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2种跟吃有关的广告,已经“愚”了我们很多年
2015/4/1 生命时报

    

     【导读】

     愚人节这天,当别人都在整蛊、恶作剧的时候,生命君决定教你识破一些食品广告中的骗局。如今,生产食品的商家们都铆足了劲,在“健康”二字上下了大工夫。可你知道吗?很多打着“健康”旗号的食品未必真的健康。《生命时报》邀请食品、营养领域的权威专家一一解读,教你当一个聪明的吃货。

    

     生命时报记者 尹若雪

     在各种营养成分、科学术语和最新研究的轰炸中,各种新奇的“健康食品”总能大赚其钱。不过,当我们用专业眼光去审视那些“看起来很有道理”的介绍,却发现多数都是忽悠——或者,只是正确的废话。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以下是最常见的几种废话:

     含人体必需的XX。

     人体正常运转需要许多物质,但“人体必需”跟“需要补充”是两码事。一种情况是,人体需要的物质要人体自己产生才有用,吃进来的没用,比如胶原蛋白和各种酶(即“酵素”)。

     另一种情况是,只要能正常吃喝就不会缺乏,比如磷、氯、钠、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等。用某种食物含有多少“人体必需的物质”来显示它有多“健康”,完全是偷换概念。

     含有XX种营养成分。

     人体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多种营养成分,每一种都有各自适宜的需求量。除了婴儿,人们每天都吃多种食物,各种食物的总和才构成摄取的营养组成。

     一种好的食物,能高效提供某种或某几种容易缺乏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纤维、维生素等),而附带的需要限制摄入的营养成分却比较少(如脂肪和糖)。

     “含有多少种营养成分”是个没有价值的指标——至于广告中所说的“含有XX种维生素、XX种矿物质等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随便拿一把野草去检测,也都可以检测出类似的结果。

     含量比某食物高XX倍。

     典型的例子,比如“玫瑰盐的含铁量是普通盐的几十倍”“螺旋藻的蛋白含量是牛奶的二十多倍”。前者是因为普通盐中几乎不含有铁,玫瑰盐中只要有一点,就是很多倍。而后者,则是把螺旋藻的干重跟百分之八十多都是水的牛奶相比。

     其实不管玫瑰盐中的铁是普通盐的多少倍,每天都只能吃几克盐,其中的铁完全可以忽略。而螺旋藻中的蛋白含量虽然高,但每天吃上几克就已经价格不菲,而牛奶喝上几百克也不成问题,所以牛奶是蛋白质的优质来源而螺旋藻不是。

     谈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不考虑正常食用量以及所含的量占每天需求量的比例,说得天花乱坠也都没有意义。

     XX大学研究发现。

     任何一种食品或食品成分的健康功效,都要经过多年、大量、各角度、多机构的研究,才能形成共识被认可。

     在XX上,“XX大学研究发现”往往只是在特定条件、特定体系中的初步研究,有科研价值但远远不足以作出“结论”。而很多广告,是把研究结果进行了歪曲夸大来忽悠公众。

     除了上述几句经典废话,还有8种更忽悠人的食品广告。比如“非油炸”、“无糖”、“零脂肪”、“高钙”……这些打着“健康”旗号的食品未必真的健康。《生命时报》邀请食品、营养领域权威专家一一解读。

     “非油炸”食品真没油吗?

     不少薯片、饼干、膨化食品都号称是“非油炸”,采用了烘烤的加工方式。这让很多人以为,非油炸食品不含油,所以更健康。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管营养师王玉梅告诉《生命时报》记者,非油炸食品确实比油炸的好一些。首先它含油更少,其次是没有经过高温油炸,致癌物少。

     但非油炸食品只是加工时不用油炸,不代表不含油。比如有些食物烘焙时也需要刷油,才能保证其香酥脆的口感。非油炸食品的脂肪含量从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三十几不等,仍然较高,吃时应该控制量。每天吃几口没什么关系,但是如果每天来一大袋,油脂摄入还是会超标。

     “无糖”食品真没糖吗?

     包装上写着“低糖、无蔗糖”的食品,最受中老年人、糖尿病病人以及肥胖者的青睐。这类产品主要包括糊粉类食品、饼干、点心等,号称糖尿病病人可以放心食用。其实,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陷阱。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很多人选择无蔗糖产品是为了控制血糖。然而,能让血糖快速上升的,不仅仅是蔗糖成分。

     以淀粉为原料的糊精、麦芽糊精、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等,哪一个的升糖效果都不逊色于蔗糖。仔细查看食品标签,你会发现,在那些宣称“无蔗糖”的产品中,这些配料时常出现。糖尿病病人如果吃多了这类食品,后果会非常严重。

     从营养价值来说,无蔗糖的也不会更好,因为去掉蔗糖后,很多食品会换用淀粉、糊精、油脂等。还有一些食品,比如无糖汤圆、无糖糕点等,因为主料是粮食谷物,所以淀粉含量较高,吃完后同样会升高血糖。

     “零脂肪”乳品不会引发肥胖?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材,总想着控制脂肪的摄入。因此,一些商家也在很多的活性乳酸菌饮料宣传中,打出了“零脂肪”的口号。然而在这类饮料的营养成分表中,却明确标明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或“能量”一栏不为0。

     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一般在“零脂肪”饮料的配料表里,都能找到白砂糖、葡萄糖的身影。有的白砂糖含量仅次于水,比脱脂奶粉还多。而含糖多的食品,就算真的零脂肪,其中的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也可能转化为脂肪,摄入过多时会引发肥胖、高血脂等问题。

     换句话说,既然含糖,那么所谓“零脂肪”也就没有意义了。此外,天然食物成分中,只有脂肪是有香味的,当饮料去除脂肪后,就必须添加更多的香精才能获得良好的口感,而香精却很不健康。

     “高钙”食品补钙效果好?

     补钙理念的深入人心,让很多食品打起了“高钙”的旗号。除奶制品外,一些零食,如饼干、海苔等也加入其中。

     天津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付金如告诉《生命时报》记者,食品标注“高钙”字样,并不见得含钙量就高;即使真的达到了“高钙”标准,想借此起到补钙作用,也不太可能。因为多数食品中添加的是碳酸钙,这种钙在人体内的吸收效果并不理想。

     在牛奶中加入过多的钙、铁、锌等无机盐后,如果不能很好地被吸收,反而会对人体肾脏以及消化系统造成很大负担。高钙饼干等更是“噱头”大于功效。因为钙的吸收效率与其他营养物的配比有很大关系,一些饼干虽然含钙量高,同时脂肪含量也很高,这种情况下,钙就很难被人体吸收。

     “高膳食纤维”食品更健康?

     现代人大多严重缺乏膳食纤维,所以在饼干、甜点等零食中,“高纤维含量”的宣传便“应运而生”。

     范志红提醒,这些食品中的确有纤维存在,但大部分已经失去原有的功效了。因为粮食、豆类中主要含的都是不溶性纤维,“粗糙”是其价值所在。不过,因为很多人都忍受不了这种口感,食品加工时,商家会加入油脂以起到“润滑”效果。

     纤维越高的产品,通常脂肪含量也越高,且因为饱和脂肪软化纤维的作用更出色,所以高纤维零食中氢化植物油或黄油、猪油等动物油的含量也非常高,最终让它们的健康价值消失殆尽。

     “零热量”真的靠谱吗?

     凡是标明“零热量”的食品,现在都会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台湾《康健》杂志报道称,这些零热量产品里面所含的化学物质,可能才是导致发胖的元凶。

     零热量产品,如饮料、果冻等,通常会使用人工甜味剂代替蔗糖。而美国普度大学在《行为神经科学》期刊上发表的研究发现,食用替代糖的试验组,最后反而吃得过多,体重增加也较明显。因为人工甜味剂会让人忘记自然甜度的味道,干扰体内控制热量的能力,身体会不自觉补充更多热量。

     台湾营养基金会执行长吴映蓉称,零热量是指每100克食物所含热量不应超过4卡,因此准确地说,“零热量”并非毫无热量。一旦消费者放松戒心大吃,时间久了就会有累积效应,同时摄入过多的色素和香料等。

     “全谷物”更有营养吗?

     打着“全谷物、纯谷物”等字眼的速溶饮品,号称含有精选营养谷物,可补充纤维素。台湾大学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江文章却指出,拿来磨成粉的谷物,大多属于等级较差、成本较便宜的原料,例如碎米或存放比较久的谷物等。它们经过加工、磨粉后营养素很容易流失,如果要靠它来弥补摄取全谷物的不足,并不实际。

     另外,纯正谷物指的是没有经过精制,仍保有糠层、麸皮的谷物,它们就算被磨成粉,也应保有原来的麸皮、胚芽比例。但现在,很多宣称健康的全谷物速溶饮品,并不标示麸皮的比例,成分里占最多的却是黑芝麻、松子等坚果以及黑豆、花生等,和全谷物其实没多大关系。

     “零反式脂肪”就健康吗?

     “零反式脂肪”的标语如今出现在面包、饼干包装上的几率越来越高,但一些细心的消费者却很纳闷,为什么配料表中明明写着含“氢化植物油”、“植脂末”等反式脂肪的代表物质,却仍然在标签上标注反式脂肪为“零”呢?

     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左小霞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按照规定,100克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于0.3克,就能够被标注为零,但即便是达到这个标准,产品也并不一定就健康。在植脂末的生产中,目前可以做到油脂全氢化,令反式脂肪酸的问题被忽略,但同时,饱和脂肪酸会高达99%以上。因此,无论是不是“零反式脂肪”,都要少吃含有植脂末、氢化植物油等成分的加工食品。

     最后,专家提醒,消费者应该学会看包装上的食品标签。一般来说,配料表中排在最前面的成分,含量是最高的,比如一包薯片,如果其配料表上先是“马铃薯”,然后是“植物奶油”“天然油脂”等,那么这包薯片的热量绝对低不了;除了看配料表外,还要看食物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这个表格更直观地标明了食物所含热量,以及各种主要营养素的含量;最后,食物的加工方式也要留意,在其他条件相当的情况下,我们要挑选那些加工温度低、加工过程简单的食品。▲

     版权信息: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有内容合作事宜,请联系生命君。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