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摄入大量果糖,竟然会引发低血糖?
2016/3/22 健康998官微



引自新浪微博“人民日报”荔枝含大量果糖,一次吃太多,会引发低血糖,出现头晕出汗、乏力心慌,甚至血压下降、抽搐昏迷,轻者口服糖水,重者需要送医院救治。建议广大荔枝爱好者,一次食用不宜过多,更忌空腹,可以把荔枝先放入淡盐水,再冰镇后食用,健康更美味。

1所谓“反应性低血糖”甜的吃太多
这一现象可归为反应性低血糖症,通常被认为与摄入碳水化合物之后引起的过度的胰岛素的释放有关。这一『过度』包含了两层含义——量的过多与时间的延长。

2为什么摄入果糖会导致反应性低血糖 长话短说:果糖不耐受
这还得从果糖的代谢说起。
果糖进入人体后在肝肾及肠黏膜的果糖激酶催化下,转变成1-磷酸果糖。
后者经过果糖-1-磷酸醛缩酶的作用,分解成磷酸二羟丙酮及甘油醛,甘油醛通过甘油醛激酶的磷酸化作用转变成磷酸甘油醛。
后者又可和磷酸二羟丙酮缩合成1,6-二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再转变成6-磷酸葡萄糖,后者最终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
两种酶的缺失
注意上面提到的两种酶,在临床上已发现由于这两种酶的缺陷,即果糖激酶、果糖-1-磷酸醛缩酶先天缺陷导致的果糖不耐受。
果糖激酶缺失
如果仅仅是果糖激酶的活性缺失,那么问题还不算严重,类似于乳糖不耐受,仅仅是没法利用,穿肠而过罢了。
果糖-1-磷酸醛缩酶的缺失
如果是果糖-1-磷酸醛缩酶的缺陷(大多数类型的果糖不耐受均为此种情况),那么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如果果糖-1-磷酸醛缩酶有缺陷而果糖激酶正常,那么果糖进入体内之后被转化为1-磷酸果糖就没办法再继续代谢了,1-磷酸果糖就会在体内积聚,累积的1-磷酸果糖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糖异生,而且由于大量无机磷亦同时被累积,使血磷降低和ATP再生减少。1-磷酸果糖的累积和ATP供应不足两者也阻碍了糖原释出1-磷酸葡萄糖,从而使糖原分解过程受抑止导致临床出现低血糖症状。
3“荔枝病”严重可致死我没有吓你
荔枝病的出现往往是由于患者空腹食用大量荔枝导致的,而机体在空腹的时候主要就是依靠糖异生作用生产葡萄糖供应能量,如果患者再有果糖不耐受,荔枝病就出现了,严重的时候这一疾病是会造成死亡的,尤其在儿童。

一言以蔽之:出现果糖不耐受的症状时,一定要立即终止含有果糖和蔗糖的食物。

▲
联系方式|027-84683333&健康998
编辑|Anthony·Zhang
健康998独家出品,转载请先至后台询问
无条件欢迎分享转发朋友圈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健康998App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健康998官微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