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丨张晓春:互联网用三个阶段完成中国医疗服务效率提升
2015/12/31 微医集团

     本文转自:湛庐文化

     12月28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湛庐文化、《财经》杂志在北京保利大厦酒店举办2015“医疗创新与产业重构”高端论坛暨《创新者的处方》新书研讨会,探索医疗行业创新之路,这也是庐客汇大讲堂第九期活动。

     在本次论坛中,正为医改做出颠覆式创新尝试的微医集团创始人张晓春认为,实现互联网对于医疗服务效率的提升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中国医疗体系的现状和症结

     今天我想要跟大家交流的是我眼中的一些社会现象,或者是说城市现象,当代医疗已经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看病难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排队3小时看病3分钟的现象并不罕见,看儿科更是难上加难,现在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的儿科的门诊经常爆棚。

    

     我们看病难在哪里?我把它总结成了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的难是我们想知道我们这种不舒服到底是怎么了。所以用医疗领域的话来说,我们是需要诊断清楚我的症状或者是说更准确来说我的病是怎么一回事。

     第二个难点是我知道我自己是什么问题了,那么我应该去找谁,找什么机构,找什么医生。

     第三个难点是我需要花多少钱,需要多久才能够得到这种服务。

     第四个难点是彻底治愈需要多久。这样的几个难点在现有的医疗服务中(无论是技术还是商业模型),基本上没有特别好的方案去解决。

    

     所以面对着这种困难,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医生的绝对数量并不少,加上村医的话,中国的千人医生数要超过美国。但是我们看到在中国协和医院每天的日均门诊量是一万五,而同样的美国的综合医院约翰霍普金斯每天只有1560人。中国的三甲医院以8%的数量承接了46%的诊疗行为。这个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中国三甲医院充当着首诊的作用,成为了最大的社区中心。所以说问题的症结不是在医疗供给的绝对量,而是说医疗效率的不均衡,即医疗资源运用的极度不均。所以简单从供给侧找方案,不会是最有效的。国家也意识到应该从供给侧的效率配制来做一些方案,提出了分级诊疗的医改目标,这种目标更多是通过线下的方式去实现的。但线下的分级诊疗做了这么多年,效果很难令人满意。

     ……

     互联网医疗的探索与实践

     线上医疗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医疗效率不均衡的问题,互联网对于医疗服务效率的提升大概有这么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去做最简单的事情,最基础的事情,但是可能会增加老百姓的可及性和普遍性。我们称之为连接阶段,这个阶段可以通过连接把原本非要在综合医院里完成的事情拉出来。拉到屏幕上,拉到PC和手机上。

     第二个阶段:就是我们所说的能否在商业模式方面提供不同于传统的专家方案。而是会有一种增值服务的机构。要从团队协作入手,形成一种医疗资源的动态的均衡配制。

     第三个阶段:即是《创新者的处方》中提到的价值网络的构建,我们强调的是分工诊疗而非分级诊疗。

    

     有这样规模的基础之后我们再思考有没有可能基于三甲医院的服务提供者和医生做一些增值服务。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之为团队医疗的阶段,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重组医疗资源。过去大家都去看一个专家,使这个专家接诊能力有了瓶颈,而现在我们希望大家看的是微医专家团队,使它的接诊能力得到放大,但是这样的团队我们是限定是同学科的,而且希望他是跨区域的,这样的话会使得我们最终在提供增值服务的时候变成了可能。

     所以通过这样的产品,团队之间可以更好的开展转诊、会诊,可以更好的共享临床科研的数据。可以更好的依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去匹配更适合的专家。带来的变化可以看到专家可以更加专注于团队的辅导和学科的建设,医生经验得到提升,品牌得到提升。

    

     本质上,专家的经验和年轻医生的时间按照疾病病种等要素得到了一种重组。重组之后,有没有机会去创造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我们探索这样的商业模式的时候,有幸碰到的朱老师,碰到了《创新者的处方》,书中很多的观点和我们的探索是非常相似的。《创新者的处方》中提到,除了技术创新以外,颠覆式创新一定要在商业模式方面有所创新。比如说克里斯坦森对于颠覆式创新的构成,他认为一定得有这种技术使得服务更加简化,更加可及,一定有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使得获得这种服务的成本更加低廉。一定得有一种生态使得参与其中的人可以更加阳光,更加普遍,更加容易的去变现。当然,交易法则和标准要有利于这三个方面。

     我们也要看到克里斯坦森对于商业模式的四个要素,从价值主张再到盈利模式,再到流程构造,以及资源获取,如何形成有山有水,山是护城河,水是现金流的这样一种良性的模型。我们也会看到医疗服务也在从简单的医院,商业保险公司和顾主这样的三个主题的价值网络变成一个以数据为核心,包含着更多的参与者在其中,各个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密,更加方便这样的一种颠覆性的价值网络。

    

    在我们的实践中,可以看到我们在增值服务的过程中和传统的,现有的医院结合,形成针对专业性,精准性更强的一种地面的服务模式。也可以看到我们在细分品种,细分门类里面按照母婴人群,按照心血管人群,按照消化人群,甚至按照中医,这些形成了在综合服务模式方面的探索,我们也探索如何借助,辅助网络来更好的进行慢病管理,更好的通过基层贴近服务家庭。

    

     让天下人“就医不难,健康有道”,是微医集团(挂号网)所有人坚持信奉的使命。

     我们也在探索借助辅助网络模式从基因监测来更简单的去帮助大家了解自己健康,发现影响自己健康的因素。这样的探索,其实也就正是在我们自身的实践,再加上我们与智者的同行过程中形成的线上线下的增值加辅助,构成了一种价值生态网络。这就是互联网医院的价值网络,也是互联网方式的分级诊疗模型。

     您可以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关注乌镇互联网医院找到对症专家!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微医集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