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好家长有6大戒律
2015/2/6 生命时报

    

     【导读】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的背后,都少不了家长为教育付出的巨大心血。但有时,家长可能会忽视一些教育细节,让孩子走了很多弯路。河北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牛美艺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尤其是以下六大戒律,如果家长屡次违反,就可能变成6剂“慢性毒药”,影响宝贝们的心理成长。

     生命时报特约撰稿 牛美艺

    

    戒律一:不能想起来才教育。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发育都不完善,所以教育孩子要持之以恒,要在第一时间纠正不良行为,而不是想起来才教育。比如吃饭时含着食物说话,如果当时不指出来,孩子可能会默认这个行为是对的,今后想起来再教育,孩子会觉得“我以前就这么做,也没人告诉我不对啊”,效果就比较差。

     这要求家长时刻关注孩子,不要忽视细节,尤其对原则性问题一定要盯紧了,才能养出有道德的小绅士。

     戒律二:不能一生气就教育。

    现代社会,人人都很急躁。许多家长常压不住火,一生气就大发雷霆。人性充满弱点,我们遇事首先冒出来的“第一念头”,往往是有问题的或片面的。比如下班回家看到孩子把厨房弄得一团糟,的确让人生气。但这可能是孩子想为晚归的爸妈做点吃的。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骂孩子,不仅伤了孩子的心,自己也会追悔莫及。

     正确的做法是,因为孩子的举动生气了,先提醒自己稳定心境,然后再耐心问问孩子为何这么做。家长不妨记住两个被“篡改”过的成语:“理直气和,义正辞婉”。管教从严,是要原则从严,心思从严,态度则要诚恳、温和、耐心。

    

    戒律三:不当众教育。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尊严。“丢人现眼”是内敛的中国人最忌讳的词语之一。成年人尚且对“现眼”如此忌讳,何况自尊心本就脆弱的孩子。当众责骂、殴打孩子后果非常严重。新闻里不乏因为父亲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打了一巴掌,孩子就跳楼自杀的事件。

     即使孩子没有如此极端,当众责罚,也会让他自尊心受损,今后要么畏缩不前,要么性情狂躁。

     戒律四:避免消极教育。

    中国家长教育孩子喜欢批评和消极暗示,而较少表扬、夸赞。如考试考砸了,家长一定会指责孩子没好好学习;假如考好了,父母有可能视而不见,认为这是学生的本分。现今流行的正念育儿法则告诉我们,要觉察到自己和孩子当下每时每刻所显露的身心经验,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的一切。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很少烦躁,更有安全感。

     父母还要克制批评的欲望,改变“正话反说”和传统的“不相信、不鼓励、不期待”的习惯,在孩子有勇气去尝试、去改变时,助他一臂之力。

    

    戒律五:吃饭时、睡觉前不批评。在孩子成长中,吃和睡是最重要的事情,可偏偏有些家长因为时间或其他原因,就喜欢在这两个时刻教育孩子。

     就餐时间是一家最温馨的时刻,国外的家庭会在饭前祷告,充满感恩之情。此时教育孩子,会让其吃饭时战战兢兢,影响食物吸收,甚至对食物丧失好感。睡觉前教育,不仅会影响睡眠,满脑袋的批评还可能让他做噩梦,第二天的心情也不会好。

     戒律六:别让“别人家的孩子”害了自家娃。

    发展心理学尊重每个孩子的巨大差异,可有些父母却非要拿“别人家的孩子”跟自己孩子比较,树立一个毫无来由、不知所谓的榜样。

     事实上,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我们所不知道的秘密,教育孩子,最好“因材施教”。如莫扎特五岁就拉一手好提琴,七岁就会谱曲,若非要按照李白的标准来教育,那世上既不会多一个大诗人,还会少一个音乐家。经常对比还会让孩子生出嫉妒心,影响未来的人际关系。▲

     版权信息: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有内容合作事宜,请联系生命君。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