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过球的队员,会再进一个吗?猕猴和人都会上当的“规律”
2016/5/24 果壳网

     (IvyP/译)人们总是试图在随机事件中寻找一些并不存在的“规律”。很经典的一个例子就是“热手效应(hot-hand phenomenon)”。这种现象最初在篮球比赛中发现:包括球迷和球员在内的所有人都错误地相信,如果一个球员能够投中一球,那么他接下来命中的概率就会增加;反之,如果他失误没投进球,接下来命中的概率也会受到影响而减小。人们相信在投篮时,存在这样一种所谓“手感”。

     然而统计学研究显示,每次投篮命中的概率其实并不受上一次投篮命中与否的影响。上一次投篮的结果与下一次命中的概率之间是不相关的。

    

     与“热手效应”类似的另一种对于概率的错误认识是“赌徒谬误”,即主张由于某事发生了很多次,因此接下来不太可能发生;或者由于某事很久没发生,因此接下来就很可能会发生。图片来源:thelisticles.net

     抛10次硬币都是正面,那第11次呢?别急着答

     热手效应造成的认知偏见在人类中似乎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不过,这个现象是不是比我们所知的还要分布广泛,甚至波及了我们的灵长类近亲呢?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汤米·布兰查德(Tommy Blanchard)、安德烈亚斯·威尔克(Andreas Wilke)和本杰明·海登(Benjamin Hayden)以猕猴(Macaca mulatta)为研究对象,观察它们是否也相信热手效应。研究者假设,热手效应偏见反映了灵长类动物感知时间序列中的正自相关的倾向。 (译注:时间序列,指随机项是依时间先后排成序列的;正自相关,某个随机项与其随后出现的随机项符号相同。)

     实验中,布兰查德和同事们通过控制连续出现的刺激物的自相关程度,使其自相关度从高度正自相关到随机,再到高度负自相关。结果显示,正自相关度越高,猕猴们越倾向于连续看向同一边;而负自相关度越高,猕猴们看的方向则越有可能左右交替。

     热手效应在人类社会中的普遍性加之其在灵长类近亲中的存在,暗示着它可能有一定的适应性意义。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我们的祖先都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而在大自然中,各种资源的分布通常都不是随机的。根据这一逻辑,布兰查德认为:“如果你看到地上有一个苹果,就有可能会在附近找到更多的苹果,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不远处有一棵苹果树。而如果你找到了一颗苹果树,那周围就可能有更多的苹果树。”

    

     你是否在这块烤焦的面包上看出了耶稣的形象?1958年时,德国精神病学家克劳斯·康拉德(Klaus Conrad)用“apophenia”一词来指代这种自发地在随机的、无意义的数据中寻找模式和关联的体验。图片来源:blog.lib.umn.edu

     你在人民币上找到过唐僧师徒吗?为什么有人就能?

     灵长类动物所搜寻的食物种类都倾向于成片出现,这可能就是我们演化出倾向于发现某种规律的原因。最终造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热手效应。布兰查德表示:“人类和猕猴可能特别善于发现这些正相关性。因为在自然环境中觅食时,发现这种相关性会为它们带来很多益处。”(编辑:球藻怪)

     一个AI 买彩票中奖时,就想着【下次一定还会中】;如果没中,就想【这么久没中那下次一定会中】……一个贝叶斯学派的AI认为人类大概是一种“就是无法把乐观态度用在正确地方”的动物吧。

     抛10次硬币都是正面,那第11次呢?别急着答

     NBA球星中的学霸们

     不要相信你的直觉:那些概率统计的奇妙结论

     赤裸裸的统计学:五大常见统计误区

     果壳网ID:Guokr42中二病究竟有没有得治?密集恐惧症真的“只是矫情”?不相干的东西严丝合缝拼在一起就觉得爽,是强迫症吗?你有病?没事~ 果壳有药呀!

    本文来自果壳网,谢绝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果壳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