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焦虑丨宝宝太粘人?但分离是必经的成长
2016/6/4 01教育

    

     “芒果妈,我家宝宝10个月了,现在我准备重新回去上班,可是最近发现她越来越黏我,每次我一离开,就哭得撕心裂肺,我该怎么办呢?”

     相信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经历:一旦你消失在孩子的视线外,他就会嚎啕大哭,让你逛街甚至去个厕所都无比困难。

    

     有的孩子甚至半夜“查岗”,醒来后就“妈妈抱”、“妈妈拍”。更不用说妈妈要上班去,他们所表现出的严重“分离焦虑”。

     但是,分离是成长的必经阶段,今天的内容写给所以焦虑的妈妈们。

     分离焦虑来了

    

     大约在孩子六个月的时候,他们开始意识到你和他是独立的个体,这意味着是你有可能会离开他,渐渐产生了分离焦虑。

     大多数专家认为,10个月-1岁半时达到顶峰,一岁半至两岁半期间也是困难期,特别是面临上幼儿园的时候 。

     但这之后,分离焦虑会逐渐减弱,无需过多担心。

     如何缓解分离焦虑

    

     首先,不要偷偷离开的离开。

     有些妈妈因为害怕听到孩子哭,就总是趁宝宝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溜走,这样做不但不会帮助宝宝适应你不在的场合,反而还会让他更害怕你总是突然消失。

     虽然宝宝可能会大哭,但你一定要跟宝宝说再见,不要用试探性的问法:“你自己玩的也不错,那妈妈去上班了好不好?”而要温柔坚定的告诉他:“妈妈要去上班了,等下班后就回来陪你,妈妈爱你。”

     然后你就可以离开了,不要因为宝宝哭就总是拖延、又回来安慰,这样宝宝会发现哭泣是挽留你的好方法而频繁使用。

     其次,生活要有规律。

     有规律的生活会极大的增强宝宝的安全感。如果宝宝发现你每次下班都会准时回来陪他,那么他会很快调整好自己,适应你不在的时候。

     看照片或视频

     妈妈可以把“全家福”放在显著的位置上,平时多让宝宝指认“这是妈妈,这是爸爸”,也可以录一段宝宝最喜欢的故事或儿歌,随时放给他们听——宝宝很快适应,妈妈不在身边,但是她的形象和声音一直都在。

     结交几个“朋友”

     妈妈可以准备一个“人偶娃娃”,取个好听的名字,让宝宝每天陪她一起吃饭、睡觉,也一起等妈妈下班。这种安定和信任感的“宝贝“,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孩子内心的焦虑。当然,有真实的好朋友更好。

     请好好珍惜这段时光吧

     我非常不赞成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强行训练他所谓的“独立性”。尤其是在孩子出现分离焦虑的时候,千万不要认为这是“恋母”、“娇气”、“不独立”。

     强行“训练”孩子独立,只会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孩子变得越发“粘人”,因为他的安全感被彻底破坏了,他时刻都在担心会被抛弃。另一种是孩子异常的独立,然而这种独立是伴随着冷漠、自闭。

     所以父母一定要认识独立的能力不是通过被拒绝而培养的,而是随着成长完成对自己的认知获得的。

     孩子全心全意依赖我们的时光就只有这么短短的几年,在这段时光里,他们无条件的爱着我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珍惜呢?

     芒果妈的碎碎念

     每次看到一些关于要和宝宝分开的后台提问,我都感到很心疼,做个妈妈太不容易了。不少妈妈问我:”我该不该辞职?“

     其实,这里有一个问题:你对孩子的依恋超过孩子对你的依恋,即使你辞职回家,将来孩子也未必能够和你正常分离。

     建议所有的妈妈先梳理清楚,哪些是你的情绪,哪些是孩子的情绪,把你的痛苦与孩子的感受划清界限,处理好了这一关,再考虑是否辞职回家。

    

    

     关注我微信号:cn01edu(←长按复制)

     01教育(就是您要的教育),打造全国最大的教育平台

    

     按个

    再走啦~
让我知道你是爱我哒!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01教育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