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殇 | 致我8年的同窗宋医生
2015/7/9 微医集团

     今天上午打开微信,在我的2002级北医八年制微信群里听闻了一件令人难以相信以及感到窒息的噩耗,我大学隔壁班的学霸,中日医院SICU的宋韩明医生,今日(7月8日)凌晨在工作岗位上猝死。

     综合各方消息部分还原事件如下:宋医生近日常感到上腹不适,疑似“胃痛”。昨日(7月7日)夜班坚持工作,胃痛发作难忍,曾输兰索拉唑治疗,后被护士发现生命迹象微弱,抢救无效离世。

     作为曾经的同窗,我们这些同学真的很难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1983年出生的他,今年才32岁,身体偏瘦,无吸烟等不良嗜好,就这样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心痛难以言喻。

     在我们眼中他是会成为基大夫(北医八大名医之一,“抢救大王”张树基大夫,北医人都喜欢叫他“基大夫”)第二的一个好医生,他也曾经是我们的好学霸,同学中几乎没有人没借阅过他的笔记,没有人不认识“宋教授”。。。早上,看见朋友圈里的消息,多么希望这只是个玩笑。。。老宋,走好,天堂没有繁重的医务工作,没有冷冰冰的医务处告示。。。

    

     图为同学转发的宋教授的办公桌

     作为医学媒体人,我觉得我们有理由站出来,呼吁医院、社会,以及我们自己,多多关注我们自己的健康,多多关注奋战在临床一线的中青年医生的健康。

     呼吁一:请医院为所有员工进行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

     据悉,有些医院只有40岁以上或者45岁以上的医务人员才享有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这一点,也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有些医院怎么可以连员工的身体健康都不关心?!

     作者曾经做临床医生时所在的医院,每年都会有健康体检,曾经有一年的体检,共查出4、5例甲状腺癌的职工,且主要是年轻医生。可见,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多么重要。

     做了媒体人之后也渐渐地知道,其实很多慢病都在有着年轻化的趋势,超负荷的工作,不规律的作息、饮食,巨大的精神压力,已经使年轻人的健康状况“非常糟糕”,医生群体更是如此。

     据我国医生生存状况调查结果显示,77.8%的人每天工作8~12个小时,并有16.4%的人每天连续工作12个小时以上,而高达67%的医生表示自己曾连续工作36个小时。几乎全部医生都处于无规律的生活状态,83%的医生中午不能按点吃饭或只能飞快吃饭,97.49%的医生每晚平均睡眠低于8小时,96%的医生曾在工作中憋过尿。

     在我国医务人员中,处于亚健康状态者高达66.5%;35岁以上男性医生高血压患病率已是健康人群的2倍;而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我国男医生相比同龄同性别健康人群高4倍。83%的人称同事中有人患了癌症,37%的人周围有同事猝死。

    

     因此,我呼吁:请医院一定要为所有医务人员进行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 医务人员是医院最珍贵也最昂贵的资本,请一定善待你的员工!

    

     呼吁二:为了家人为了爱人,好好生活吧!

     仍然坚守在临床一线辛勤工作的医务人员们,在朋友圈里,在微信群里,表达着哀思,彼此抱团取暖,希望能得到更多关注和温暖。

     身体是自己的,请大家自己多关注自己的身体,真的,挣钱再多,房子再大,发了再多SCI,也比不上“好好活着”。

    

     所以,我亲爱的同学们,以及所有在医疗圈儿中的朋友们,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请好好生活吧!

    

     最后,希望医院能妥善安置其父母家人。

     愿韩明兄一路走好!

     作者:北医02级八年制 扈妍

    

     | - 看专家,用微医 - |

    

     医生的超负荷工作问题急需引起大家的关注,只有医生健康,才有更多的病人健康。同意的请点ZAN!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微医集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