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根香蕉的艺术修养
2016/6/7 ArtBanana

◇
◆
“香蕉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Anna Banana

从16世纪香蕉贸易的遍布全球,
到成为今天的一种流行,
香蕉经历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之旅。



穿 在 身 上 的 香 蕉

1926年,来自美国贫民窟的女孩约瑟芬·贝克,穿着一条用香蕉围成的半裙,在捧红过无数明星的女神游乐厅(Folies Bergere)演出,从此名声大噪。而这也成为她最经典的形象。

她被称为“黑人维纳斯”,是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的灵感缪斯。海明威曾形容她为“任何人都不曾见过的最漂亮的女人”。

自约瑟芬·贝克的香蕉裙一炮走红以后,香蕉成为著名的时尚元素之一,受到众多明星模仿和喜爱。

▲猫王和香蕉女郎

▲皇后乐队主唱弗雷迪·默丘里在《I'm Going Slightly Mad》中戴了一头香蕉

▲牙买加歌手格雷斯·琼斯和她的香蕉装

▲帕特里夏·克利夫兰为意大利版《Vogue》拍摄的图片

▲Chanel的香蕉海报

▲2011年,Prada以约瑟芬·贝克为灵感来源,设计了系列香蕉裙



波 普 与 性



1967年,安迪·沃霍尔为地下丝绒乐队设计了专辑封面,上面是一根即将熟透的香蕉,充满了性的隐喻。香蕉开始成为流行文化的一员,以其特殊的形象,扮演了性文化的代表角色。

安娜·巴纳纳应该是把香蕉玩得最溜的艺术家了,她甚至直接用banana为自己命名。她曾在哥伦比亚省创办了香蕉企业,并自称为“香蕉大王”。她是著名的邮票艺术和行为艺术大家,常借香蕉表达自己乖张怪僻的风格,以及对女性主义的思考。

▲香蕉邮票,1989年


▲安娜·巴纳纳的香蕉行为艺术


▲美国波普艺术家罗伊·利希滕斯坦的香蕉创作


▲kayan kwok的香蕉拼贴,灵感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流行文化



Banana Lifestyle
作为20世纪最受欢迎的艺术元素,香蕉从性文化的代表逐渐过渡为趣味和诙谐的象征


▲意大利设计师斯特凡诺·乔凡诺尼的作品中,总带着一份童真和幽默。他偏爱明亮的色彩和轻便的塑料,以科幻和卡通为表现形式,强调纯粹自然和返璞归真。上图为他著名的“香蕉家族”。


▲来自荷兰的Studio Job把香蕉纳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上图的香蕉地毯。


▲Studio Job设计的七种不同状态的香蕉灯具


▲日本nendo工作室为香蕉设计了一款能将包装和产品融为一体的贴纸。第一层是仿真香蕉皮,第二层是仿真果实。


▲来自波兰的WamHouse设计的扶手椅,以“剥离”为概念,巧妙地传达了椅子的幽默


▲丹尼尔·克里昂设计的香蕉台球桌
喂,稀奇 上 新 了
???

《發利波特》
艺术家:瞿广慈
28.5×24×31cm (H*W*L)
玻璃钢着色,手绘
签名限量999件
2016年

《天鹅湖Ⅱ》
艺术家:瞿广慈
34.0X33.0X13.0CM (H*W*L)
玻璃钢着色,手绘
签名限量999件
2016年

艺术家:向京
18X26.5X20CM(H*W*L)
玻璃钢着色,手绘
签名限量999件
2016年

画卷套装:50×70cm
3张(含《晚餐》+《仲夏》+《喜气娃》)
或
3张(含《晚餐》+《丰碑》+《金苹果》)
画卷筒:75×7.5cm
购买请戳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稀奇微店
或扫描下面二维码,搜索“稀奇艺术淘宝星店”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ArtBanana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