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18岁未婚先孕,被骂“妓女”,攻读博士,单身妈妈带大两个孩子,培养了美国总统
2016/9/16 枕边阅读

    

     来源:卡娃微卡(ID:kawa01)

     前段时间,菲律宾总统大出狂言,骂她是妓女。

     她本是一名白富美,父亲是是加州伯克利分校的高材生;母亲则是个金领,先是在波音公司工作,搬到夏威夷后,又成了夏威夷银行首位女副总裁。

     照理说她本应一路畅通,生活美满,但她18岁便未婚先孕,而后又两次离婚,一手带大两个混血孩子。两次婚姻失败后,她自己成为了人类学博士,并且把孩子培养成了美国第一任黑人总统。

    

     奥巴马母亲:邓纳姆

     18岁少女被骗婚,离婚后独自抚养混血儿子

     1942年11月29日, 邓纳姆出生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因为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受到了父母的万千宠爱。

    

     童年时的小邓纳姆

     从小邓纳姆便表现出了聪颖的天赋,虽然经常搬家,但这也丝毫没有影响邓纳姆的学习,在班上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6岁时便上了大学。

     这一年,她跟随父母来到了夏威夷。也是读大学期间,在当地大学的俄语课上,邓纳姆认识了来自非洲肯尼亚的老巴拉克?奥巴马,也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父亲。

    

     巴拉克·奥巴马

     那时候的巴拉克·奥巴马是大学里的风云人物,不但是第一个从非洲来夏威夷的留学生、意气风发,并且经常参加学校的各类活动,也成为了学校报刊杂志经常报道的人物,自然而然成了瞩目的焦点。

    

     奥巴马的父亲和母亲邓纳姆

     那时候,白人和黑人恋爱还是禁忌。但口才甚好的巴拉克·奥巴马还是吸引住了18岁的少女邓纳姆。两人认识不久后,邓纳姆便怀孕了,怀孕三个月后,两人才在夏威夷结婚。爱情是让人盲目的东西,越是速成的婚姻越在婚后容易爆发出很多问题。结婚后邓纳姆才发现巴拉克·奥巴马之前就已经结过婚,并且还有了孩子,自己的婚姻从头至尾就是个骗局!

     绝望的安在奥巴马两岁时提出离婚,离婚后老奥巴马继续去哈佛大学深造,再未关心过母子二人。毕业后,老奥巴马带着哈佛同学露丝回到了肯尼亚,抛弃了奥巴马母子。至此,邓纳姆和巴拉克·奥巴马的婚姻关系破裂。

     在那个禁止种族通婚的年代,一个白人女性未婚先孕嫁给了一个黑人,然后又在知道真相后,选择了离婚,这样的毅然决然和勇气,敢爱敢恨,不得不说她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女性。

     虽被抛弃,单身妈妈却给了孩子所有的爱

     尽管渣男无情,撇下孩子扔给邓纳姆只身一人,但邓纳姆却给了孩子充足的爱。

    

     童年时期的奥巴马和母亲

     缺少父亲的家庭是残缺不全的,不过斯坦利为了弥补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缺失,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任何不利于巴拉克·奥巴马的话。相反,她给孩子解释说,一个完整的家庭有三层关系:爸爸和妈妈,爸爸和儿子,妈妈和儿子,现在只是爸爸和妈妈的关系破裂了,但并不影响爸爸和儿子的关系,爸爸的爱一直都在。

    

     在某一次父亲节演讲中,奥巴马再次谈到自己的单身母亲,称“她一直努力维持家庭生计,别的孩子有的她也会满足我们,扮演着父亲和母亲的双重角色”。

    

     外祖父母和女儿邓纳姆一样宽容开放,他们告诉小奥巴马他父亲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杰出黑人”,“他唱歌好听极了,所有人都被迷住了。”也正是日常这种思想的灌输,对小奥巴马认同自己的黑人身份起到了关键作用。

    

     小奥巴马和外祖父在一起

     10岁那年,巴拉克·奥巴马和小奥巴马曾有过一次见面,这次见面两人起了冲突,然而母亲邓纳姆却告诉孩子:“你爸爸非常爱你,你不要生他气,他只是很固执。”只不过没想到这次见面,竟成永别。

    

     小奥巴马和父亲

     一个被渣男伤害过的女人,在面对孩子时,却能说出这样的话,需要多大的包容心和大气。

     再次结婚又离婚,成为人类学博士,儿子成为美国总统

     一个人带着孩子是辛苦的,不过幸运的是,邓纳姆的父母一直在帮助她,在小奥巴马两岁的时候,有机会重返校园。4年后,她获得了学士学位,这时候的她已经23岁。

     这一年,印尼留学生索托罗向她求婚,邓纳姆带着小奥巴马一起去了印尼。这里是雅加达郊区,没有电,道路也不平坦。3年后女儿马娅出生了。

    

     邓纳姆和索托罗

     只有母亲,没有父亲。这位母亲是怎样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位美国总统的?

    

     邓纳姆和儿女在一起

     她教会孩子独立,不是言传,而是身教。“不教孩子应该怎么生活,而是生活给孩子看。虽然比较少陪伴,但让奥巴马很早就独立起来。”她自己的求学路就是最好的榜样,断断续续的求学经历,最后还是完成了长达1000多页的博士论文。

    

     奥巴马高中毕业时和母亲

     她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那时候家里没钱, 不能送奥巴马去国际学校,就自己每天教儿子英语,尽管每天还要上班。

     奥巴马在回忆录中写道,每天清晨4时,邓纳姆就会来到他的房间内,“逼我吃早饭,随后教我学3个小时英语,接着两人分别去上班上学”,这样的情况每周持续5天。尽管奥巴马尝试反对这种做法,邓纳姆一个理由就把让无话可说:“我每天有这么多事情,我还要教你学习,我也很不轻松。”

    

     她告诉孩子,所有人生来平等,肤色什么的都不重要,人生最重要的是诚实、坦率和独立判断的能力。

     小奥巴马在印尼上学时,学校里的小伙伴把有着黝黑皮肤、满头卷发,再加上一副肥胖身材的他喊做“黑鬼”。他难过地跑回家告诉母亲,要买肥皂把自己洗白,母亲却告诉他黑皮肤一点也没有什么。

     她带奥巴马阅读马丁·路德·金的传记,让他听黑人歌手玛哈丽亚·杰克逊的磁带,帮助儿子早早接受多元化民族意识。她给女儿买各种肤色的娃娃,创造多元交融的人文环境。

    

     邓纳姆和奥巴马及朋友们

     1971年,奥巴马10岁时,考虑到让儿子受更好的教育,邓纳姆不惜跟儿子分离,把他送回夏威夷的外祖母身边,入读精英预备学校。一年后,邓纳姆把女儿也带回了夏威夷。

     她自己开始攻读夏威夷大学的硕士学位,研究印尼人类学,在这段时间,作为人类学工作者。这不久后,她便和第二任丈夫离婚了。

    

     邓纳姆在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做研究

     邓纳姆带着马娅回到了印尼,并成为一名自由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她不仅会多国语言,并且对印尼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她替福特基金打工,捍卫妇女事业,帮助穷人。到东亚和非洲贫困地区从事乡村开发,奥巴马曾形容她是“一个集工作、求学和养育儿女于一身的母亲”。

    

    邓纳姆在印尼一个小岛上做人类学调查

     不及享受天伦,52岁便与世长辞

     “没有别的,我能给你的,只是一个有趣的人生。”她坚信自己的儿子有潜力成为伟人。她相信自己的孩子,也相信他总有一天能成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52岁的一天,她还在印尼做调查研究,这天吃完饭胃剧烈疼痛,没想到竟是得了癌症。遗憾的是,在她离世时,也没能看见自己的孩子最后当上了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

    

     奥巴马这样评价他的母亲:“在我的生命中,她是独一无二的永恒。在她身上,我看到了最仁慈、最高尚的精神。我身上的所有优点都源于我的母亲。”

     什么样的母亲早就什么样的孩子,你一直优秀要求自己,孩子便也跟着优秀。世界上最伟大的就是母亲,给了我们一切,我们却无以回报。

     就是这样一位单身母亲,婚姻不幸,却自强自立,追求自己的事业,把孩子培养成了总统。

     商务合作QQ:800034192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枕边阅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