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一次展览让你看懂印象派
2016/6/13 大象公会

     大师前奏

     出生于巴黎的莫奈5岁时跟随家人来到诺曼底的勒阿弗尔,守则严苛的校园生活,无聊乏味的课程和耗费精力的同学关系让莫奈倍感束缚。他经常逃课出去,整日在海边远望陡峭的崖壁和变化莫测的大海。

     海湾广阔的景致在时刻变换的光线里演绎出一幕幕精密的影像,那时莫奈就已经试图用颜色和线条重新演绎勒阿弗尔了。

    

     勒阿弗尔港湾风光

     在风景的陪伴下,莫奈逐渐认可了心里这个由艺术家梦想的男孩,当父亲希望他继承家中的杂货铺时,他说:“我愿意永远站在大海面前,或波涛之巅。”

     谁也想不到,这位日后的印象派大师居然以画讽刺画起家。15岁的莫奈凭借《抽雪茄的花花公子》、《波尔多红酒》、《头戴马德拉斯布的女黑人1857》等风格鲜明的讽刺画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求画,一时卖画的顾客甚至超过了买杂货的人。

    

     《头戴马德拉斯布的女黑人》中,莫奈毫无保留地描绘出这位身着传统服饰的安地列斯妇人的丑陋。她头上戴着马德拉斯格子花纹头巾,张扬飞舞的蝴蝶结下,是一张极度夸张丑化的面容,与人物上半身苗条、高傲的处理方式形成绝佳的对比和讽刺

     此时,一位名叫欧仁·布丹的画商发现了莫奈,这次际遇在莫奈看来颇有“睁眼看世界”的味道。布丹画框店的主顾中有古典派大师库提赫与特洛容,在6个月里,布丹把自身所学和他对大师画作的理解毫无保留地教给了莫奈。

    

     《近郊的风景》是莫奈1858年的作品,描绘太阳升起时,自然风景逐渐驶入眼帘的情景。这幅作品的成功使生活在勒阿弗尔的莫奈前往巴黎,进行了正规的绘画学习

     1859年,在欧仁·布丹和父亲的支持下,莫奈怀揣着布丹的介绍信和一腔憧憬来到都市巴黎,开始他的了印象派之旅。

     巴黎爱人

     莫奈来到巴黎时,法国由于与普鲁士对抗而引起沦陷战争,当时正值漩涡时期。经由姑姑介绍,莫奈得以进入夏尔·格莱尔的画室,开始与巴齐耶、马奈、雷诺阿、西斯莱等名家会面交流。

    

     《夏伊公路(枫丹白露森林的道路)》莫奈和雷诺阿、西斯莱一起描绘巴比松近郊的枫丹白露林,亮光照射在树林中的样子。莫奈说:“除了绘画和自然,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可以吸引我的。”

     1864年5月,夏尔·格莱尔的病情恶化,资金困难导致画室经营难以为继,莫奈和挚友巴齐耶来到诺曼底地区翁弗勒尔。乡下闲适的生活得以让莫奈慢慢收集自然最本真的样子,开始并藉由光的惊人效果来进行创作。对于翁弗勒尔,莫奈评价说“这里的自然就是光本身。”

    

     《诺曼底农场》描绘翁富勒尔附近农场中,人们给农场家畜们喂饲料时闲暇的样子,作品对树、草、莲花池、动物等田园风光描绘让人对翁弗勒尔周边的美景印象深刻

     为了躲避征兵,莫奈来到了伦敦,而巴齐耶则在普法战争中身亡。战争结束后莫奈由荷兰回到巴黎,在创作马奈代表作《草地上的午餐》的同名作品时,莫奈遇到了缪斯卡米尔,并在画作《穿绿裙的女人-卡米尔》中第一次亲手执笔将爱人呈现在画布上。

    

     《穿绿裙的女人-卡米尔》卡米尔不仅是莫奈的挚爱,也是创作的灵感源泉,1875年的作品《撑阳伞的女人》正是以卡米尔和儿子为模特创作的

     1854年法国开始与日本进行贸易往来,日本木版画巨匠喜多川哥磨和葛饰北斋,安藤广重等画家进入法国艺术家的视线。

     1876年莫奈的作品《穿日本和服的女人,卡米尔》中借用日本元素,在当时被称为“日本主义”,莫奈故居的庭院也颇具日式风格,这足以说明他对日本文化的关注。

    

     《穿日本和服的女人,卡米尔》

     1879年,年轻的卡米尔离开了人世,莫奈为最美的爱人创作了冷静克制、情感复杂的画作《临终前的卡米尔》。在充满极度悲伤和忧郁的精神痛苦中,意志消沉的莫奈通过描绘大量景物磨掉了几个月。在莫奈1879至1880年的作品中,冷色处理的风景和冬日苍白的江水毫无生命迹象。

    

     《临终前的卡米尔》经历了夫人卡米尔的逝世,莫奈陷入了精神和经济双重不济的艰难境地。第三次印象主义展虽然成功,但没有解决莫奈经济上的困境

     永恒影像

     定居吉维尼后,几次展览和资助者的购买让莫奈的经济状况好转。1887年,莫奈开始在吉维尼的花园中做起了园艺,并创作植物作品。此时莫奈作为“印象主义巨匠”的地位已得到认可,他一边在地中海,鲁昂,伦敦,威尼斯等地旅行,一边创作艺术价值卓越的作品。

    

     《睡莲》呈现了现实和非现实,天空和水,云彩和花朵倒映出来的影子混合成抽象化的新画面

     1892年,莫奈在鲁昂大教堂西侧的酒店里度过了两个月,潜心研究教堂入口和塔上的色彩及光影变化,之后创作出20幅作品,并在1895年的杜兰德-鲁埃尔展示会上大获成功。

    

     《黎明时的鲁昂大教堂》教堂晨时而粉红色,时而灰色,上午垂下绿色和蓝色的倒影,正午在灼热的太阳下发出耀眼的白光,天色向晚的午后重新照射便强烈的阳光,最后变成灰色紫色最终消失掉

     莫奈在1900年前后多次到访伦敦,烟雾笼罩下莫奈共创作了37幅伦敦系列作品,并于1904年在巴黎展示会上以《伦敦的泰晤士河的风景系列》为题进行展览,是莫奈创作生涯中最成功的作品。

    

     《查理十字桥》

     1905年初,莫奈发觉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直到六年后眼科医生诊断他患了白内障。在经过一次失败的手术后,莫奈的左眼由于黄色内障而看不出紫色和蓝色,而此时他依然坚持作画,直到1926年12月5日。

     “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仅仅是为了画出我所感受到的自然。”他捕捉到了刹那间的印象,并为其创造了永远的价值。

    

     《阅读中的克劳德·莫奈》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1872年所画

     莫奈的真迹大多分散收藏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博物馆中,例如马墨堂博物馆、橘园博物馆等。一般人很难有机会完整欣赏莫奈一生1400余幅作品。

     此次《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精心设计八大展区,利用多媒体技术动态呈现,在导览指引下真实感受印象派巨匠传奇一生。

     五个一般展区利用“整体艺术”将400余幅莫奈画作与尖端数码技术融合,原画通过数码技术、立体影像技术改变,呈现出色彩鲜明,内容动态的生动效果。

     三个特殊展区中,3DMapping技术再现了莫奈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鲁昂大教堂,通过模型可以观看到鲁昂的每一个场景

    

     《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技术亮点

     大师作品从静态到动态

     《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北京站约占地2000㎡,60余台激光投影仪脱离传统画作静态展示的局限,多媒体技术动态呈现画作。

     视觉亮度高

     本次采用的第四代激光显示技术和光源光机一体化技术设计,因此投影机的亮度衰减十分缓慢,为正常投影仪亮度输出的120%-130%,保证观众的观展效果。

    

     不产生红外线及紫外线

     本次采用的第四代激光投影仪基本不产生红外线与紫外线,在提高系统稳定性的同时保障观众的健康。

     宽广的色域,精准的颜色还原,达到宽色域与高亮度二者兼得

     第四代激光显示技术,色彩表现较好,色域超过了Rec. 709所定义的色域空间。视觉上的体验是红的鲜艳,绿的纯粹,蓝的透彻。使每一位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艺术作品。

    

     手机语音导览

     本次展览除了人工导览外还特别提供手机语音导览,请准备好耳机以免影响他人观展。

    

     点击阅读原文,抽取大象公会专属200张《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通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大象公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