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学会这四招,孩子轻松预防蛀牙!
2016/7/14 青苗健康科普
导读:
龋齿俗称“蛀牙”、 “虫牙”,是人类发病率极高的疾病。我国最新口腔健康调查显示:5岁儿童中有超过66%的人嘴里有龋齿,35~44岁中年人群中,这一比例上升到88.1%,而65~74岁老年人的患龋率则高达98.4%。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龋齿与肿瘤、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和后两种疾病一样,龋齿也具有预防效果好、早期治疗痛苦小、损伤小、花钱少的特点。

龋齿究竟是怎么产生的?
龋齿虽然叫“虫牙”,但并非虫子咬出的洞,而是牙菌斑内的细菌不断分解糖产生酸腐蚀牙齿形成的。面对细菌的侵袭,机体并非单纯被动挨打,它也有抵抗、清除甚至修复酸对牙齿腐蚀的办法,所以龋病的过程是一个致病和抗病因素的拉锯战过程:

细菌们在牙齿表面集结编队形成牙菌斑,利用食物中的糖类制造出酸,并将酸封闭在牙齿表面成为侵蚀牙齿的武器;而发育良好的牙釉质本身不利于细菌的集结,也具有较强的抗酸能力;唾液的机械冲刷及缓冲作用可以清除酸、中和酸,同时唾液中的钙磷离子还能进入龋斑内修复微小的脱矿孔洞,唾液中的氟离子还能结合到牙面上增强牙齿的抗酸能力。在这场拉锯战中,我们只要打击牙菌斑、增强机体的抗龋能力就能消灭龋齿。
1.清除牙菌斑 “没有牙菌斑就没有龋齿”,我们可以通过刷牙、使用牙线,洗牙等方法来清除牙菌斑,消除龋齿发生的微环境。然而,由于口腔是人体的四大细菌库之一,细菌会重新在牙齿表面集结编队,并在被清除后8小时再次形成具有致龋能力的成熟牙菌斑,所以,我们每天至少需要刷2次牙齿才能保证把牙菌斑控制在不致龋的程度。

2.氟化物的使用 氟能防龋已经被证明了一百余年,并在世界各地获得了良好的防龋效果。供个人使用的氟化物主要是含氟牙膏和含氟漱口水。牙膏内的氟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更重要的是能增强牙齿的抗酸能力。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在清除牙菌斑的同时也增强了牙齿的抗龋能力,是最简单、经济且有效的防龋措施。对那些有高患龋风险的人群,如唾液腺功能丧失等,还需由口腔专业人员给牙齿涂布高浓度的氟化物,或额外配合含氟漱口水的日常使用。
3.降低食糖频率 糖是细菌分解产酸的原料,正常情况下,酸一旦形成,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唾液才能将它清除或中和到无法腐蚀牙齿的水平。所以,吃零食不仅会影响正常营养的摄入,还会持续不断地给牙菌斑输送弹药,使牙菌斑内始终保持能腐蚀牙齿的酸浓度,促进龋齿的发展。由于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脂肪一样是人体必须的营养,我们不可能不摄入,所以降低摄入频率、改善摄入方式很重要。对小朋友来说一定要养成饭前不吃零食的习惯,可以在饭后适当吃些甜食,并要及时漱口或咀嚼含有木糖醇的口香糖来促进唾液对酸的清除作用。

4.定期口腔检查 龋齿具有隐匿性和潜掘性的特点,早期表面完整也没有特殊症状,需要专业检查甚至拍X线片才能发现,所以定期检查对于早期发现龋齿非常重要。由于乳牙非常容易患龋,12岁之前的儿童应该每6个月检查一次,发现小洞及时修补,防止龋齿危及牙髓和根尖周组织。一般人则每年应该检查一次,如果有牙质不佳或唾液过少等高患龋风险者则应根据医生的要求每3~6个月检查一次。
编后语:做到上述4点基本上就能控制龋齿的发生。此外,对于6岁、12岁左右的儿童我们还可通过“窝沟封闭”的方法封闭第一恒磨牙和第二恒磨牙的窝沟,这一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约90%的青少年龋齿。亲们,赶快为宝贝口腔健康行动起来吧!

版权声明:
本内容来自 KQ88口腔医学网,感谢原作者的分享,转载是为了传递有用信息,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查看精彩内容
回复“黄金时期”,查看《为什么5-12岁才是牙齿矫正的黄金时期》
回复“矫牙真相”,查看《得知矫牙真相后,妈妈们后悔莫及》
回复“咬合诱导”,查看《儿牙错颌畸形早期预防及治疗的新理念》
回复“四大原理”,查看《四大原理为你揭开5-12岁牙齿矫正黄金期的奥秘》
回复“六大优势”,查看《六大优势,儿牙矫正舍我其谁!》
回复“儿牙矫正”,查看《3分钟泄密欧美50年儿牙矫正研究成果》
回复“口呼吸”,查看《一个呼吸习惯也能改变脸型?》
回复“畸形脸”,查看《牙齿对脸型的影响有多大?》
回复“诊所探秘”,查看《诊室里的这些细节,一定有你不知道的!》
若孩子牙齿有问题,可咨询青苗口腔全国热线:400-616-7079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青苗口腔微信公众号:qmdental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青苗健康科普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