疆,1996年随丈夫来到怀集。那时的怀集县妇幼院环境简陋、设备简单,只有100多名员工。

     一次她值夜班,科室接到电话,诗洞镇一位孕妇出现临产症状。笪玉静背起急诊箱,匆匆出发。那时去诗洞的路弯曲又颠簸,她一路头晕,呕吐……到了孕妇家,只见她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全身大汗,下身一滩鲜红的血。笪玉静即刻帮她吸氧、补液、听胎心、做阴检,又风驰电掣地将孕妇送往怀城。回到医院,笪玉静顾不上自己的不适,把病人紧急送入产房,指导用力、帮孕妇接生。当黎明的曙光射入窗户时,伴随着“哇哇”的叫声,产妇终于露出幸福的笑容。笪玉静帮病人缝完针,突然感到下腹坠痛,有东西流出,这时她才意识到,自己也是一个怀孕40多天的准妈妈。

     那天,她流产了,失去了自己弱小的生命,换取了一个大生命。当病人一家三口开开心心出院的时候,笪玉静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忙碌中守护健康患者康复是最大快乐

     1999年,笪玉静的女儿来到这个世界。有一年中秋节,本来笪玉静答应带女儿去看灯会。忽然,一个电话打来,她又要回医院了,女儿哭着不让走,她无奈地甩开女儿的手。回到医院,她连续做了三台手术。当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时,女儿已经睡着。她感到很内疚,但毫无办法,作为一名产科医生,经常加班是常事。

     笪玉静常说,医生有很多病人,却没有几个朋友,因为她没有时间应酬。每天早晨不管多累,她都要爬起来准时参加晨会、大交班,到病区查房,会诊特殊病人,为病人做手术。空余时间,她们要到门诊部接诊病人。很多时候,别人在吃饭,自己在手术台上;别人在梦乡,自己还在会诊危重病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笪玉静患上了肩周炎、神经性头痛等职业病。

     “医生是忙碌的,生活很单调,但是病人的一句谢谢,一句我好多了,孕妇抱着宝宝幸福的模样和他们康复的身影都会给我们带来莫大的安慰和满足。我总认为,医生没什么时间娱乐,快乐就是如此简单。”笪玉静微笑地说着自己的感受。

     今年3月,笪玉静获授怀集县精神文明建设“优秀新怀集人”荣誉称号,是全县25名“优秀新怀集人”之一。

     (作者单位:怀集县卫生计生局)

     4

     “治未病”助医疗阵地前移

     蕉岭县中医医院构建中医预防保健体系

     梅州讯 作为梅州市唯一的“治未病”省级试点单位,蕉岭县中医医院以县镇一体化医疗服务改革为契机,将“治未病”与公共卫生服务相结合,在各乡镇卫生院搭建起“治未病”服务平台,将医疗阵地前移,构建起完善的中医预防保健体系。

     一张表、67道题、几分钟时间,一份全面的中医体质辨识报告就呈现在体检者面前,这是蕉岭县中医医院“治未病”服务的重要内容。如果发现体检者身体出现问题,医生会利用人体成分分析仪、骨密度检测仪等设备,对体检者的体型、内脏、脂肪、肌肉、骨质等进行更为全面的检查,并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指导。该院治未病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开展“治未病”示范单位建设工作以来,该院购进了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将现代科技检查手段与中医体质辨识服务结合,搭建起完善的中医体质辨识系统。

     据介绍,蕉岭县中医医院的中医体质辨识系统可根据体检者的体质状态、体质特性,预测未来的健康状况,并及时进行干预。除了体检,该院还将中医体质辨识服务延伸到病房,所有住院病人都将进行体质辨识,在住院期间获得康复调养指导;出院后,医生将根据康复者的体质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养生保健方法。记者看到,体质辨识报告上包含了饮食、推荐药膳、适应运动、适宜穴位按摩等内容。

     为进一步将“治未病”服务普及到基层,该院还派出中医专家到各乡镇卫生院进行驻点帮扶,通过举办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医药健康讲座等,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为群众服务的能力。截至目前,蕉岭县中医医院专家已下乡开展中医辨识体检1490人次,发放宣传手册25000份。

     (李思超、黄焱、何锐雄)

     5

     重温中医经典 提升服务水平

     英德市中医院开展“大医精诚”系列活动之中医药知识竞赛

     清远讯 近日,英德市中医院“大医精诚”系列活动之中医基础及中医经典知识竞赛、中药和方剂知识竞赛第二轮在该院举行,医院领导、参赛选手以及全体中医医生欢聚一堂,重温中医经典,感受中医魅力。

     据介绍,为积极推动英德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工作进程,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持续提升医院服务水平和能力,英德市中医院在8月开展以“弘扬大医精诚精神,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为主题的学习与实践系列活动。

     该院“大医精诚”系列活动主要包括中医基础及中医经典知识竞赛、中药和方剂知识竞赛、病历书写竞赛及中药调剂知识竞赛四大板块。其中,中医基础及中医经典知识竞赛、中药和方剂知识竞赛,主要围绕《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内容进行,分别设个人笔试竞赛和团体现场竞赛两轮。

     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年龄在50周岁以下的全体临床医生都要参加第一轮笔试。根据第一轮科室总成绩排名,确定参加第二轮现场竞赛的六个科室,每个科室选派3名选手参赛,采取电子计时器和记分牌,设立现场监督工作人员,由参赛队长抓阄确定台号。此两项竞赛的第二轮设竞赛队伍必答、竞赛队伍抢答和现场观众抢答等环节。

     赛后,有选手表示,“大医精诚”活动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更是一个展现自我和能力提升的平台,今后将在日常工作中把中医文化发展壮大、把中医药工作做好做实。 (张彩英刘文慧)

     6

     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街道

     为患病妇女申请补助金58万

     广州讯 近年来,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街计生协会开展关心困难单亲妈妈、关爱计生家庭妇女等活动,着力为妇女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该街道推广“广州妈妈爱心互助计划”活动。各社区工作人员主动应对参保报名火爆、排长龙的情况,充分认识到该活动对保障计生家庭妇女健康的重要意义,大家加班加点,认真审核、填表、造册,全街16个社区均在很短时间内完成11752人的参保上报工作。先后为56名患病妇女共申请约58万元补助金。

     文园社区在“七一”慰问中得知计生家庭高姨不幸患乳腺癌,经济负担重。计生工作人员立即着手为高姨申请“广州妈妈爱心互助计划”患病补助,考虑到高姨还在住院治疗,身体也很虚弱,就主动帮助她收集、整理所需的医院治疗资料证明、个人资料等,并亲自提交到相关部门进行审核,让她有更多时间休息养病。

     该街道联合越秀区中医院,为辖内无业、个体、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开展常见病免费普查服务活动,投入资金88200元,为980名妇女提供妇科常规、乳腺B超、盆腔B超等检查服务项目,对检查出妇科疾病的育龄妇女开出优惠治疗单,并提供跟踪随访服务等。(周丽霞)

     7

     湛江市赤坎区寸金街道推进“健康社区幸福家庭”项目试点工作

     逾六成计生家庭“幸福”达标

     湛江讯 近年来,湛江市赤坎区寸金街道通过“健康社区幸福家庭”活动,有效促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转型,实现家庭幸福、社区和谐, 2006年至今,连续九年被评为湛江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辖区60%以上的计生家庭达到幸福家庭的标准。

     该街道开展健康保健培训、科学育儿讲堂、“双联双促”、“三关爱”等多项活动,建设幸福家庭。

     在健康保健培训方面,寸金街道开展合理饮食、个人卫生习惯,以及预防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健康教育。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和免费上门义诊。建立婴幼儿健康档案,向婴幼儿看护人宣传婴幼儿常见病知识。开展心肺复苏应急救护、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场人员常见病预防与改善、心理健康、食品安全等专题讲座及培训。面向新婚夫妇、待孕夫妇、孕产夫妇等人群举办特殊时期培训班。

     通过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专题讲座,提高辖区群众对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重要性的认知度。组织婴幼儿亲子阅读等活动,对0~3岁婴幼儿开设“健康宝贝——快乐成长”课堂,普及教育科学育儿知识。

     该街道通过党建联席会、计生联席会,开展“双联双促”惠民活动。每年为特困家庭申请发放特别扶助奖励金14160元,在重大节假日期间对特困计生家庭进行慰问并发放慰问物资和慰问金10000余元。

     寸金街道在社区开展“三关爱”温情活动,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和“失独”家庭。街道建立留守儿童教育辅导站,站内联合辖区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周末对社区留守儿童开展免费功课辅导,创办“留守儿童之家”和“留守儿童爱心书屋”。在九二一社区修葺颐年亭作为空巢老人休闲娱乐活动场所,增加社区康乐设施,定期为空巢老人提供健康咨询。

     在健康管理方面,去年1~10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为43823人建立居民规范化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建档率均为82%。对已建档居民数据进行备份,设专人管理居民健康档案数据,电子档与纸质档同步接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备份电子档查询到纸质档的具体位置,确保随时随地调阅每位居民的健康档案资料。该街道联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湛江卫生学校等辖区单位为居民上门义诊,对辖区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针对性地为居民进行疾病预防、伤害预防和自救等指导。活动开展至今,累计为居民提供免费健康检查430人次,上门义诊150人次。 (杨昊)

     火爆!热门文章排行榜!

     【注意】睡觉流口水?快去查查,有可能是中风的前兆!

     【关注】日常吃的葱居然有玄机,甚至会影响人健康,赶紧告诉家人!

     【科普】耳痛!不及时治疗,后果很严重!(儿童常见疾病防治权威解读4)

     喜欢就贊一个吧!↓↓↓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2016年全省卫生计生系统网站微信建设运维培训班(秋季班)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广东卫生信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