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除了祭念,你还有8件事要做
2015/4/5 生命时报

    

     【导读】

     清明,对中国人来说,这个特殊的节日,蕴涵着许多特殊的含义。除了祭祖扫墓,它还在提醒我们,哪怕身处喧嚣的都市,哪怕再繁忙再没时间,也请在这个时候静下心来,感恩父母、增进亲情、追忆得失、告别哀思……今天你打算怎么过?《生命时报》邀多位专家共同倡议,以清明节为契机,不妨静下心做以下8件事。

    

     生命时报特约记者 龚龙

     受访专家美国爱荷华大学心理学系研究员 夏霁北京师范大学认知与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教授 李君台湾南华大学生死学系所教授 游金潾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张玉娟西安交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教授 周冬枝北京朝阳医院营养师 宋新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博士 代金刚

     第一件事:感怀父母养育恩

     “清明节是充满思念的节日。缅怀先人时,人们多夹杂着感恩的情愫在其中,并为亲人在世时自己的种种不足而遗憾。”夏霁告诉《生命时报》记者。面对逝去的长辈,我们最先感悟到的就是养育之恩。

     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寒来暑往,没有他们的呵护,要长成七尺之躯谈何容易。夏霁说:“美国人有感恩节,感恩自己拥有的一切。而从上面的意义来看,清明节可以算作是中国人自己的感恩节。”

     美国盖洛普公司调查发现,超九成人认为常感恩让人幸福。专注于感恩时,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更充实。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过:“社会不和谐是从感恩的迷失开始的,和谐的重现要从感恩开始。”古人也说,清明扫墓为的就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

     夏霁对此提醒大家,尽管“衔环结草,以谢恩泽”这样的古训存在于每个人心中,但因社会节奏快、流动性强,即使孩子有孝心,也常会推到“明天”。可很多时候往往不等到“明天”,生活就变了,让很多事成为遗憾。

     与其在长辈离去后再后悔追思,不如现在起就开始感恩。清明节陪爸妈一起扫墓,然后带他们做点喜欢的事情。不少“漂一族”不能回家,晚上一定要抽时间给爸妈打电话或视频聊天,也可以买点他们爱吃的东西寄回去。

     第二件事:陪伴家人增认同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细胞,在家庭中获取的幸福和快乐,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但随着城市化发展,原有的大家庭社会正向小家庭社会转变。加上社会节奏太快,年轻人往往会被过早地从大家庭中剥离出来,在这样的转变下不知所措。

     “西方家庭观对现代年轻人影响很大,对他们来说,家庭只是夫妻之间的小集体,和父辈乃至祖辈的沟通越来越少。但家族文化对个人的心理调节必不可少。”张玉娟指出。清明节是一种亲情的纵向沟通,这一天里,我们与家人的共同记忆会自然而然浮现出来。

     清明假期又是一块相对完整的时间,在这一天要多陪陪家人,让亲子间的隔阂在沟通和陪伴中化解,让家族感情的联系和自我情绪的疏解结合起来。

     张玉娟建议,有条件的一定要带着父母、爱人、孩子聚聚,去公园、郊外走走。实在没时间回家,也要陪父母电话聊天,并且让孩子和爱人一起讨论,说说以前的事情。这样,家人在心理上的认同感会通过对过去的回忆而加强,还能释放平时积累的不良情绪。

     第三件事:反思过往悟得失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过叛逆、偏执、倔强,都走过弯路,让父辈生气、担忧,甚至落下隔膜,无法释怀。清明这天,不少人又会下意识地追忆过往,心中难免悲伤。

     李君说,逝者如斯夫,清明节在祭奠先人、前贤之余,不妨借机静静追思,跟长辈说说知心话,或盘点过去一年甚至更久一段时间的是非得失,让当下和明天不再犯相同的错误。

     打个比方,或许你会想到,当年因早恋跟爸妈大吵一架,与初恋情人分手,并因此心存芥蒂。但如今想来,现在的家庭也很美好,何尝不是一件好事。何不放下心中难以释怀的往事,轻松赶路?

     李君同时提醒说,追忆之余别忘反思两件事:

     一来要反思是否忽略了父母的需要。在一些人看来,让父母衣食无忧就是尽孝。子游曾向孔子问“孝”,孔子回答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孝不能仅局限于供养父母,因为犬马都能养主人,真正的孝是要尽心竭力。

     二要反思人际关系。曾经发生的矛盾必然是双方的责任,所以要找到并承担自己的那一份责任。同时多回忆对方的好处,发去一条短信,化解矛盾。

     第四件事:教育孩子生死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许多孩子都会背诵这首诗,却并不一定明白清明的含义。在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中,生死也总是一个冷门话题。

     台湾高雄师范大学教授张淑美指出,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概念,若得不到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张玉娟建议,清明节是塑造孩子生死观的恰当时机。

     匈牙利心理学家纳吉将儿童对死亡的概念分为4个阶段:3岁以下的儿童无法分清楚死亡和分离,常会产生分离焦虑;3~5岁的儿童不了解死亡是正常的、不可逆的;5~9岁的孩子懂得死亡是生命的终点,会用拟人方式来看待死亡,比如认为死亡是被鬼差抓走;9岁以上的孩子能正视死亡,可以适时进行生命教育。

     游金潾说,家长可以在孩子熟悉的环境下,问他对扫墓这件事有什么想知道的。解释要简洁清晰,不必过度谈论细节,比如说:“爷爷过世了。虽然以后看不到他,但他对我们的爱还会存在。”也可教孩子用写信或画画的方式跟死者对话,宣泄感伤。

     第五件事:排解忧伤获重生

     亲人故去,即使经过多年的思绪沉淀,也难免因某事某物触景生情。清明的精神是“将生死并置”,这个假期又是一个相对集中的表达哀思的时间段,因此不妨将清明当成过去和现在的连接点,对埋藏内心的哀伤、累积的不快,做一次清理。

     张玉娟说,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会根据当事人的创伤背景设定一个仪式,来还原场景,排解其内心的压抑感。“清明这天既有环境的衬托、时间的允许,又有仪式上的认同,给了我们一个宣泄情绪的理由。”所以,这天即便悲伤落泪,也无需掩饰,不仅有助告别哀思,还有利于亲人间的情感交流。

     张玉娟提醒说,清明的意义更在于珍重生者。不论你为过去开心的事微笑,还是为忧伤的事哭泣,都要感谢那段让你成长的往事,最后和它说再见。清明的意义还在于启动新生活的“按钮”。发泄了,追思了,告别了,就要放下。就像心理咨询中告别仪式,宣泄和对话过后,就要让一切重新开始。

     第六件事:相约踏青益身心

     清明一到,春回大地,到处生机勃勃。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因此人们常把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周朝,清明郊游之俗被明文写进国家法典,魏晋时加进文人的流觞和赋诗,唐宋又发展为踏青。

     现代人工作忙碌、人际关系疏离,在清明假期约上三五好友去野外郊游、踏青,既陶冶情操,还能拉近彼此的关系。夏霁说,清明假期外出踏青,穿林过涧呼吸新鲜空气,让不快随小溪流走;攀峰越岭,让信念重上巅峰;举目远眺,让目光放得长远。

     野外春风和煦,光线适宜,使人内心舒适,因紧张工作产生的疲劳感也会因此消散。即便不外出郊游,也可约上朋友一起运动,比如打球、慢跑、瑜伽。

     第七件事:早起吃点时令菜

     清明正是农作物播种的好时机,也是人之阳气生发的难得时段。周冬枝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为了使阳气更好地生发,人们应有意识地调整作息,早点起。中医里,7时至9时是辰时,属胃经最旺,如不早起会导致阳气欲发而不能发,化为内火上扰心肺及脑,可引起人心躁、喉干、头昏、目浊等不适。

     在饮食上,宋新指出,此时要注重“应令尝新”——即吃些应时应景、新鲜而有季节特色的食物。比如芥菜是广东人清明节餐桌上不可缺少的时令蔬菜。多吃芥菜不仅可以增加纤维素、矿物质及维生素的摄取,也有助于消化当天所吃的大量肉类食物。

     这个时节,呼吸道、关节炎等慢性病容易复发,要注意忌食海鱼、海虾、羊肉、竹笋等发病食物;多吃薏米粥、首乌粥、鸡肉等养肝补血、温中益气、健脾除湿的食物。另外,春季人们情绪容易抑郁、波动,特别是在清明前后,要注意避免过于悲伤,保持心情开朗和舒畅。

     第八件事:做套“开弓射箭”操

     清明养生操的动作讲究刚柔相济、左右对称、上下兼顾,通过环环相扣的屈伸、松紧、转侧等动作,引导和促进体内气血循经运行,使气血畅旺,从而达到疏肝利胆、调肝养肺的作用。

    

     动作要领:

     1.盘腿打坐或端坐在凳子上,也可两脚分开、自然站立。以中指带动,两臂侧起抬至与肩相平,转手心向前。

     2.两臂继续向上拔伸至头顶上方,手腕交叉,左手在前(掌心向右),右手在后(掌心向左),抬头看手。

     3.屈肘、落臂,两手下落收掌至胸前,同时两臂外旋,转掌心向内,头随之还原,目视前方。

     4.右手五指屈曲成虎爪,向右水平拉伸;左掌同时转掌心向下,由小指一侧带动向左水平推出,并逐渐转掌心向左,头向左转、目视左掌,势如拉弓射箭,动作略停顿。

     5.左手转掌心向前,从小指开始依次伸展五指;右手转掌心向内,从小指开始依次伸展五指。双臂对拔拉伸,指掌张开、力达指尖。反方向重复动作1~5,向右开弓射箭,左右两侧各做三遍。

     6.重复动作1~3;之后转掌心向下按至腹前,两臂由体侧摆起,还原下落,双手放回体侧。▲

     版权信息: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有内容合作事宜,请联系生命君。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