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故事】我的抗癌故事:与两种癌症斗争了12年
2015/12/17 健康998官微

这是一个真实的抗癌故事。。
我姓梁,是香港中医科学院肿瘤中心的病人,我本身有两种癌症,第一个癌症是2003年10月发现的膀胱癌,第二种癌症是七年前发现的胆管癌。今天跟大家分享我自己的抗癌经历和做法,尤其是参加香港中医科学院肿瘤中心的“6F整体康复学习营”后学到的一些自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希望能帮到更多肿瘤病友。

定期检查与自我检查
多年来我自己放第一位的是经常检查。查出膀胱癌时算是早期,医生说只要做手术不需要做化疗且手术是简单的小手术。但六年前的胆管癌手术,我住院住了20天,手术时间9.5小时,切除1/3胃、1/3胰腺、全部的十二指肠、胆囊切除并切除部分胆管,发现胆管癌的时间算是初期与中期之间。我之所以会说6F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就是因为一个例行的体检,超声波发现膀胱有问题,进一步去追查,膀胱癌才得以早期发现。
怎么发现胆管癌的呢?因为小便时,颜色为咖啡色,又类似普洱茶的颜色,我太太就要我去检查,浸会医院马上要我做CT检查,医生跟我说是胰腺癌,胰腺癌是众多癌症最难治愈、恶化最快的一种癌症,原本因为手术价格便宜所以安排在伊丽莎白医院手术,但我女儿怕恶化太快所以要我尽快去医院手术。手术后医生确告知我不是胰腺癌是胆管癌,我问医生怎么会有误差呢?外科医生回复我说:胰头与胆管的位置相近,未做手术前CT检查,以为胰头压住胆管,手术后才发现为胆管压住胰头,因为位置太相近了。但不论是胰腺癌或是胆管癌,我发现都与6F中定期检查有关,不仅有病要检查,在无病时更要检查,一发现有任何问题就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自从发现胆管癌后,我买一个白色的盆子,尿在白色的盆里,每一次小便都观察自己小便颜色。普通人通常只去医院做一次小便检查,我自己每一次小便都检查,每一次大便都会观察是什么颜色。有很多事情是要自己注意而不是三个月或是半年去医院检查,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因为早期发现就可以早期治疗。
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胆管癌手术后,当时有三位医生(外科、肿瘤、糖尿),肿瘤医生跟我说不需要做化疗但是要做电疗,医生也坦白跟我说电疗有利也有弊,利就是可以将手术后剩余的癌细胞杀死,弊就是周围正常组织的细胞也会被破坏,同时医生也很详细跟我解说,胃细胞、肠细胞被破坏之后都可以再生,但是唯独肾脏细胞是不能再生的,之后右肾的功能会损失一半。
联想到自己之前听过的一个讲座提到,世界卫生组织说,医生对于病人病情的帮助只有8%,不能全然靠医生,要靠自己。矛盾有普遍性与特殊性,医生所接触到的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而每个人的病况又不尽相同,综合考虑后,我拒绝了放疗方案,决定用中医中药持续治疗,因为我非常清楚自己个人的身体情况。
饮食营养很重要
自从患癌后,我用计算机制作了一张表格,将每天的饮食记录下来。因为我胆管癌手术切除胰脏,医生要我少量多餐。
我如何控制呢?就是利用表格将早、中、晚所吃过的食物都纪录,每天早上测量血糖如果发现比平常高或低我就会查看前一天的饮食是否有什么不同,经过六年,我已经非常有经验判断什么可以吃、可以吃多少。市面上也有很多糖尿病治疗,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吃都有介绍,我要自己研究身体那当然我自己要做一个完整的纪录。我的心得,不论甚么疾病都要自己用心去研究,不要想任何事情都要依赖人,有哪一个医生可以24小时跟着你?
调节心理适量运动
说实话,我很感谢香港中医科学院肿瘤中心的“6F肿瘤整体康复”方案,正是这个方案让我知道了心理情绪调整与有氧运动的重要性。有一次,癌症复发了,后来想到可能是当时与家人有一些争执,心情不好而影响了病情;另一次是因为我补习的学生参加会考,学生很紧张,有很多问题要帮他复习,生活无规律,整体呆在屋子里缺乏适量运动,所以就又复发了。现在想想,当时我应该是违反了一些康复要素,才导致病情反复。
小编的话:不论是否身患癌症,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健康管理;管理自己的,家人的健康。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健康998官微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